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鋼
摘要:俗話說“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而班主任不僅僅兼顧著教學育人的責任也包涵著對班級的管理工作,通過班主任的管理循序漸進的教導學生有關德育方面的教育。而對于學生的教育不僅僅要教育學生德育,班主任也應當有德育方面的品質,從而為學生做好榜樣,讓學生更加愿意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制度。尤其是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班主任應當重視德育方面的教育,班主任的角色是無可替代的,所以小學班主任更應當擔起責任。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德育工作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策略,對提高小學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為了以后的學習與社會生活奠定基礎。而在這個時期能夠進行德育教育的老師也是非常多的,而其中班主任的引導是作為有效的。小學期間學生與班主任的相處時間是最長的,班主任也是最容易對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與道德水準有著較高的提升。
一、開展實踐教育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對于學生來講,更多的愿意以實踐的方式進行學習與交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相比較言傳身教更多的需要學校開展德育教育類的活動,班主任呼吁學生積極參與從而提升學生們思想上的德育修養。班主任對于德育教育的工作不僅僅體現在課堂之中,讓學生們在課堂中體會課本中的文字德育教育,實話說“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實踐了某一個活動,才能從學生參加的活動中尋找核心思想,無論從思想上還是行為上都能夠得到學習與提升。
例如,我國將三月份列為“雷鋒月”,在這個月里學校可以舉行有關該主題的活動讓學生們積極參加,而班主任起到主導作用。從中讓學生們能夠做有關活動的事情,積極為學生指引新的發展思路,班主任通過信息技術來告訴學生們有關雷鋒的事情,從而讓學生體會雷鋒同志所做的貢獻,以及學習雷鋒的重要意義所在,這個月所做的事情能夠讓學生學習有關雷鋒的精神。
所以,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參加關愛老人的活動,讓學生們懂得尊敬長輩,從中學習德育的修養與內涵。通過實際意義更能夠為學生的思想帶來強烈的沖擊與震撼,從而使得學生們從內心去感悟,提高學生自身的德育修養。
二、重點關注班級中的弱勢群體,滲透德育教育
對于班主任來講,自身就需要有一定的德育修養,對待班級中的任何學生都要平等相處,面對開朗的學生班主任也可以與學生成為良好的朋友,而面對內向的學生老師也應當積極的鼓勵他們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而老師在不了解學生們的實際情況下,更多的需要和學生們交流,這樣不僅僅可以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還能夠為學生們排憂解難,通過自己的方式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與學生的談話中。
尤其是班級中的弱勢群體,班主任在這個時候更應當利用自己的職位去和學生打交道,從而引導他們積極向上的心態,以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而班主任也應當在學生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在學生的面前,給足學生一定的安全感。學生才能夠信任班主任,更愿意說出自己心目中的想法,班主任借此能提升他們的品格與思想。班主任也應當對與學生接觸融入到學生的思想中,了解了他們的思想才能更好的進行德育教育的灌輸。
班級弱勢群體的形成大多是班主任沒有過多的了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對班級的管理也是極其不到位的,所以班主任在教學的同時多給予一些弱勢群體的關系,從而讓他們自信起來,面對未來的學業才會更加努力的學習,學生與教師共同努力,從而解放學生們的思想讓他們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者。
三、促進家校溝通交流,滲透德育教育
學生與老師之間更多的需要交流建立關系,而滲透德育教育更多的需要通過言語進行教導。良好的師生交流是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礎,一方面班主任可以有效了解很多學生的學習盲區,從而進行相對應的指導讓學生能夠清晰了解自己所學習的內容,另一方面,老師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對應的精神教育將德育滲透到學生當中。小學階段是非常有利于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的,這個時候的學生也是極其的單純,更多的理念需要老師來指導,從而才能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生不僅僅能夠在學校學習知識,而在家中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德育教育,而班主任也應當和家長相互溝通好,兩者相互聯系一同促進學生德育方面的發展,尤其是對部分家庭氛圍不好的來說,更多地需要和老師進行相對應的交流,才能了解學生的心病使其有一個好的心態,從而在價值觀上面才會有好的選擇,對人生觀才會有正確的態度。這也是老師進行德育教育的目標所在,班主任通過促進家校的溝通與交流,從根本上滲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班主任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即使是在小學階段,班主任也需要考慮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狀態與學習狀態,通過交流才能更好的了解學生需要什么,思想上對德育教育的灌輸才能更好進行。
結束語:
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首先就要以身作則,只有自己滿懷德育,班主任才能更好的教導學生,從而才能夠引導學生,在教學和平日的班級管理中才能更好的實現德育教育。尤其是在小學階段,更需要班主任去管理班級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也是尤為重要的,這也是為了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只有他們有了良好的思想,那么無論未來什么階段,學生都會是一個有修養的人,從而才有機會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永青. 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的探究[J]. 散文選刊:中旬刊, 2019,(10):P.232-232.
[2] 華國英. 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教學策略[J]. 考試周刊, 2019, (6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