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外出旅游現象十分頻繁,通過相關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到外出旅游人次不斷增長。旅游過程當中,人們不只是滿足于美景的觀賞,更傾向于探索當地的文化,這對于旅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僅需要為游客提供優美的景色,還需要將當地的文化融入于整個旅游中。我們在開展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認識到當前旅游業發展現狀,如何更好地將旅游文化融入到整個教學當中,是每一位老師所需要探究的重點問題。漢語言教學中涉及到了較多的中國古文化,那么我們將旅游管理專業與漢語言文學專業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更好地滿足當前旅游業發展需要。
關鍵詞:漢語言教學;旅游管理;作用探究
旅游業屬于第三產業服務業,我們在進行發展的過程當中,需要深刻的認識到第三產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進行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先將旅游業作為重點產業發展起來。如今,旅游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它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生活和物質文化需求,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旅游管理專業與漢語言文學專業進行有效的結合,也是時代發展所趨,能夠更好地滿足當前旅游業發展基本需要。
一、為專業需求,提供必要服務
在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中,語言以及文化的教學一直沒有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教師的教學方式傳統老舊,課堂不具趣味性,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進而導致了課堂效率低下。學生在語言文化類課程的學習中,沒有強烈的學習興趣以及求知的欲望,使得學生語言文化素養得不到提升。在旅游管理專業中,語言文化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僅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素養,對于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思維能力、應變能力以及文化素養的提升都有著巨大的幫助。在我國旅游業的發展中,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員到我國來旅游,可以通過旅游管理專業人才來向其展示我國璀璨的文化。但是,因為很多中職院校以及高校中都沒有系統化的語言文化教學,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學生在課堂上開小差、睡覺、玩手機的現象十分普遍。
漢語言教學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并且針對不同專業的教學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等種種措施進行因材施教以及高質量的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改善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的問題,從而能因材施教,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言文化知識,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在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中,漢語言教學能夠更好地錘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幫助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讓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文化素養得到極大的提升,培養其語言文化素養。
比如,教師可以挑選一些與旅游管理專業相關的古詩詞來開展教學,唐詩宋詞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旅游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將唐詩宋詞融入到整個教學中。老師們可以發現唐詩宋詞的學習也是對學生文化素養提升的一大重要途徑,它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對其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可以充分地挖掘旅游行業中的旅游文化,并將其與古詩唐詩宋詞進行有效的結合,向游客多方位展現中華傳統文化。
二、提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水平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對于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考核標準也發生著變化,除了對旅游管理專業專業知識的考核外,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思維、團隊意識等也加入到了考核項目中來。漢語言教學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認識到團隊的重要作用,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
比如,教師在漢語言教學中,可以以古詩詞來進行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班為單位進行分組,通過抽簽的形式來劃分組別。教師可以在課程正式開始前提出學生討論匯報的題目,讓學生按抽簽順序來進行匯報。在匯報準備的過程中教師要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要參與其中,小班內要合理安排任務,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提高課堂參與度。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進來。對于具體的匯報內容來說,教師可以拓展學生的匯報范圍,讓學生自由發揮,可以是有關旅游專業的最新行情,也可以是與旅游專業相關的古詩詞賞析。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對于旅游行業,必須要有一個自己的了解與把握,對于旅游走向,要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采用小組匯報的形式能極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從而讓學生能夠自己分析,提高學習能力。
三、結語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管理專業不僅對于社會的重要性日漸提高,同時還能讓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學有所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漢語言教學,使旅游管理不再是浮于表面的工作,而是變成有內涵、有沉淀的工作內容。同時,對于現代社會來說,有歷史背景的旅游路線,往往更能被廣大青年人和中老年人所接受,通過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人素養與歷史情懷,更能促使旅游業走向新的方向,人們可以在旅游過程中沉淀歷史,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林曉平.以就業為導向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方法創新[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10):11-12.
[2]張海燕.漢語言教學在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學習與就業中的作用[J].才智,2015(2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