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斌
摘要:針對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課堂上自覺主動地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主要是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嗨”起來。本文主要分析如何運用VR技術,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克服常規課堂中學生聽課不集中的主要原因,從而讓學生充分的參與課堂。
關鍵詞:VR技術;課堂;注意力;小學生;積極性;課堂有效性
為了更好的培養小學生課堂注意力,我們需要探討小學生課堂模式、課堂教學有效性和優質課堂的特質。伴隨著教育信息化2.0的新技術要實現從專用資源向大資源轉變,從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術素養轉變 ,從應用融合發展,向創新融合發展轉變。面對新時代的課堂教學時,學科教師能主動的尋找新的技術,應用到課堂,探索其價值,并提出相應的培養措施。
一、探索VR新技術融合課堂 ,讓課堂教學更有效
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要把脈診斷,結合自身學校發展特色,創建以課堂為主渠道,以學生為中心,以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信息技術為支撐的融合創新課堂的頂層設計。以精準課堂教學為抓手,探索新技術融合課堂的方法,用教師易懂易學的技術手段促進教學生成。
課堂通過希沃一體機設備的實時展示功能,結合VR頭顯,讓學生先觀看教學視頻,分小組自主討論所學內容,利用對比評價,教師精心設有效的教學問題,通過掃碼分享自己的收獲,學生參與學習互動解答,讓課堂充滿靈動。當然問題本身應具有討論價值,最好可以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
二、VR技術改變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了VR實驗室,總結出新的教學模式,一是通過云點播讓學生先看VR視頻自學,二是組學,三是診學。結合本學期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先把一節課所學的知識點制作成PPT,然后自己講解,運用嗨格式錄屏軟件,把聲音、圖像制作成MP4格式,儲存到VR頭盔,這樣形成學生課堂的自學資源。在組學階段,學生共同探討本節課所學VR資源的知識點,例如教學角的度量時,學生探討分析角的度量方法,怎么使用量角器,運用量角器具體操作,量一量銳角、直角、鈍角。最后是診學階段,運用課堂有點酷等軟件制作一個二維碼,設計成學生反饋的問題,通過平板電腦掃碼提問,共同解惑答疑,老師補充解答。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加直觀、形象。
三、運用VR技術切實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VR技術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學生體驗式的學習環境,如同在電影院看電影一樣,快樂地學習。學習是指從閱讀、聽講、研究、實踐中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這一過程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最終有效地完成。體驗式學習也會給學生帶來新的感覺、新的刺激,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VR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通過體驗、小組討論和診學這幾個階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VR課堂具備四種優秀的特質,激活教師思維,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VR新技術促思考求改變。好的課堂,其表現一定是學生的思維情感的變化。我聽了一堂很有趣的數學課,讓學生情感起伏認知提升的《身體上的數學秘密》,執教者設計的問題精美,“身體上究竟有哪些數學秘密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通過學生看VR視頻,探索其奧秘。課堂的精彩,是通過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研究設計的問題,教法、學法得當。
VR技術體現新型的師生關系。新型的教學關系需要在課堂上把教與學的過程打開。課堂有討論、探究、展示等豐富的表現形式,VR課堂背后都是“體驗式的學習”“對話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有意思的。
VR技術真正讓小組學習共同體現實現討論交流。為了給學生帶來思想、語言的體驗,課堂組織方式需要發生相應的變化。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方式。小組合作是在觀看VR視頻后,讓學生的思維與學理共進、情懷與智慧共生,同時形成師生對話互動。教學的重難點通過設計探究性、發散性、矛盾性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的遇到困難問題,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逐漸形成學生知識結構。
VR技術讓學生成為最重要的學習資源之一。學習活動中學生是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學生成為教學的學習資源,通過VR載體,讓學生得到方法的指導和能力的提升。真正優質的課堂是讓學生和教師都有“驚喜”,讓學生有規律的成長,讓學生真實地發展。
小學生優質課堂的教學,除了要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外,還要樹立遠大崇高的理想,讓各種方法、新技術相互融合,形成合力,使小學生在課堂上快樂的學習,從小在課堂中植根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謝學寧.優質課堂應具備的四種特質.人民教育,2020年第20期.
[2]駱海燕.用好預測閱讀策略,助力學生深度學習.小學語文教師,2020年第10期.
四川巴中經開區白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