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洪廣 周宇杰 周慶紅
摘要:高職教育的宗旨是培養能對接企業的應用型人才,為此,各高職院校都在積極改革調整,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職院校電氣自動化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隨后從四個方面分析了相關改革策略,對高校電氣自動化的教學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職院校;電氣自動化;創新教學
引言:
為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許多高職院校不斷推進教育改革進程。在引進大量先進的自動化控制設備的同時,為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積極開展電氣自動化實踐教育活動。
一、高職電氣自動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銜接不緊密
高職院校開展電氣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更多和電氣工程相關的技術性人才。但是就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電氣自動化教學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在教學當中不是重視理論教學,就是過度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并沒有把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完美結合。另一方面,有的高校誤解了“工學結合”的理念,對于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不夠重視,在學校階段直接讓學生參與到企業的一線生產線當中,但是由于學生缺乏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支持,導致在工作當中出現了很多問題。
(二)教學資源比較有限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電氣自動化專業起步比較晚,導致了本專業的教學資源比較有限,教學制度不夠完善。此外,還有的高職院校的教學資金比較有限,使用的教學設備過于的陳舊,和現代企業生產當中所使用的設備不相匹配,導致學生就業之后需要通過長時間的實習才能上崗。電氣自動化專業本身就是一門專業性比較強的學科,如果只去依賴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和消化這些理論知識。因此,優化教學資源成為當前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教學當中的主要工作。
二、高職院校電氣自動化專業實踐創新教育改革策略
(一)模塊化重組課程內容
高職院校應圍繞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廣泛征求企業的意見,對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重組。采用倒推法來開展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課程設計,即從企業上崗標準出發,來構建課程模塊,設計教學活動。[2]
堅持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來設計課堂教學,在學生就業崗位需求分析的基礎上來確立能力目標,將能力培養貫穿于課程教學之中,突破原課程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
在教學當中,教師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教學,更需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教師需要注重教學的復合性和創新性,把“就業”作為教學目標,促使學生主動去接受課堂知識,轉變學生的課堂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主動的參與到教學當中,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二)優化教學資源
高職院校是社會培養技術性人才的主要基地。在教學當中,高職院校應該為電氣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提供相應的教學資金,強化教學資源建設。首先,高職院校需要建立一個專業化師資隊伍,完善課堂教學體系,對現有的實驗設備進行更新,盡量和現代企業生產當中所使用的設備相匹配,為學生的實踐學習提供符合未來崗位要求的實踐平臺。其次,高職院校還需要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資源,定期組織現有的教師進行企業掛職和實踐培訓工作,讓老師在企業當中學習和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事件能力。除此之外,還需要經常邀請電氣自動化教育專家到校進行講座,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最終,教師可以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提高資源利用率。
(三)完善課程評價體系
在日常教學之外,高職院校還可以定期舉辦相應的電氣自動化實踐大賽。幫助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需要改變傳統的考試觀念,在傳統電氣自動化專業考試中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現如今,教師應該更加的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評價也可以自我評價,使得最終的成績更加的準確,讓教師可以更好的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綜合情況。
(四)校企聯合教育與實踐
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相應的知識和能力,還要充分考慮畢業生就業需求,努力為學生創造符合未來崗位要求的實踐課程,積極開展校企聯合共同辦學:將企業融入校園,通過企業模式,實現教育規劃和教育目標,將實驗教育融入校企聯合教育,讓學生更全面地獲得實踐教育,讓學生能更加有針對性的學習和實習。通過現代電氣自動化專業全面整合的實驗項目,結合實驗教育的發展趨勢和優勢,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
三、結束語
當前實踐創新型電氣自動化教育改革面臨的一系列困難,嚴重阻礙了改革的進展。教師可以通過強調模塊化重組課程、優化教學資源、完善評價手段、校企聯合教育與實踐等方式促進電氣自動化實踐中的創新教育改革進程來消除這些困難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 毛曉娟. 論高職院校電氣自動化專業實踐創新教學改革的策略[J]. 南方農機, 2020, 051(006):86.
[2] 李莉. 教學改革背景下的電氣自動化教學創新策略[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9, 000(035):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