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要:形態分析與表現是一門設計類的專業基礎課,研究形態設計的基本構成法則及其構成要素如點、線、面、體積、空間、結構、材料等在不同形態設計中的規律與可能性。
關鍵詞:中職教育;設計專業;形態設計教學;重構與表現;主觀設計表現
設計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形態就是它的物化載體,生活中的變化需求及作者、消費者各自不同的心理影響著設計千變萬化的形態。
一、點線面的表現
形態,作為觸發人的思想情緒、傳遞信息的一種視覺語言,它是一切視覺藝術和設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二維形態是以知覺為基礎的。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和認識過程中發現,構成視覺形象的造型元素是點、線、面。
點成線,線成面,點是幾何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在通常的意義下,點被看作零維對象,線被看作一維對象,面被看作二維對象。點動成線,線動成面。
1.點可以獨立成為一種設計語言,特別是利用了材料、肌理、立體等手法形成特殊形式的點,在設計領域中形成特殊的表現效果。
2.線在形態設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線能夠決定形的方向,能將輕淺的物象濃重地表現出來;線可以形成形體的骨架,成為結構體的本身;線還可成為形體的輪廓而將形體從外界分離出來;線具有速度感,也可以體現動態。將線的構成技巧學以致用,應用在各種形態設計中,為后續的專業設計打下扎實的構成基礎。
3.面在平面的形態中所占的“空間”以及它本身可能出現的大小、形態、分布狀況,決定了它在形態設計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體積的表現
體積構成的實用性非常強,在形態設計中運用十分廣泛,比如城市雕塑、建筑模型、工業造型設計、紙盒造型等。
1.體積可以由一個獨立的造型簡單的單體構成,如多面體,也可以由多個同質或異質單體通過一定的形式組織為一個造型復雜的三維形態,如體塊組構。
2.當人們追求明快的結構以及視覺的形體強度時,會選擇球體、立方體等基本形態造型。這些基本形體的特征是簡潔的外觀和豐富的對稱性,加工后可以產生千變萬化的新造型。因此,對基本形態的研究非常重要。
三、空間的表現
1.空間可以分成三類,正空間、負空間、灰空間。正空間是形所包圍的部分。負空間是包圍形的部分。灰空間是部分被包圍、部分不包圍的形。由形與形之間所包圍的空氣的“形”,若與固體形態比較,很難明確地界定其形態。重視空間的造型效果,是現代三維形態的一大特點。
2.兩組相對的要素:正要素——感知為形體,負要素——形體的背景引人注意的形體(正要素)不能脫離背景而存在,因此形體與背景不僅僅是相反的要素,而且共同構成不可分割、相輔相成的整體,如同形與空間共同構成建筑一樣。在相應的構圖中,形的負空間和灰空間以及參考框架都成為背景,這時形被看作“形體”。構圖是圖形與背景交互作用構成的視覺效果。
四、結構的表現
1.結構,是一種方法,同時也是一個結果。結構能使物體產生視覺上的差異,有的結構還富有表現力,具有表達情感的特征。
2.在設計中,結構是實用的,構造物的大小、形態、色彩和材料等是根據空間的不同用途來確定的。任何結構都只有處在特定的環境中才有意義,因而成為環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在很多設計中,視覺關系往往并不是設計的唯一方面,結構才是最重要的。
3.任何一種結構都是以一定的形式和量感出現的。當結構的形式因素如線條、空間界面、空間體量、材料質地、色彩、節點構成方式等等處于結構之中,形成一個被塑造的整體形象時,它自身的生長力和向外的張力就會有一種視覺上的流動感、跳躍感和騰躍力,對人的精神產生某種感染力。
五、材料的表現
1.從設計的角度來講,對材料開發和利用的過程,既是對物質世界的認識過程,又是對人類自身的完善和提升過程。
2.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性,同樣,產品因材料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視覺肌理,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效果及心理感受,不同的材料加工工藝和成型工藝,也會改變產品的形態及使用方式。
3.在造型藝術設計中,造型材料是構成藝術的物質基礎,材料作為設計的表現主體,除具有材料的功能特性外,還具有其特有的質感特征,其本身隱含著與人類心理對應的情感信息,體現出不同的材質美感。認識、感悟并掌握材料的材質特性,賦予造型材料以生命,是藝術設計的重要原則。
4.由于加工手段決定造型的樣式,對加工手段的研究也相當重要。如何開發新的材料及新的加工手段也是創新的前提。在創作中,通過改變素材,往往能喚起新的創意,帶來新鮮的感覺。在形態設計領域,材料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木材
木材是較容易加工的材料,它同石材、金屬等其他材料相比,具有質地柔軟、體輕等較易加工的性質。不過,由于木材是有機體,因此有扭曲、干裂、變形的缺點,另由于木材的種類及生產環境不同,其性質也有差異,因此采用木材為材料時,所做形態造型應適應木材的特性。
(2)金屬
金屬具有許多比其他材料優越的特性,而且能夠大量生產,在造型領域里,金屬造型的形式最富變化,這是因為金屬本身的種類繁多,加工技術多種多樣。基于不同的金屬材料和加工技術,金屬制品具有不同的形態特征。
(3)塑料
塑料在成型性、加工性、裝飾性、絕緣性、耐水性、耐腐蝕性、耐化學藥品性、絕熱性等方面具有優良的特性,并且是具有現代材料質感的輕質材料。隨著人們對塑料材料認識的提高,一些不夠經濟環保,對人們健康和環境造成危害的塑料品種被廢棄,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節能環保的新型塑料。
(4)陶瓷
與金屬材料相比較,大多數陶瓷的硬度高、彈性模量大、性脆,幾乎沒有塑性。陶瓷材料的化學穩定性高,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能抵抗強腐蝕介質和高溫的共同作用。大多數陶瓷是電絕緣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具有光、電、磁、聲等特殊性能。
(5)玻璃
玻璃具有一系列獨特的性質,透光性強,化學穩定性好。玻璃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如今它已成為現代人們日常生活、生產發展、科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類產品,并且它的應用范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還在日益擴大。
(6)紙張
在形態設計領域,紙輕而平滑的表面,最適合用作表現現代造型的輕快材料。紙容易加工,因此也被廣泛用于其他各種造型與模型的制作。
(7)纖維
隨著藝術觀念的更新及科技的融入,現代纖維材料的范疇十分廣泛,而且一直是藝術家關注的焦點。現代纖維藝術所選擇的材料已經打破了傳統的材料類型,幾乎所有線狀形態的、易于彎曲纏繞或捆綁縫綴的綜合軟質材料,如毛氈、衣服、皮革、繩帶、金屬線、布匹等都能制作成纖維藝術品。
六、課題訓練
1.點、線、面的分析與表現;
2.構圖、骨骼與形式美的表現;
3.平面向立體的轉化;
4.綜合材料與質地表現;
5.簡單的體積和空間的建構;
6.綜合塑造的個性化表現。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實踐,培養學生對形態設計基本構成要素中的點、線、面、體積、空間以及材質的宏觀與微觀的綜合分析,學習對這些要素的組織結構、形式法則、空間形態塑造規律的理解與把握,以促成學生完成在結構觀念和表達方式上思維模式的轉換,提高獨立思考和個性表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