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勤
摘要:高中地理作為一門重要學科,越來越受到各個高中教學的重視,尤其是在地理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更是逐年成為教學的重中之重,甚至于成為學生和教師考核的一部分。所以,結合基本國情簡要分析了高中地理的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并在之后討論了培養階段幾個重要措施,希望可以在以后的地理教學中應用并有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地理;創新思維;措施
引言:隨著基本國情的變化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家急需各個領域的創新型人才,正是如此,國家也日益重視高中教學中對于創新思維的培養,關于高中時期創新思維的培養方法備受關注。調研發現,高中時期的教學忽視了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這也導致了高中地理課程上學生無法有一個好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思考能力。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亟待探究解決。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1.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由于地球的復雜性,導致了高中地理的復雜性,知識點繁雜、相互之間關聯較小等許多問題都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吃力,最終導致成績一直上不去。而在高中地理教學階段,任課教師通過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首先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教師通過讓學生深入了解知識點,掌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使得學生可以從更高的層面來看待每一個問題。
2. 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生在高中時期的教學中,大多只是停留在書面階段,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較少,但是所學的知識最終都會轉化為實踐。一方面,在高中地理教學階段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將會使得學生注重提升實踐能力,將所學的知識更多地應用到實踐中去;另一方面,這種創新思維的培養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靈活運用,可以形成反復記憶,提高地理學習的成績。
3. 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高中教學階段,學生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被動的學習效果遠不如主動去學,這主要是源于地理知識的繁雜,難于記憶。而高中地理教學階段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使得學生掌握地理知識之間的聯系,明白如何將知識進行梳理,記憶起來也會更方便,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措施
1. 注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
高中地理的教學,主要是想提升學生將地理上混雜的知識點與地理不同層面聯系的能力,這也就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也就給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掌握眾多知識點的同時,更可以總結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養成遇到問題或記憶知識點時總是以一個更高層面入手的習慣。
例如學生在學習“水循環”這一節的時候,首先教師要讓學生了解為什么要進行水循環,也就是水循環的意義,直接從一個更高的層面了解這個問題;其次,在大背景下,讓學生去思考水循環是如何將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和生物圈聯系起來的;之后讓學生自己試著去根據自己的想法做出一個水循環的路徑,看學生是否可以自己設計一套完整的水循環路徑。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開頭引出問題,結束時將正確的水循環路徑畫出,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自己討論。該措施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得學生可以站在更高的層面看待問題。
2. 注重學生求知欲的培養
學生在高中時期接受知識,只是單純地被動接受,尤其是對于高中地理這種知識點繁雜的課程,使學生認為只是單純記憶就可以了,這種想法往往事倍功半,成績不高,能力不強。培養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可以主動學習,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尤其是高中地理,知識點聯系緊密,一個問題的解決往往可以引出另一個問題。
例如在學生學習“大氣熱力環流”的時候,就可以用問題的形式將主要的知識點一串一串引出來。首先從日常生活來說,“為什么會有風?”,學生自己去思考之后,可以進行討論,討論之后,教師可以講解這一部分;講解之后,拋出另一個問題“氣流、氣壓和氣溫有什么聯系?”,再讓學生去思考,討論,之后,教師根據兩個問題的聯系進行講解。在講解過程中,學生的興趣便被激發了,學生也愿意主動地去學習并且接受新的知識,也可以掌握兩者之間的關聯,求知欲也增強了,對于別的學科,也是觸類旁通。
3. 注重課外活動的開展
眾所周知,高中時期由于時間緊張,課外活動比較少,尤其是集體外出活動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定期開展課外活動,可以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強,可以使得學生理論實踐結合,創新思維也被培養。課外活動可以使學生身心都得到一定的放松,使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更強烈。
例如在學生學習“植被”這一節時,教師除了完成正常的課上教學之外,還要安排一個課外時間,進行集體活動,讓學生走近大自然,親身體會“森林的分層現象”,再與課本上的知識對照看是否合理。另一種方法也可以采用,提前讓學生針對這些自然界的現象去調研,之后再與課本上的知識比較。課外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
結束語
對于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從其重要性和重要措施分別概述,重在實踐。希望教師可以根據高中地理教學目標,并結合國家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制定完整且合理的培養計劃。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將課外活動也適當地加入到學生學習生活中,將幾條措施適時落實,培養出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