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BL教學法是基于問題的教學法,將其應用到“家具設計與實踐”教學活動中,能對教學活動的開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促進教學活動的逐步創新。本文結合PBL教學法的實踐應用,對“家具設計與實踐”教學改革進行了系統的探究,旨在發揮PBL教學法的重要作用,促進人才培養工作優化開展。
【關鍵詞】“家具設計與實踐”;PBL教學法;教學改革
“家具設計與實踐”教學高度重視理論與實踐教學的融合,認為有效的實踐教學能提高人才培養效果,促進學生家具設計和實踐能力的逐步增強。因此在教學改革過程中,為了能提高學生對“家具設計與實踐”課程知識的理解能力,可以嘗試按照教學內容的需求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和優化,突出PBL教學法的應用優勢,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加以培養,使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得到逐步的提升。
一、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最初是從Barrows教授的研究中衍生出來的,其后經過麥克馬斯特的深入研究,正式提出了問題式學習的理念。PBL教學法實際上將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學習融入到具體問題之中,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以情境化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PBL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高度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認為應該設計真實的教學任務引發學習者的探索熱情,使學生能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對隱藏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進行探索,形成對科學知識的深入理解,掌握處理問題的技能和對科學知識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PBL教學法下“家具設計與實踐”教學方向
PBL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能對教學改革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甚至會促使教學呈現出新的發展狀態。因此在全面促進“家具設計與實踐”教學改革的過程中,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和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在實際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突出重點,明確教學主要方向。具體結合“家具設計與實踐”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在應用PBL教學法的情況下,應該從以下角度對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進行定位:
其一,要強化人才的獨立思考意識,在PBL教學法的作用下,通過問題的合理化引導,要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獨立的分析、思考和探索,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使學生能有成效的對課程內容進行分析和探究,提高學生的問題處理能力。
其二,要強化學生應對復雜工作的能力。按照家具設計類課程教學的具體要求,教師在引入PBL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會從學生職業發展的角度提出問題并與學生共同對問題進行探究,幫助學生積累問題處理的經驗,使學生在遇到問題后能沉著冷靜的對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從而使復雜的問題能得到高效化的處理,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1]。
其三,要強化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培訓意識。家具設計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審美傾向的變化不斷發生變化的領域,因此借助PBL教學法的應用,在問題導學的作用下,教師要注意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引導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對相關課程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在自我學習和自我培訓中強化個人素養,確保學生的學習實踐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為學生終身職業發展夯實基礎。
由此能看出,PBL教學法的應用為“家具設計與實踐”課程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指明了方向,有效促進了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對于教學活動的科學化組織推進也能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PBL教學法在“家具設計與實踐”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PBL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會經歷四個發展階段,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評價總結問題。因此在嘗試將PBL教學法引入“家具設計與實踐”課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按照具體的課程教學項目進行分析,確定應用要點,提高教學效果[2]。下面就結合“坐具的設計”課程要點,對PBL教學法的實踐應用進行系統探究:
(一)提出問題
家具本身是能夠展現出一定物質屬性和精神功能的產品形式,家具設計的內容相對較為廣泛,涉及到材料的選擇、工藝的創新、結構的設計、設備的應用等,并且與造型的設計、色彩的搭配、肌理的呈現以及裝飾的安排等存在緊密的聯系。在家具設計中不僅要注重設計的舒適度,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特點,并且還要注意從審美性和創新性元素角度進行分析,以“坐具設計”作為切入點提出具體的問題[3]。具體而言,在傳統的坐具設計中,一直有橫坐直靠四條腿的思想,這種坐具的設計思想雖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是傳統椅子的結構形態和材料形態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問題,無法突出特色,并且部分傳統坐具的設計與人體工程學原理不契合,導致家具的設計無法達到標準的要求,會影響產品的實際應用效果。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與學生共同分析后提出問題,即“你覺得按照人體工程學原理和現代社會的美學思想,應該怎樣對坐具進行設計呢?你會融入哪些設計元素呢?”在提出問題的基礎上,結核問題導學促進學生對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
