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華
摘要:初中生涯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黃金時期。班主任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性人物。由于初中生并未對個人有準確的定位和認知,他們的思想極易受到班主任的影響。為此,班主任需提升個人的要求,并從學生的角度設置相應的德育管理模式,讓他們真正在此過程中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并規范個人的行為,提升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強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主任管理;德育滲透;滲透路徑
道德素質是學生“無形的廣告”。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有利于更好地融入學習、生活中。班主任在重視培養其思想的同時需結合班情,并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不僅要以身作責為學生樹立榜樣,還要傾心溝通,運用實際行動幫助學生,更要懂得維護他們的自尊心,適時地提供隱性幫助,讓學生感受到情感的溫暖,促進學生良好心靈的塑造,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質量。
一、以身作責,身教重于言傳
初中生的價值觀尚未形成,其行為和思想容易受到班主任的影響。為此,班主任應在日常的生活、教學中樹立榜樣,真正以個人無形的語言(行動)感染學生,讓他們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中獲得思想的啟發,并將這種啟發運用在行動中,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養成,提升初中德育教學質量。
以班級生活中的小事為例,在上課前,學生沒有擦干凈黑板,針對這種狀況,筆者并沒有埋怨學生,而是親自擦黑板,非常認真地擦黑板。運用自己的行動,讓學生意識到認真的重要性。又如,在打掃衛生的過程中,筆者不是站在管理者的立場安排學生打掃衛生,而是與學生一起打掃衛生。對于一些很難打掃的區域,筆者主動打掃。在筆者的帶領下,本班學生積極地融入到打掃中,提升班級衛生的打掃效率。教師的以身作責應體現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師生之間的平等性,從而更愿意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相應的班級活動,進而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開展德育教學,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思想素質的增強,提升初中德育教學質量。
二、傾心溝通,行動大于呵責
在學生出現問題時,部分教師往往不分青紅皂白,對學生一陣批評。教師不是從學生的立場出發,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導致師生之間產生嚴重的裂痕,不利于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因而,教師既要認識此行為的錯誤,并通過傾心溝通的小方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并通過切實的具體行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以“一名同學打碎教室中的花瓶”為例,筆者并未直接批評這位學生,而是和他交流,讓他主動說出打碎花瓶的原因。筆者對學生說:“我不認為你會故意打碎花瓶,你有充足的理由說服老師!”這位學生說:“我打算問一道題數學題,但是,當時下課鈴已經響了,老師已經走出了教室,我一著急,不小心將花瓶打碎了!”筆者在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摸摸這位學生的頭說:“老師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肯定不會怪你!”與此同時,筆者安排數學課代表幫助這位同學學習數學,并在日常的教學中多多關注這位學生(筆者即為數學老師)。在大家的共同幫助下,這位同學的數學成績獲得了很大的進步。后來,這位同學開始積極地幫助其他學生解決困難,整個班級的氛圍煥然一新了。
三、隱性幫助,情感優于口號
眾所周知,初中生具有較強的自尊心。這要求教師照顧其自尊心,并結合具體班情,構建相應管理模式,使學生感受到措施背后的情感,讓他們懂得互助的深刻含義(本班班名即為 “互助”),促進學生正確意識的形成。為了達到此種德育教學目的,班主任可以采用隱形幫助的方式。
在所有的科目中,班主任發現數學是影響學生得分的科目之一。在本班中,男生的數學成績遠遠優于女生。為了讓男生幫助女生,并照顧女生的自尊心,筆者采用隱形幫助的方式,即在教室的后排放一個黑色的小木框。與此同時,班主任讓女生將不會的習題放到黑色小木框中,并讓成績較好且樂于助人的男生定期解答小黑框中的數學題,要求男生將習題的解題過程抄寫到后黑板的左側。與此同時,班主任發現男生的英語較差,女生的英語較好。為此,班主任同樣設置一個紅色的小木框,讓男生將不會的英語題放到小紅框中,并讓成績好的女生積極地回答相應的習題,并將解題的經過抄寫在后黑板右側。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幫互助,班主任發現男生的英語成績獲得明顯提升,女生的數學成績也獲得較大進步。與此同時,男女生之間開始主動詢問問題,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煥然一新。班主任通過運用這種隱性幫助的方式,既照顧了學生生的自尊心,又讓他們在接受幫助的同時,更為積極地幫助他人,使得學生真正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
總而言之,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班主任應真正以實際行動感染學生、感化學生、感動學生,真正增強師生之間的理解,讓學生去思考,輔助學生提升個人行為約束的能力,幫助其樹立良好精神品格,最終達到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目的,實現班級德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勇.初中班主任工作開展中德育的滲透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2).
[2]卜麗梅.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分析與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