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養是對學生更高的要求和鞭策,其本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國民物理意識的覺醒、物理學應用越來越廣泛的大前提下,提升學生的品格和能力,不僅僅要讓學生從物理學科中學到物理知識,更要學到優秀的物理思維以及科學有效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態度,讓學生從內到外科學發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能更好地適應學習競爭和社會競爭。
關鍵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教學探究
一、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影響
(一)核心素養對物理學科的影響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相關機構又對物理教學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的要求,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在物理學習中養成基本物理知識探究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這是培養學生建立自己的物理核心素養的必備條件。在這個過程匯總,老師要做好自己引路人的角色,幫助學生排憂解難,建立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引導學生確立科學嚴謹的態度上好每一節實驗課,使用所學到的物理知識解決實際中所遇到的問題,物理來源于生活,是一門需要動手來實踐的學科,其中包含了很多需要實驗的教學內容,學生自己實驗教學不僅能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嚴謹的意識,更能提升他們的探索能力。
例如,在“信息的傳遞”一部分教學中,就指導學生使用各種通訊設備,例如手機、電話、擴音器等器材進行了實驗,利用擴音器喊話的、電話的通話、手機之間相互通話。擴音器只有短距離的通話,電話需要守在固定的地方,手機可以隨身攜帶方便通話。通過這幾種通訊設備的比較。讓學生們明白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同時也培養了核心素養。
(二)核心素養對物理教學內容的影響
所有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引導學生明白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感受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吸引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對物理的核心知識素養。
例如,在講解“電學”這一重點知識的時候。物理教材中引入的案例是螺絲燈泡,而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類型的照明工具已經被淘汰了,現如今投入使用更多的照明工具是發光二極管燈具,也就是俗稱的LED燈具,所以面對這種教學情況時,為學生講解書本上所描寫的螺絲燈泡的工作原理,也會為學生補充現在所使用的LED燈具的 使用原理,為學生拓展知識面,進行知識的深度挖掘,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學科本質的探究之中,激起他們學習的欲望,形成真正的學習興趣。
二、將教學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
教材上的物理定律公式表面看似乎十分抽象,枯燥乏味,但如果能夠靜下心來去研究鉆研就會發現,其實很多物理規律非常具有趣味性。
例如,在進行物理教學時,為了讓能夠讓學生覺得物理是一門誕生于生活中的一門學科,也為了讓學生感知到物理是非常有趣味的,利用生活中的充滿物理知識的實例為學生進行講解。
三、讓學生進行獨立實驗操作的作用
(一)在實驗教學中讓學生自己操作來體驗物理科學的探究精神
從古至今,每一條物理規律和物理知識的形成的背后都有無數次的論證實驗,所以可以這么說,物理學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想要學好物理知識就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實驗理論。在教學中更是如此,要讓學生在物理實驗中體驗物理這一門學科的探究精神,讓學生在物理實驗過程匯總調動學習熱氣,感受物理這一門學科的魅力。
例如,在教學“慣性和質量的關系”這一重點內容時,會使用生活中身邊常見的物品來帶領學生們進行實驗驗證書本上的規律,比如,選用同一材質,不同重量的玻璃球,然后在帶領學生使用木板建立兩個相同坡度的跑槽,讓后組織學生分組多次進行實驗觀察,將兩個小球放到同一“起跑線”,相同時間退下坡道,再觀察那個小球跑的遠,并記錄多次實驗的結果。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經過自己動手操作,自己探求,對最后實驗所得到的的結果進行論證最后得到實驗結論,這樣比直接看書得到的結論,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理解。
(二)在實驗教學中讓學生自己操作來建立自己的思維方式
傳統高中物理教學的課堂上老師們的側重點大都放在了讓學生對物理教材上的考點和重要知識點進行背誦記憶,讓學生對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囫圇吞棗”式學習,往往忽略了學生在課上聽老師所講述知識的接受程度和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程度,這就造成了學生們對物理這一學科的“機械式學習”,只知其詞不知其意,不能夠對學到的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并運用到解題過程中。想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自己的物理學習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課本上的知識點,在實驗中自己動手操作去觀察物理現象,在觀察記錄實驗結果的過程中感受物理規律的形成。
例如,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非常注意實驗課的課堂質量,因為實驗是物理這一門學科的敲門磚,只有帶領學生們上好實驗課,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實驗思路才能夠幫助學生充分了解理論知識的由來。所以在實驗過程中,老師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嚴肅的對待實驗課程。在實驗開始之前,老師讓學生提出實驗假設,以及實驗中可能存在的影響因素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實驗結果,在實驗過程中,各個小組人員都要各司其職共同完成實驗目標。老師讓實驗成功的小組,課下認真寫實驗報告,清楚的記錄實驗過程中的操作步驟和實驗結果以及實驗心得和實驗結束后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針對實驗失敗的小組,會讓他們總結失敗的原因,然后吸取失敗的教訓再次進行實驗,并在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加以指導解決,讓學生自己動手改良操作,直到實驗成功。
結束語
綜上述,在新課程改革提出關于教育新標準的當下。教育界對以往的教學目標都做出了相應的調整,相對以往的“填鴨式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了教學的重點目標。從中學物理這一門學科來看,想要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上課狀態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張京虎.基于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物理教學探究[J].高考.2021.(13):77-78.
[2]王榮飛.探究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21.(25):151-152.
[3]嚴登海.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探析[J].學周刊.2021.(11):117-118.
作者簡介:孫素芳(1974.02-),女.漢族.海南樂東人,高中物理教師
海南省樂東縣利國鎮沖坡中學 57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