(二)問題分析
問題的分析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有效的問題分析才能保障問題的高效化處理。因此按照PBL教學法的指導,在對坐具設計問題進行處理的過程中,要細化問題分析工作。
其一,理論分析。結合傳統坐具設計不合理問題,教師在基于問題對學生實施教學指導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坐具的設計進行思考,在理論層面讓學生發揮想象和聯想,不必拘泥于傳統椅子的結構形態、材料形態等進行設計,而是要大膽的想象和創新,無論坐具設計過程中使用怎樣的結構、什么樣的材料,都必須保障坐具設計能與坐的元素融合在一起,突出坐具設計的創意性和人文性。在此過程中,結合問題分析,學生能發揮想象和聯想,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索和思考,逐步找到合適的坐具設計方法,形成坐具設計理論,為坐具設計中問題的有效處理奠定理論基礎[4]。
其二,市場分析。市場分析是坐具設計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市場分析能對坐具設計的產品功能需求以及尺寸需求、材料價格等進行分析,從而綜合分析相關元素開展設計活動。在市場調研過程中,教師結合坐具設計方面提出的問題,設計與坐具設計相關的市場調查問卷,然后在市場上面向坐具產品功能、尺寸、樣式、結構、材料、價格等因素開展問卷調查活動,對調查數據進行整理,結合調查數據對坐具設計方面市場需求做出準確的判斷,為坐具設計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如此,發揮問題分析的作用,就能在對“坐具設計”相關問題進行系統解析的基礎上,找到有效解決問題的方向,從而逐步制定合理化的問題處理方案,保障問題處理效果[5]。
(三)解決問題
結合問題分析結果,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產品的設計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指導環節,教師可以嘗試聯系本校合作企業,與家具設計公司的負責人聯系,由家具設計企業配備專門的人員輔助指導學生參與坐具的設計,對設計圖紙進行規范,并引導學生參與打樣制作活動。在此過程中,學生嘗試在教師的指導下將設計理念轉變為設計現實,并對設計和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如分析按照圖紙能否制作出實際物品?如果不能夠制作成實際物品是存在哪些問題?應該怎樣對產品的結構進行改進和優化?產品是不是能夠批量生產?已經完成的實際物品比例是不是合理?需要進行怎樣的修改?學生在產品制作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新的問題、提出新的問題,并結合產品制作的分析結果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優化,對產品制作進行改進,最終形成作品,在班級作品展示環節將最終成品向班級其他同學展示,并在展示環節對產品的設計理念以及對傳統坐具的改造情況等做出詳細的介紹,真正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實踐有機融合在一起,能對學生的坐具設計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有助于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高效化培養,為教學活動的高質量推進和人才培養工作的科學化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6]。
(四)評價總結
在應用PBL教學法對家具設計與實踐課程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認識到教學評價總結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問題分析和問題處理結果做出相應的評價,在評價反饋中幫助學生正確定位自身學習情況,指引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更加全面的探索。在評價環節,教師為了凸顯PBL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可以將學生分小組參與家具制作項目的情況作為考核評價的標準之一,并且此成績占總成績的50%左右,學生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20%左右,最終產品效果評價占成績的30%左右,產品成果評價由企業產品設計人員、老師以及市場消費者意見調查為主[7]。
結語:
綜上所述,“家具設計與實踐”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PBL教學法的有效應用,能形成良好的問題導學作用,使學生在對“家具設計與實踐”課程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對家具設計知識的深入理解,能掌握設計要點和實踐技能,高質量的完成設計工作,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為學生獲得良好的職業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吳海波.產教融合視角下的新派桂式家具研發與實踐——以吳海波《壯牛》系列家具設計為例[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1,23(04):139-142.
[2]朱曉冬,施文超,趙俊學,牛曉霆,劉玉.家具設計與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混合式教學探索與實踐[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1,35(02):137-139.
[3]章晶.家具設計專業中“家具與室內陳設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0,28(10):131-133.
[4]馬婧,占玲,徐偉,詹先旭.基于模塊化理念的現代家具設計分析與實踐[J].家具,2020,41(05):23-26+40.
[5]羅亦然,徐偉,詹先旭.基于小戶型住宅的多功能創意家具設計實踐[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20,48(07):34-37+41.
[6]劉云.現代高職教育下課程實踐探討——以模塊家具與定制家具設計為例[J].居舍,2020,42(11):182.
[7]徐小林,于丹.家具設計課程革新的探索與實踐——以“懷遠藤編家具”設計與實踐為例[J].大觀,2020,26(01):86-87.
課題信息:《家具設計與實踐》課程混合式教學研究。課題編號:by202016。
作者簡介:侯緒恩,男,漢族,籍貫:黑龍江省五常市;生于:1980-01,工作單位: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單位省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單位郵編:066102;職稱:講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室內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