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文化應當走入千家萬戶,走入人們的心中。在進行語文教育教學活動時,語文教師一定要發揮好引導作用,將傳統文化作為自己教學內容的著力點之一,了解學生的具體需求,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注重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學習欲望。使得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語文課堂上來,針對傳統文化的價值,我們開展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傳統文化;?策略;
傳統文化作為五千年歷史的結晶,無疑具有重要的影響和價值。在小學語文授課過程之中,一些教師開展了傳統文化進課堂等一系列活動,極大的培養了同學們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使得學生們樂于接受傳統文化,并且配合教師完成相應的教學活動,取得了應有的作用。因此,針對傳統文化進課堂的具體內容和策略我們開展相關的論述。
1.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以及引入傳統文化過程中產生的部分問題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需要得到師生之間的積極配合,需要對于課本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需要在引入傳統文化時進行策略的選擇和內容的安排,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讓更多的學生熱愛傳統文化。
(1)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的頻率有待提高。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忙著講課,學生忙著記筆記,看似你來我往忙得不亦樂乎,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雙方之間的互動交流卻存在著問題。教師難以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并且教師的教學精力有限,教學時間也是有限的。難以對于具體的現象和問題開展深入的思索以及探討,在保證教學進程的同時,又要保證教學質量,因此顯得有些厚此薄彼。
(2)對于傳統文化的價值認識不夠深刻。在語文課堂上引入傳統文化是語文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保障。但是,部分教師卻對于傳統文化的價值和內容認識不夠深刻,對于傳統文化的影響以及意義并不能進行深入的解析。雖然有的教師引入了傳統文化的形式,但是卻并沒有引入傳統文化的靈魂,單純的將內容進行展示,沒有賦予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機會,沒有為學生真正的講解和滲透傳統文化的內在要求。對于仁孝、忠恕、禮義的內容的講解顯然不夠深刻。
2.小學語文課堂引入傳統文化的價值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如果可以出現傳統文化的內容和身影相信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專心致志地聽老師講解語文知識,這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之一。與此同時,一些傳統文化價值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傳播價值,如果教師將其交給學生,學生可以在生活中進行相應的運用和展示,在無形之中會樹立自己的自信,面對陌生知識會保持探索的欲望,以及進取的決心。傳統文化價值中的普世觀念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可以對學生的品質的培養發揮重要的作用。傳統文化中仁孝思想、忠恕思想、禮儀內容都會對學生的個人品質的培養發揮重要的價值。作為語文老師,應當做傳統文化的傳播者,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而傳統文化就兼具了這樣的功能。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對于自己所學習到的傳統文化知識進行不由自主地思索,并且將這些知識積極地運用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之中,從而產生更大的推廣價值,讓身邊的更多人去關注傳統文化,去熱愛傳統文化。與此同時,如果學生掌握了部分傳統文化,那么會對其形成潛意識的影響,伴隨其一生,為其個人的成長發揮相應的影響,學生會自覺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發揚光大者。因此,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傳統文化知識的講解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3.小學語文課堂引入傳統文化的具體策略
(1)開展傳統文化進課堂活動,以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將會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讓更多的學生得以進行更高效率的語文學習,并且領略語文知識的魅力所在。許多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做到專心致志,認真聽講。在語文課堂上,學生們認為教師所講述的閱讀知識和作文知識枯燥乏味沒有興趣,當然也就沒有探索的欲望。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開展傳統文化進課堂活動,從而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促進相應教學效率的提高。
(2)引用傳統文化小故事,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課堂參與度。語文教學活動和傳統文化之間并無任何隔膜。作為語文教師在進行授課活動之時,應該更多地引用傳統文化的知識和內容,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教師的教學意圖得到相應的實踐,教學活動得到良好的運用。例如,某些教師在講解關于《落花生》這一節課的內容知識時,就運用實物實例作為例證,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位教師首先用晏子使楚之中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櫛的例子說明花生的性狀是存在差異的,生長地點是存在不同的,然后用二桃殺三士的歷史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同學們對于本節課的知識保持較大的關注興趣,同時和教師之間也進行了相應的交流,保證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的授課過程之中進行傳統文化進課堂活動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得傳統文化知識煥發出新的光彩,為學生的個人成長做好相應的鋪墊。教師應該使得學生受其影響、受其感染,做傳統文化真正的傳承者。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們也真正的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積極的探索活動,以學生為核心進行具體策略的改進和更新,保障了學生的正常需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生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過程之中,也會感到如癡如醉,從而為個人語文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石蓉.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有效策略[J].甘肅教育,2019(15):144
[2]王莉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傳承和發展[J].基礎教育參考,2019(12):53-54
[3]馬金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素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162-163
桂平市木根鎮都合上村小學 黎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