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郝廣新
摘要:我國社會經濟正處于轉型的關鍵階段,互聯網技術得到空前發展,并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當中,而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其中高校輔導員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來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借此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個性品格,進而為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輸送優質人才。另外高校輔導員應在日常教學中向學生灌輸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借助信息技術來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從而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其未來發展與擇業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由于深受各種現實因素的制約與影響,很多高校輔導員在實踐教學中仍面臨諸多問題,鑒于此,輔導員有必要將互聯網技術與思政教育的融合納入到重要教學任務當中。本文以筆者實踐經歷為切入點簡要闡述“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創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創新路徑,以期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思政教育;創新路徑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創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處于社會經濟和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各個領域都深受其影響,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基于網絡環境下,高校輔導員可以依托信息技術來實施思政教育工作,能夠增強師生間情感交流,把握學生的情感變化與學習態度,以此來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教育;還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觀念,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另外,輔導員借助互聯網技術創新思政教育的同時還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并依托網絡技術來整合教學資源為學生學習先進知識與理念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寬思政教育領域;輔導員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來搜集學生的思政學習近況,并對其進行整合與處理,為優化、完善思政教學方案提供參考依據,從而及時幫助學生走出困境、突破瓶頸,從而提高他們的思政學習效率。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路徑
(一)構建信息化教學模式
處于信息時代下,高校輔導員需要及時接納先進的教學理念,緊跟時代發展趨勢,摒棄先前的教學方式,構建信息化教學模式,并在實踐教學中向學生灌輸信息化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從而引導學生參與到信息化思政教學活動。
高校輔導員應正確審視互聯網技術帶給思政工作的創新思路,進而依托于信息技術來落實工作創新,體現現代化教學模式的優越性,推思政教育改革進程。
比如高校輔導員應先細致了解符合學生興趣愛好和切實需要后構建網絡平臺管理模式,比如建立釘釘群、微信群,從而實現在線布置學習任務、批改作業等教學環節,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開放性、互動性以及及時性;或者高校輔導員還可以將深受學生歡迎的微博、貼吧、知乎以及公眾號等多媒體技術與平臺引進思政教學活動當中,以此種形式來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近況,并以此為媒介與學生保持緊密聯系,及時幫助他們決絕問題與困惑,從而充分發揮信息化思政教育的先進性。
(二)提升輔導員專業素養
很多高校輔導員深受先前教學理念的限制與影響,在思政教學中阿仍沿用說教式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下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思政知識的的積極性,還限制了他們的思維發展,具體表現在學生雖然掌握了基礎知識,但是卻無法將其內化融入到自身的知識框架中,進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鑒于此,高校輔導員應將創新思政教育工作放在工作首位,并通過互聯網渠道獲取優質的教學資源,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專業水準、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體現互聯網基礎的優越性,從而為思政教學提供創新性思路。
除此之外,高校輔導員還應強化對先進技術和理念的學習,從而能夠熟練地將互聯網手段運用到思政教學中,實現校內外資源整合,并將理論性強、抽象化的思政知識變得直觀形象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政學習質量。
(三)營造濃厚的思政氛圍
為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趨勢,高校輔導員在互聯網發展視角下來創新思政教育模式,為學生營造濃厚的思政學習氛圍,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其在思政氛圍中陶冶情操、洗滌心靈,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個性品格。
輔導員應意識到構建網絡化思政教育平臺的重要性,從而借助其平臺來為學生推送最新的思政信息,使得學生能夠在談論時政新聞、社會熱點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政治意識,并深化對思政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從而能夠運用思政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除此之外,高校輔導員還應鼓勵班干部參與到思政教育工作中,發揮其力量來做好班級思政宣傳工作。
三、結語
總而言之,為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發展趨勢,高校輔導員應在“互聯網+”視域下積極探索創新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徑,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思政水平與綜合素養,為他們的后續學習與擇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吳茶水.依托“互聯網+課程思政”模式創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實施路徑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20,033(006).
[2]高麗娜.“互聯網+”視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創新路徑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v.19(06).
[3]王珊.網絡環境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創新路徑研究[J].農家參謀,2020,No.6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