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凡
摘要:“課程思政”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各環節、各方面,通過將思想政治教育內涵與思政元素等融入課程來構建課程的育人格局。《非線性編輯制作技術》課程是高校影視傳媒類專業的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該課程與思政教育進行融合發展,其核心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綜合性的專業素質與能力,從學習、實踐、思考等多個角度完成影視后期制作工作。
關鍵詞:課程思政;《非線性編輯制作技術》;融合發展路徑
為實現高校教育“立德樹人”的本質要求,高等院校必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全面有效落實課程思政,則是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舉措。《非線性編輯制作技術》是高校影視傳媒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是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門重要課程。該門課程所涉及的軟件——After Effects CC,是一款用于高端視頻特效系統的專業特效合成軟件,可以用于電視節目后期制作、影視廣告后期制作等領域。本課程通過系統化地講解該軟件,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視頻非線性編輯制作知識,學習如何通過After Effects軟件來制作影視片頭、主題宣傳片等。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好地融入課堂,本課程需要在課程設計思路上尋求突破,依托原來的項目化課程內容,適當增加融入思政元素的操作案例,借助優秀的思政案例視頻,端正學生對影視后期合成工作的職業信念與藝術追求,提高和培養他們的藝術鑒賞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努力探究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有效方法。
一、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發展改革路徑
課程設計的首要任務就是深入挖掘課程教學內容里的思想政治元素,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其綜合素質。
(一)專業綜合素質與理念的培養
《非線性編輯制作技術》課程是影視傳媒類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課程內容主要以影視后期制作為主,實踐的基礎是前期素材的收集與處理。總而言之,該門課程在專業實踐中處于后期階段,因此,它具有著把控最終全局的重要作用。對于制作影視宣傳片、片頭特效等環節而言,素材的選取尤為重要,除了原創拍攝的視頻外,同學們往往需要從其他途徑尋找一些相關資源,因此,從課程初始階段,強調視頻內容的原創性和版權等問題,對于學生未來進入工作崗位進行正式的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一款陌生的軟件,學生總是會感到陌生,進而高估它的困難性。通過學習的正遷移原理,學生們可以把上個學期所學習的《影視編輯技術》課程中的Premiere軟件的學習經驗運用到本課程中。通過向學生傳達專業學習的理念,夯實專業技術基礎,重點學習操作思路,旨在打造創新創意的作品。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創作思想和意圖,在鼓勵創新思維的同時,從專業度上對學生的作品加以理性品評,如此一來學生就會建立起相對理性的創作思維,在藝術創作過程中,也可以保持積極的心態、穩定的情緒。
(二)課程內容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
《非線性編輯制作技術》是一門專業性和實踐操作性較強的課程,這類課程看似與思政內容毫不相干。然而,從課程的整體規劃、目標體系、操作原則與標準、創意作品、愛國主義教育、美育等方面,可以非常融洽地將思政內容與課程的教學實施深入地融合。
本門課程的整體規劃與目標,主要在于培養面向專門職業環境的影視后期專業化人才,培養符合社會主義主流方向和價值觀的社會化人才。因此,從課程體系和目標的建立上,要注重思政思想在該課程的融入程度,通過主流后期宣傳片和職場常見宣傳片等作品的傳播,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的職業生涯應該如何規劃,以及未來面臨的職場環境和人才需求標準呈現出的狀態。通過理論引導、視覺傳播等手段,使學生端正思想態度,打好作為影視后期工作者的專業思想基礎。
本門課程的課程內容主要圍繞非線性編輯制作軟件——Adobe After Effects 進行系統的講解,讓學生學會基礎的后期操作技能。在這一過程中,課程內容章節的知識點將以項目案例式的教學呈現,因此,對于操作案例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將思政元素的相關內容融入操作案例中,可以將課程思政的融合提升到“潤物細無聲”的境地。
(三)教學方式及延展平臺靈活多樣
傳統的影視后期類實踐課程通常采取線下授課的形式,這種教學方式固然可以較好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但聯合“線上”的“混合式”教學方法能夠更加優化課堂的組織形式和課程的完整性及層次性。我校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該課程主要采取“混合式”的教學方式,通過在學習通App平臺上建立課程章節框架,上傳各種擴展資料,如PPT、視頻資源。學生可以提前通過線上進行學習,每個視頻還可以設置為學習任務點,能夠清晰地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進度。除了課程內容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入與豐富之外,教學方式也更加豐富。通過線上App,可以豐富課程的組織形式,如線上簽到、小組討論、投票等活動,可以更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合理地利用了智能手機這一工具。對于課程實施效果的把控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在以往的課堂中,后期實踐課主要以獨立小作業的形式呈現,增加了“線上”環節以后,學生的優秀后期作品可以通過線上展示的方式讓更多的人關注到影視后期非線性編輯的魅力,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與成就感,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二、《非線性編輯制作技術》課程思政案例
