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娟
摘要: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由于知識晦澀難懂,學生認知比較困難,單憑教師的講解很難實現教學目標,只有學生積極的、主動地自主學習,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化學認知和理解的水平。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策略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在初中化學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將學習的自主權轉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使學生的主動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向,在自主探究學習的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創新教學方式,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一、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自從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被廣泛地推廣和應用之后,很多新型的教學方式被開發,其中合作學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合作學習的方式是以小組為單位,組內的成員通過互相交流汲取別人的優秀經驗、在別人的協助下達成學習目標,并獲得新技術、新思維、新知識的學習過程,同時也是學生獲得新知識非常有效的方式。因此要想使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就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合作學習的教學中來,使學生在互相的交流探討中對知識內容進一步的探究學習,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除此之外還要積極地開展小組學習的各種探究活動,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自主思考、自主探索,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合作思索的能力。比如在對《空氣的成分》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用實驗的形式來讓學生對實驗的過程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學生通過對實驗的過程進行實踐和觀察,繼而得出空氣中含有的成分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提高。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準備一些教材中沒有提及但屬于空氣成分的其他材料,鼓勵學生通過互相交流已有的化學認知經驗,對教師所給的材料進行分析,并推斷出預測的結論,而后再通過小組實驗的實踐操作來驗證相關的結論,最終得出正確的空氣成分的組成結論。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參與小組探究活動的興趣,積極地、自主地對新知識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究。在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探討的過程中,教師不要過多地干涉學生的想法,只在學生陷入困境的時候適時的引導即可,避免造成學生的探究思路中斷。但在最后的展示實驗結論的環節教師可以一起參與,以便能夠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加學生的經驗積累,引導學生得出全面的、完整的實驗結論,鼓勵學生對結論進行總結,從而提高學生邏輯思維和語言能力。由于學生在開堂教學伊始就進入了合作探究的交流探討的學習模式,很好地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和表達的信心,因此在最后的師生互動交流環節,其也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還能夠積極地進行深度思索,對實驗結論進行適當的補充。由此可以看出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使學生達到自主探究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二、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數字化學習能力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種數字信息教學技術工具不斷出現,隨即產生了新型的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前提的教學觀念和模式,即遠程方式的教學模式,其開展需要一定的載體才能實現教學,比如互聯網、云課堂等。要想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達到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字化學習能力,使學生在網絡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充分地利用網絡平臺以及海量的網絡學習資源來拓展學生的化學知識認知的層次和范圍,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教師要積極地通過信息技術來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致,協助學生積累網絡學習的豐富經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比如在對《食物中的有機物》教學時,為切實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有必要將本課當中的重難點知識內容轉變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微課視頻,在微課當中為學生展示有關于人體吸收有機物的片段,同時巧妙地為學生講述人的生存和食物的重要關聯,最終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讓學生形成對所學習知識內容的深刻了解,這樣可以極大程度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同時還能夠極大程度地推進學生良好學科核心素養的成長與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也能夠從源頭上優化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行為習慣,為其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從自身的實際需要出發進行相關的化學知識的學習和認知。基于此,初中化學教學通過在教學中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與此同時還要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融入到化學教學中來,使學生潛能得到全面的挖掘,從而為學生的日后發展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張紹波.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6X):5-6.
[2]張路.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知識窗,2020(24):127.
[3]亢潤強.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9(2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