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熙 歐陽黎萍
摘要:近年來,教育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根據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擔負著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任。大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熱情而充滿活力、有時又表現的不成熟、情緒多變等,隨著對高校招生人數的遞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因此,探討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和團體心理輔導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教育;團體心理輔導;探討
一、前言
在我國教育事業中,高等教育作為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是開展高校教育活動的主體。當代大學生面臨著來自學業的壓力、人際交往方面的困惑以及就業規劃上的難題等。鑒于這一實際情況,基于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開展科學適宜的心理教育及團體心理輔導,給予大學生人文關懷,引導學生釋放壓力,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讓大學生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應對困境與挫折。
(一)日常教育管理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促進他們的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是新時期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要。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學生為本,促進大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總目標上是一致的,都在于使學生快樂學習、生活和健康成長。從日常教育管理的工作性質和大學生心理的形成規律看,兩者之間存在十分密切的聯系。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重點在于通過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養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幫助學生成長成才,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尊重學生主體,尊重學生人格,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為學生健康成長做好輔導咨詢服務工作。心理教育側重于學生人格的培養及生活適應指導方面,但仍屬思想政治教育范疇,好的心理狀態是接受教育的前提,在校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發展變化都受到整個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兩者發展的共同需要,促使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要與心理教育相結合,也就是說,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之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挫折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挫折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在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其切實掌握知識的目的。學生從中學到大學面臨著許多變化,學習環境的變化,生活環境的變化,學習方式的變化,人際交往的變化,對自我認識評價的變化,學業困惑,就業壓力等等,如果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很容易發生心理問題,焦慮、抑郁、自卑,產生挫折感。因此,要將挫折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變化了的環境,積極主動地調整與環境的不適應行為,使自己的潛能得以發揮。“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對于大學生來說,體驗到挫折是常有的事。教育學生要正確面對挫折,學會戰勝挫折的方法,引導其根據自身的條件,確定適度的目標,避免眼高手低的現象。只有對自己的能力有適當的估計,才能避免欲速則不達帶來的心理挫折感,增強自信心。古人云“自知者明,自勝者強”,信心是人的自我肯定,只有充滿自信,才能有無往而不勝的勇氣,有了自信心,內心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無比的期望和力量,從而戰勝困難,獲取成功。
(三)思想品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思想品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論和實踐方面有著顯著的差別,二者在目標、內容和發揮作用的方式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差異。品德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重視與社會理想相結合,重視在德育情景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行為規范;心理教育重視與學生個人生活理想相對應,并通過一定的心理氛圍及社會環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二者不能相互替代或取代。但同時,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問題往往是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相互影響的結果。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在本質上都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宗旨,可以在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各司其責,并能相互借鑒與提高,具有異曲同工之效,因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機結合非常必要。兩者的結合應該是一個多渠道、多類型和分層次交叉進行的過程。首先是教育目標和內容上的有機結合,心理健康教育可借助思想品德教育途徑,重視在意識層次上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實現二者在教育目標和內容上的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陶冶人格。其次是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的有機結合,采用課堂教學、小組討論、團體輔導、心理行為訓練等多種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幫助學生化解壓力,克服心理障礙,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心理自我調適能力,以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
二、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就業心理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團體心理輔導之所以能夠在大學生就業心理教育中得以良好地運用,得益于團體心理輔導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團體心理輔導能夠產生團體效能。對于大學生來說,單獨的教育所產生的效果不佳,而對于一個團體進行同時教育,團體成員之間則能夠相互合作,產生巨大的凝聚力,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二是團體心理輔導方便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僅可以分享經驗,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三是團體心理輔導能加深學生對自我的認識。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大學生能夠清晰地意識到自身的興趣愛好、特長等,為其職業生涯指明方向。
結語
在就業壓力越來越高的今天,就業心理教育也成為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提升就業心理教育的實效,豐富就業心理教育的形式也成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研究的課題之一。將團體心理輔導應用到就業心理教育中,能夠有效增強大學生心理素質,對職業有更為深刻的認識,為大學生將來步入崗位、實現自身價值發揮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田合雷,李艷,何畏.等.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117-120.
[2] 馬智群,丁成.團體心理輔導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提高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