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斯尼樂
摘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也越來越看重,而藝術素養無疑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如何能夠切實推進中小學美術教學發展,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養已成為廣大中小學美術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個很新穎的方向,如果在實踐中證明該種教學方法切實可行,無疑為教師們又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本文將結合筆者個人實踐對依托本土資源開發校本教材進行探究,以期能對廣大中小學美術教師有所啟發。
關鍵詞:中小學美術;校本課程;本土資源;實踐策略
引言
校本課程開發和利用的關鍵因素便是學校內的各項情況,因為開發小組要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和本土美術資源設計適合本校的美術課程,美術校本課程開發所用的人力資源有全部來自于本校優秀美術教師,所以學校在其中扮演著很關鍵的角色。基于此,各學校在開發校本課程之前一定要掌握清楚本校各項情況,根據我國和地區出臺的指導性文件確立開發目標,充分將本地美術資源整合利用,之后對學生們的興趣和教師的能力進行研究,最后挑選出本校專業素養和探究能力較強的教師開發美術校本課程,爭取打造出最貼合本校學生的美術課。
一、課堂引進校園活動,感受校園藝術氣息
對于學生來說校園生活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現在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各地的學校為了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每年都會在校園內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以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這些本校的藝術活動對于美術教師來說便是很好的資源,教師在構建美術校本課程第一步便是將這些本校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例如,每年學校都會舉辦藝術節,美術教師便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在藝術節期間全校都沉浸在藝術的氛圍中,學生們在參加活動的時候也會都會洋溢著笑容,此時教師便可以將美術課上課地點從班級內拓展到校園中,帶領學生們一起拿起畫板去校園內用手中的畫筆將其他學生們肆意揮灑青春的笑容記錄下來,或者是將全校參與藝術節的盛況記錄下來,之后將這些寫實的作品放到藝術節中展覽,讓學生們感受校園生活中隱藏在身邊的美麗,并從自己的作品中感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激起他們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二、課堂引進社區生活,欣賞多姿多彩生活
現階段我國正在大力推動社區文化生活的開展,基本上每個地方的社區都會以民眾喜歡的形式開展社區生活,例如喜聞樂見的廣場舞便是其中成果之一,即使是在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的寧村地區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社區活動,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因此,美術教師在利用本土資源構建具有特色的美術校本課程時,便可以將社區活動這一隨處可見的本土資源利用起來。為了讓學生們更加真實的記錄社區文化生活的魅力,教師可以在周六日統一組織學生們參與美術采風活動,帶領學生在各個社區之間穿梭,鼓勵學生們應自己手中的畫筆將這些記錄下來。考慮到部分學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參加統一的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和家長開展合作,為學生家長普及用畫筆記錄社區活動對學生健康成長的意義,號召家長們帶領學生在課下用畫筆記錄社區生活,讓學生們從記錄社區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從而更加喜愛這種帶有本校特色的美術校本課程。
三、課堂引進民間藝術,傳承中華民族瑰寶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民間藝術在其中更是如夜明珠般璀璨奪目,每個地區又因為風俗習慣和文化氛圍的不同形成了帶有當地獨有風貌的民間藝術,對于美術教師來說,這些民間藝術是構建美術校本課程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基于此,美術教師可以邀請現如今還在傳承本地特色藝術的民間藝人到課堂中,讓他們向學生們展示原汁原味的本地特色民間藝術,讓學生們從中感受到美術文化的魅力和中華民族文化的璀璨。例如,糖畫是我國民間藝術中不可多得瑰寶,縱觀全世界也算是獨樹一幟的民間藝術,美術教師可以用真誠的熱情邀請民間糖畫藝人來課堂上為孩子們授課,從糖畫的起源、發展到糖畫的技巧、注意事項,讓學生完整地了解到我國這些還在流傳的民間藝術,在他們心中留下一顆向往的種子,為我國民間藝術的傳承傳播更多希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學習當地的特色年畫、剪紙等民間藝術,在他們的腦海中建立系統性的民間藝術知識體系,在加強學生個人美術素養的同時傳承本地特色民間藝術,為學生的童年發展烙下當地特色文化的印記。
結束語
教師要根據本地資源實際情況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靈活開發和實施美術校本課程,并以此為契機全面提升學生們的美術核心素養,為他們未來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美術基礎,讓他們能夠以較高的審美能力在生活中隨處發現美麗,始終以陽光的心態擁抱生活。
參考文獻:
[1]梁柏明. 對中小學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 陜西教育(教學版), 2007(05):9-10.
[2]柴軍應. 對當前中小學校本課程開發問題的思考[J]. 現代中小學教育, 2010(10):14-17.
[3]譚淇方. 廣西民族地區中小學美術教育的調查與拓展研究——以桂北為例[D]. 廣西師范大學.
土默特左旗金山學校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