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向榮
摘要:學生的基本知識積累和技能訓練、品德素養啟蒙等等內容,來自于學生的原生家庭。學校則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上,教授學生各種學科知識和專業技能,為社會培育人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這兩者缺一不可,家校攜手才能共同鋪就孩子健康成長的康莊大道。面對多變而復雜的教育環境,如何促進學生家長和學校教師之間的溝通,讓二者共同發力,一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成為了家長和教師共同關心的問題。
關鍵詞:家校溝通;教育合力;措施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未來發展影響深遠,這兩者相輔相成,如果可以有效結合,常常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教育效果。但是有許多家長不愿意主動承擔自己作為家長的教育責任。
同樣也有許多教師將自己應該完成的教育任務隨意地安排給學生的家長,這不僅會形成一種不良的教育風氣,還會導致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產生誤解。教師和家長要牽起手來,多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這兩股教育力量匯聚在一起, 保證學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中健康地成長。
一、摒棄錯誤教育思想,明確家校合作共識
教師有自己的教學任務和個人生活,家長也需要每天上班和教導孩子,如果雙方的教育觀點出現偏差,圍繞學生的教育思想不能達成一致,就會嚴重影響雙方的溝通過程,繼而影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教學效果。雙方要想合理高效的進行溝通,首先要拋棄一些錯誤的教育思想,達成家校合作教導孩子的共識。
(一)教師的一些錯誤思想
部分教師并沒有將學生和學生家長看作同等層次的溝通對象, 不能完全領悟“以生為本”的新時代的教育思想,只結合自己的教育現狀,不考慮教育對象和家長的實際情況。這會導致教師在和學生乃至學生家長溝通時,將自己視作主導者,將對方視作從屬者,只希望家長認同自己的教育理念,配合自己的教學任務, 不能主動聽取和吸收學生和家長一方傳來的教育建議。
學生家長不是教師的學生,教師不應將其視作自己的教育對象。教師必須平等地對待學生家長,學會從多個視角看問題,主動和學生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在溝通的過程中注意聽取學生家長的提議。
(二)家長的一些錯誤觀點
部分家長仍舊不能意識到自己身上肩負著沉重的教育孩子的責任,將孩子扔給學校就一走了之,既不關注教師提示的學生狀態, 也不配合教師的教學要求,當孩子的教育出現問題時僅僅寄希望于學校的教師,不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不夠充足,自己的教育態度是否足夠端正。
與此相反的還有另一類家長,這類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過于迫切,一旦教師的教學規劃偏離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的預案,就急匆匆地和教師進行溝通,甚至有時候不配合教師的教學計劃,一意孤行,學生夾在教師和家長之間寸步難行。
學生家長要明確自己的教育任務,時刻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狀態,激活家庭教育資源。如果家長自身知識儲備、教育水平、教育時間等方面存在不足,家長要盡可能地提升自己,學習當下先進的教育思想,盡可能地抽出時間和教師進行溝通。
同時,家長要明確自己的教育地位,既不能僅僅將自己置身聽從者的地位,也不要將自己置于完全的主導地位。家長要注意配合教師的日常工作,和教師共同承擔教學責任。
二、豐富家校溝通形式,增加家校互動頻率
互聯網的普及和移動終端的發展極大程度地便利了現代人的交流溝通,家長和學校通過一部小小的手機就能即時共享訊息, 保持密切聯絡。但是溝通手段的便利卻不一定意味著溝通質量的提升,有時過分便利的交流工具還可能會催化家長和學校之間的矛盾。
例如部分教師利用移動終端的各種平臺頻繁布置家庭作業、安排教學任務,會導致部分家長的不滿情緒?,F在許多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和家長的溝通形式太過單一,僅僅通過手機終端的聊天 App 和家長保持日常聯絡。家校之間溝通的形式不夠豐富, 互動的頻率也需要有效提升。
學校和家長可以采取多種途徑,豐富互動形式,增加溝通次數。首先,教師和家長可以利用好每學期定期召開的家長會。教師需要借助家長會呈遞學生的在校情況,了解家長的教學要求,家長也要聽取學校的教學理念,了解學生的發展現狀,表達自己的教育愿望。
其次,學??梢蚤_展豐富多彩的家校溝通活動。例如,教師定期到學生家里開展家訪活動、學校設立固定的學生家長進校園日、教師組織班級家長委員會來培養家長中的意見領袖、學校開設學生家長培訓班來為家長提供幫助……學校可以采取的策略是非常多的,但是需要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教學資源和教學設施等基礎教育條件,采取多種措施,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三、結語
伴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過去那些傳統的、不符合當下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逐漸被摒棄。家長和教師都逐漸意識到, 只有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攜手并進,密切溝通,才能維護和諧的家校關系,最終形成教育合力。
參考文獻:
[1]朱靜 . 心橋——家校溝通的幾點探索 [J]. 中國電化教育, 2007(002):81-83.
[2]馬榮秀 . 加強家校溝通建立和諧家校合作關系 [J]. 教育探索,2005(12):62.
[3]陳勇,賀軍生,CHENYong,等 . 德育視野中的家校溝通和互動(上)——論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溝通 [J]. 煤炭高等教育, 2006,24(1):9-13.
(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豐良中學,廣東 梅州 51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