黃唯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進一步深化改革,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漸體現出來,與此同時,教師也將面臨著更多的教學問題。在生命教育視野下,實現通識活動課程的教學就成為了大部分教師的首要教學任務,同時這也就表明教師要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不斷詮釋生命的意義和作用,以此實現教育事業的新發展。本文將以“淺談生命教育視野下通識活動課程的實施策略”為題展開論述,同時以基本課程教學為例,幫助教師實現新課程的實施。
關鍵詞:生命教育;視野;通識活動;課程;實施策略
生命教育要求教師給予生命足夠的重視,教師不僅僅是對學生展開教育活動,更是對生命展開教育活動。所以教師要意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嘗試在生命教育的視野下實現各類通識活動課程的教學,而且不管是各類學科,都應該融入生命教育。那么教師該如何在當今的課程教學活動中灌輸生命教育的理念呢?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就有必要做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一、淺談生命教育視野下通識活動課程的現狀
雖然生命教育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在生命教育視野下的許多教學活動中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同時這些問題也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多門學科的發展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首先,大部分教師并不理解生命教育的真正含義,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為主題展開教學活動,同時教師也要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學會肯定生命的意義,愛護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個生命,引導每一個生命發現自身的價值。然而有一些教師還在堅持著傳統應試教育的教學理念,不愿在教學活動中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愿在課堂中“放權”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并沒有發現自身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同時也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無法認識到生命的偉大。其次,雖然一些教師明白了生命教育的意義,但是由于生命教育視野下的課程教學發展并不完善,所以大部分教師并沒有足夠的教學經驗,固定單一的教學模式依舊是教師在課堂上的慣用手段。然而這些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卻難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降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性和積極性,長久時間下來,學生對生命探究的激情也就逐漸淡漠,進一步影響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對生命的肯定??偠灾?,這些問題都從側面影響著生命教育視野下課程教學的新發展,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教師就要端正教學心態,創新教學模式,從而展開有效的通識活動課程實施策略。
二、淺談生命教育視野下通識活動課程活動的實施策略
(一)豐富教學工具,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在生命教育視野下開展各類教學活動,教師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只有學生有了足夠的學習自主性,學生才能在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中學會自主探究,從而培養自身的學習能力,幫助教師實現生命教育。事實上,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最佳方式就是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樣學生才能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去。如今,隨著科技信息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信息產品應用到當今的教學活動中來,多媒體技術就是其中優秀的電子信息產品之一。在學科教學課堂中,多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工具,首先就引起了大多數學生的注意,然后再憑借自身獨特的優勢將復雜的基礎理論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2]。整個過程下來,學生就會跟著教師的步伐,在多媒體中有序地探究新的知識,從而推動生命教育的進一步實現。
比如,當學生在學習一些復雜的知識理論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實現生命教育視野下通識活動課程的開展。事實上,這些復雜的理論都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學習困難,但教師也不能直接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因為這樣就違背了生命教育的教學理念,從而也影響了通識活動課程的發展。因此,教師就可以嘗試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將這些復雜的知識理論生動化,從而讓學生對此產生興趣,學生也會漸漸感覺到這些理論仿佛并沒有那么難以理解。相反,這種以圖像和聲音為載體的學習工具,有效地給學生接下來的學習認知做出了正確的指引。
(二)展開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化體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時也是幫助教師實現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多多開展課堂活動,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體會到知識學習中的無限魅力。在生命教育視野下,教師就要充分保證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生命教育的目標。在以往的教學課堂中,大部分教師采取的還都是比較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領導者,學生只需要跟著教師的教學節奏完成學習任務,而并不需要過多的自主思考和探究。這樣一來,學生在解決相關問題時就只會生搬硬套,漸漸淪為學習的機器。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狀,實現教學過程中的生命教育,教師就必須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掘自身的潛力,不斷在學習中成長進步。
比如,當學生在學習一些生活化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展開實驗教學,讓學生從實驗過程中學習探究相關知識。生活是人類的好老師,人們從生活中學習知識,同時又將知識運用到各種生活經歷中去,為了實現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良性循環,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多次展開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實踐中發現生命的奧義,世界的美好,以及生活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充分感知到了生活中的知識,從而在課堂中實現生活化學習,長久時間下來,學生不僅可以提升自主探究能力,而且也逐步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養。
(三)豐富評價方式,實現學生自身價值的體現
學習評價作為教學活動中的關鍵環節之一也是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正確的學習評價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認知自己,同時也充分體現出自身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3]。因此,教師不應該像往常一樣,把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評價權都緊攥在自己的手里,而是應該讓學生也參與到評價中來,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參與到整個學習活動中去,從而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彌補缺點。而且,教師對學生單方面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并不是公平的,因為教師只看到了自身想看到的結果,而往往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長,所以說讓學生參與到評價環節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評價才能更加全面,同時學生也能對接下來的學習課程做出合理的規劃,實現生命教育。
比如,當學生在學習完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之間展開交流活動,并讓學生從這個過程中實現對同學的學習評價。當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知識有了一個基礎的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人數相等的小組,同時讓每一小組對生活中常見的知識應用現象進行分類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學習方向做好正確的引導,及時糾正學生的認知錯誤,避免學生加深對錯誤認知的印象。然后再讓學生根據其他學生的發言做出適當的評價,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充分表達自我,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評價方式就變得更加多元且豐富,同時也使評價更加公平,體現出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主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教師在生命教育視野下開展通識活動課程時,就要給予每一位學生足夠的尊重和理解,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生命的價值,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丁笠.“走近現代生命科學”核心通識課程的線上教學啟示[J].教育教學論壇, 2020,No.495(49):196-198.
[2]魯海麗.生命教育活動課程實施策略[J].小學時代,2018,000(008):83-84.
[3]王建志.生命教育視閾下大學通識課程教學實踐探索——以《解讀西西弗斯神話關于生命的思考》教學設計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 000(012):153-154.
湖南省常德芷蘭嘉樹學校 4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