下面主要通過對本門課程中“關鍵幀動畫”章節的知識點的講授,在操作案例中融入思政元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案例的選取
“關鍵幀動畫”這一章節的知識點是After Effects軟件操作中非常基礎和重要的一部分,是影視后期編輯的高級操作的重要基礎。在案例選取方面,筆者主要依托知識傳達的準確有效性、趣味性、思政元素等特點作為案例選取的標準,選取了中國傳統藝術中的皮影戲為素材,通過簡單的皮影人物動作呈現出關鍵幀動畫的直接運用,將處理好的Photoshop文件素材以合成的形式導入After Effects軟件,通過各圖層的分層操作,在人物身體各部位關節上建立關鍵幀動畫,既達到了學習關鍵幀動畫的目的,案例最終呈現的效果也十分有趣。此外,傳統皮影戲作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代表著中華民族人民的智慧結晶,作為將被現代所遺忘的優秀文化,應當被青年大學生所了解和熟知。它精美的造型和鏤空的設計及顏色的搭配,在一定程度上集聚了美的化身,對于學生的審美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因此,將皮影戲融入該課程的關鍵幀動畫的案例中具有十分積極和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讓學生直觀地學會了本章節的關鍵幀動畫知識點,另一方面,向青年大學生傳播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作為提升文化自信心的重要途徑。
(二)授課的思路
混合式教學的突出特點是“線上”與“線下”聯動,互相輔助,同時融入思政元素,共同推進課程的進程。《非線性編輯制作技術》這門課程所獨具的實踐性特點與混合式教學模式更加契合。
在“關鍵幀動畫”這一章節,首先,學生可通過學習通App平臺進行提前預習課程內容,以便對本章節知識點有一個比較好的學習基礎和上課準備。在學習進程設置方面,主要通過設置預習的任務關卡,讓學生可從線上平臺中學習到關鍵幀動畫的概念、工作原理、基本操作方法等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自律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線上預習環節,給學生們布置了實踐任務,同學們通過觀看“小球彈跳”案例的操作視頻,可以自主進行簡單的實驗操作,以達到熟悉和掌握關鍵幀動畫的操作要點的目的;其次,進入線下課堂,教師將關鍵幀動畫的工作原理更加明晰地講授給學生,通過播放優秀和經典的效果視頻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如“皮影戲動畫”是怎樣做到這種效果的,學生們對于皮影文化知多少,皮影人物怎樣能夠動起來,讓同學們帶著問題和思考進入課堂學習中。在課堂上,教師主要以詳細的案例實操演示進行教授,如關鍵幀動畫選取的“皮影戲動畫”案例,教師通過教師機進行全屏演示,然后學生進行自主實踐上機。線下課堂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在計算機軟件上進行實踐操作,教師的主要工作是為學生進行輔導和答疑,在課堂上觀察和發現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并進行解答,真正地把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提升為主體地位。在課堂環節中,學生通過上機實踐操作將案例完整的制作完成,并導出視頻,提交至線上平臺,供大家共同欣賞和評價。對于視頻的格式、分辨率、文件大小均有不同的標準要求,鏡頭素材的選取和制作、視頻音頻的組合、字幕的樣式位置,也會有不同的效果。這些都需要學生對自己的作品反復進行修改調整,精雕細琢。這個過程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訓練其耐心和毅力,從而制作出最滿意的作品。學生這種方式也較好地傳播了優秀傳統文化和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以此來提升學生們的實踐水平和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最后,將關鍵幀動畫的知識延伸至廣闊的課外空間,通過搜集優秀的關鍵幀動畫的后期作品,將制作思路、所用素材等來源以網絡資源的形式展示在線上,供學習和接受能力更強的學生去探索和鉆研。整體而言,授課的模式主要采用“線上——線下——線上”的循環模式,在授課的各個環節于無形之中深度地融入了課程思政的內容和元素,從而真正地達到了育人的綜合要求。
三、結語
《非線性編輯制作技術》作為高校影視后期類課程的代表,目前探索出了一條較為適宜的課程與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發展道路,“混合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教學方法本身符合后期實踐類課程的特點,思政的融入要從這些方式入手,在教學的各個環節自然地與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相融合,但依仍然有許多不足之處,如效果評價機制的不完善、學生參與度不高、教師對于課程思政的研究不夠深入等。總之,若要提升影視后期類課程思政的進教學水平,需要將專業知識和思政教育全方位、各層次地進入剖析和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神偉,陳晨.高職專業課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的實踐研究——以《影視后期編輯》為例[J].辦公自動化,2020,25(01):36-37+64.
[2]費晶晶.融媒體語境下高職影視制作課程實踐教學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19(03):102-1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