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福林
【摘要】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學科,所以其能否有效的開展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數學味”主要是在教育教學中能夠著重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數學素養。由于學科與學科之間都有著密切的聯系,而數學作為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所以學生在數學課上培養的思維也會促進學生提高各科的成績。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味”;學生發展
【正文】隨著教育要求的不斷改變,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各種因素,導致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味”越來越淺,這不利于數學這一學科長久的發展,而且也是與培養學生的要求是想沖突的,所以讓小學數學教學有“數學味”變得迫不及待。
一、當今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
學生不能聯系所學知識。學生能否學好數學知識很大程度上與學生能否將所學知識聯系成一個體系有很大的關系,但是事實證明學生這個能力具有很大的缺陷,導致學生學習只是像拼圖一樣一塊一塊的,但是卻不能將拼塊拼成一塊,從而限制了小學數學教學“數學化”的進程。
學生不能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在教師上課的過程中幾乎都是停留在講的過程,沒有空隙讓學生思考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導致學生沒有時間思考自己哪里不會,有的學生盡管知道自己哪里不會,但是沒有機會提出來,然后由于時間問題,學生沒有機會解決這個問題,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效果。
學生的數學知識比較短淺。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很不理想,這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只是把講解內容局限于課本上的簡單的知識,沒有深入的引導學生學習,導致學生學習的知識遠遠不能夠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二、小學數學“數學化”的具體策略
2.1構建新知聯系舊知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給學生講授知識,而且還需要給學生理順學習思路,讓學生能夠將學習過的知識整合一個整體,因為小學生的思維還沒有發育完全,還需要教師去引導完成這一任務,促進學生思維的完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構建新知聯系舊知的課堂體系,讓小學數學教學有“數學味”。
例如在學習《角的分類》這一章節內容時,首先教師在課下備課的時候能夠充分的了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然后進行思考,思考哪些知識與本節課的知識有關系,然后將這些知識串聯成一個體系,講授給學生讓學生深入的學習本節課的內容。由于在學角的分類之前學習過角度的測量,然后在本節課學習之前,教師能夠準備導學案,然后將各種角給學生畫在導學案上,然后帶領學生一起量這些角,讓學生給角度寫上,然后總結這些角的特點,再引入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角的分類,完善學生的學習思維,促進小學數學“數學化”的進程。
2.2課堂融入提問環節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知識正是增長的階段,所以教師在課上講授的部分知識很有可能聽不懂,但是學生缺少提問的機會,導致學生盡管能夠與前面的知識聯系起來,但是存在問題的地方得不到解決,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這不利于學生長久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上講授完知識以后就留有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討論,然后討論結束以后就可以派一名學生將解決的問題給學生講授一下,將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提出來,大家一同解決,這樣就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小學數學更具有“數學化”。
2.3拓展學生數學知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難發現,課本上的知識很簡單,也很容易理解,但是在考試的時候題就比較困難,學生做起來就感覺很困難,這就說明教師在課上時候講授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數學味”的有效策略,但是還需要教師能夠認真廣泛的思考。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章節內容時,首先教師在課下的時間能夠認真的預習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然后充分的查閱資料,可以是課外書,也可以是課外習題,然后在講授完三角形內角和的特點以后,就讓學生做一些有關于本節課知識的簡單的習題,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運用,比如說為什么生活中的衣服架是三角形的?然后讓學生進行思考,教師對于學生思考的內容做出解釋。這樣就可以拓展學生學習的內容,從而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變得更加“數學化”。
【結束語】“數學化”是打造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一個有效的因素,能夠促進學生深入的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今后更好的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數字化”的道路上還需要教育者不斷的努力,教師在課下能夠深入的挖掘小學數學知識,完善自己的教學手段。相信,小學數學教學的明天更加的輝煌。
【參考文獻】
[1]秦彩艷.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1(05):20.
[2]林初生.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J].文理導航(下旬),2021(0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