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楓莉
摘要:在新課改理念背景下,對于學生的教育逐漸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方向轉型,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為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需要對教學模式加以創新,豐富教學內容,通過自制實驗器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知識,并通過延伸,實現學生物理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物理;核心素質;自制實驗器材
引言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雖然能夠清楚地記錄整個實驗過程,但是對該實驗真正要表達的內在本質,卻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物理實驗的實際價值和內涵無法很好地展現出來。生活中就有大量的物理現象,許多日常物品甚至廢棄物就是很好的實驗材料,學生很容易獲得,這些物品也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讓學生將物理聯系生活,讓生活中處處充滿物理,拉近物理這門學科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物理的實用性,而非書本上所學到的呆板知識。
1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
1.1物理觀念
從物理學視角形成的關于物質、運動、能量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認識;是物理概念和規律在頭腦中的提煉和升華;是運用物理知識和方法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場形態的物質——磁場,由粒子組成的物質。
1.2科學思維
從物理學視角對客觀事物本質屬性、內在規律及相互關系的認識方式;是基于經驗事實建構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過程;是分析綜合、推理論證等科學思維方法的內化;是基于事實證據和科學推理對不同觀點和結論提出質疑、批判,進而提出創造性見解的能力與品質。例如:物理抽象思維(力的概念的得出);物理形象思維(伽利略的理想實驗);物理直覺思維(阿基米德原理)。
1.3實驗探究
指具有科學探究的意識,能在真實情境中提出物理問題,形成猜測和假設,利用科學方法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形成結論,以及對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交流、評估、反思的能力。例如:探究電流的周圍是否存在磁場,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等等。
1.4科學態度與責任
指在認識科學本質,理解科學、技術、社會、環境(STSE)的關系基礎上形成的對科學和技術應有的正確態度以及責任心。例如:在做串聯電路實驗中,總電壓應等于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但做實驗時,往往總電壓小于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使學生產生懷疑怎么辦?為了打消懷疑,我們在上課時,同時用三個電壓表分別測總電壓、各用電器電壓。明確無誤告訴學生公式的絕對正確,也逐漸培養了學生公正、嚴謹的科學態度。
2自制實驗器材培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策略
2.1提升老師教學水平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作為施教者其自身的知識儲備以及教學水平對于教學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為確保自制實驗器材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核心素質教育,首先需要提升老師的教學水平。在教學工作開展前老師需要對課本內容做充分的了解,結合課本制作器材,實驗器材的應用需要保證具有一定的生活性,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利用類似材料制造“設備”。其次,學校需要積極開展教學科研會議,在會議中物理老師共同討論物理教學模式,自制實驗器材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應用,教學經驗共享,提升物理教師團隊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另外還可以通過外出學習的方式。對其他學校老師物理自制實驗器材的應用進行學習,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自制實驗器材作用。最后不僅需要對自制實驗器材教學模式進行探討,還需要老師嚴格要求自己,對最新的物理科研加以認識學習,完善自身物理知識結構,積極應用當前新媒體技術汲取其中有價值的物理知識、教學模式,有效提升自身素質,實現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的實現。
2.2自制實驗器材,提升教學質量
在課前,老師結合課本內容制作相關實驗器材,能夠豐富教學質量,活躍課堂的氛圍,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對于實驗器材的制作,老師需要保證其能夠真實、有效的展示課本中所介紹的知識內容,并通過實驗聯想其所映射的生活道理,實現學生物理素質提升,核心素質教育開展。例如在進行壓強知識講解時,老師只需要準備適量的圖釘和幾個氣球,讓學生觀察物理現象。首先將吹鼓的氣球按壓,在桌面上放置一顆圖釘,將氣體按壓于圖釘上,氣球發生爆炸,然后將多枚圖釘放置于桌面上,將吹鼓的氣球按壓在圖釘上,氣球沒有發生爆炸,此時讓學生結合課本內容總結,學生會回答:“受力面積越大,壓強越小,氣球沒有發生爆炸,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氣球爆炸。”然后老師再告訴學生另外一個道理,當我們面對眾多問題時,往往是我們最強大的時候。通過實驗能夠使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到物理現象,對知識加以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通過實驗告訴學生其他道理,能夠有效改變傳統的教學中,物理教學的開展只是為教學的思想,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2.3學生自制器材,提升動手能力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不只是為了培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需要加強其實踐動手能力,這是因為物理具備很強的實踐性,如果學生只是了解理論知識,那么物理教學的開展無非是培養的一群“紙上談兵”的人,無法實現為社會主義發展提供綜合素質人才,因此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自主制造實驗器材的方式培養其動手能力,感受物理魅力。例如在開展聲音的傳播一課教學前一周,老師讓學生自行制作簡易留聲機,學生需要通過自身能力以資料查找的方式進行器材制作,學生需要制作支架、旋轉裝置、一次性紙杯、留聲裝置等,同時。老師也需要制作留聲器材。在關注聲音一課知識正式講解時。老師讓學生拿出自己制作的留聲裝置,并進行展示。在展示中老師需要多對學生進行表揚,提升學生創作自信心,然后展示自己制作的留聲機。然后帶領學生探討留聲機工作原理以及關于聲音相關知識。通過學生自主查找資料的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精神,在創作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在制作完成后進行展示時,老師對學生表揚,使學生信心倍增,在以后的物理學習中學生能夠保持創作精神,提升學生物理綜合素質,為其未來的物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結束語
為實現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提升,老師需要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和創新教學模式,應當將培養學生物理興趣,提升學生探索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對于教學模式的創新,自制實驗器材便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辦法。通過老師結合課本內容,利用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制作器材,使學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華同時可以利用材料制作小實驗,或者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實現學生物理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戴朝琪.初中物理教學中自制實驗器材的有效策略[J].家長,2020(13):129-130.
[2]李冰,周慧.自制實驗器材 提高農村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03):120-121.
[3]譚志云,楊友昌.自制實驗器材,開展趣味物理實驗[J].湖南中學物理,2012,27(06):39-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