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關鍵是要建立健全“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切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基于此,本文闡述了“三全育人”理念提出的時代背景,并分析了影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的因素,提出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努力構建全員育人機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做到全過程育人等工作質量提升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06-00-02
一、“三全育人”理念提出的時代背景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個環節,“三全育人”理念的內涵是指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有機統一[1],既是實現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標的理念指導和必要舉措,也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關鍵問題。
(一)“三全育人”理念是新時代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然要求
高職院校占據著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專業技能型人才發揮重要作用。新時代高職院校落實“三全育人”理念,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系統工程中的每個環節,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是適應時代要求、實現內涵式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三全育人”理念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
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馬克思也曾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就是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2]。”因此,新時代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思想,按照全面發展要求,從學生發展實際需求出發,不斷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三全育人”理念要求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和成長規律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各方面的育人要素,將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引領等要求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學生成長的各個階段,體現了新時代實現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
(三)“三全育人”理念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關鍵要求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提升工作質量必須要有整體思維,構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教思政〔2020〕1號)提出,以建立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為關鍵,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3]。“三全育人”理念正是堅持全員參與、全程開展、全方位配合的思想,發揮整體中各個要素的協同聯動作用,是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的關鍵。
二、“三全育人”視域下影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的因素
(一)全員育人理念尚未形成共識
當前,許多高職院校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長期以來受注重專業技能培養、以就業為目標導向的辦學理念的影響,高職院校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導致出現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不平衡、“職業性”取代“教育性”的現象。高職院校學生在思想道德、法制觀念等人文素養方面水平整體偏低。全員育人一般意義上指的是學校所有崗位的人都應當發揮育人的作用。但是現在依然有許多高職院校將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輔導員、班主任和思政課教師的職責,重視程度不夠,全員意識不強,全員育人理念尚未落到實處。
(二)全程育人機制未能得到切實貫徹
高職院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客觀上擴大了學校生源的覆蓋面。生源由過去的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變成了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退役軍人、社會人員等,結構復雜多樣,生源地差異明顯。高職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在年齡層次、社會經歷、知識結構、文化層次等方面的差異變化明顯。目前高職院校還未能完全適應思想政治工作對象在客觀上出現的新變化,對于新時代學生成長和發展需求了解得不是很全面。全程育人注重的是時間,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有不同特點,因此,高職院校在貫徹全程育人機制時,對教育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與學生全面發展的漸進融合方面不到位。
(三)全方位協同育人機制不夠健全
全方位育人強調的是一個整體環境。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目前在全方位育人方面仍然存在許多短板,缺乏整體、系統理念,協同聯動育人機制不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途徑一方面是依靠思政課教師通過思政課堂講授課程[4],課程思政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發揮;另一方面,“十大”育人體系的全方位育人作用沒能得到發揮。
三、“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的有效路徑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努力構建全員育人機制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全面、系統的工程。因此,要切實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構建全員育人的協同聯動機制,教師在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等教育工作者,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線教師,起到主力軍的作用,因此其應當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自覺貫徹“三全育人”理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充分發揮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其次,高職院校要完善組織領導,建立學校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各司其職的協同配合格局,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全員育人體制機制和政策保障。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做到全過程育人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上就是做人的工作。全體教師要深刻把握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特點、思想動態、發展要求,同時注重高職生源結構等出現的新變化,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圍繞、關照和服務學生為重點,將全過程育人落到實處,提高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既注重理論教學又加強實踐技能鍛煉,既注重普遍規律和要求又突出個別和分類指導,努力提高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和水平。落實高職院校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技能人才使命,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實現內涵式的跨越發展。除此之外,教育部門明確要求,應鼓勵大學生針對學校各項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客觀建議與批評,大力支持其參與高等教育民主管理工作。國內多數高校引導學生參加教育管理的形式普遍是學生評教。部分高校內部管理組織正在嘗試引進大學生參加校內管理工作的新模式,如為學生代表設立固定席位,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內部治理工作等。只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獲得學生支持,才能更好地實現全方位、全過程育人。
(三)構建“十大”育人體系,營造全方位育人環境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重要條件,良好的外部環境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新時代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需要營造全方位育人的良好環境和氛圍。首先,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用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全面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加強“四史”學習教育,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數量和質量,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思政課教師隊伍。依托課堂、網絡和實踐開展“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提高其育人效果。其次,充分挖掘高職院校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堅持以全面提升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意識和能力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中心,以實現“立德樹人”為目標,提升“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協同育人效果。再次,構建“十大”育人體系,營造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充分發揮除課程教學的“主渠道”作用之外,還需發揮科研、文化、管理、服務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強化“十大”育人體系的實施保障機制,營造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圍。
四、結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既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因其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作為一項受多重因素影響的復雜系統工程,要實現質量提升,必須要強化認識,優化頂層設計,提供機制保障,協調各種資源,形成全方位的合力。“三全育人”理念有著科學、深厚的馬克思主義學理基礎,既是提升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指引,也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方法,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的關鍵[4]。
參考文獻:
[1]趙志娜.大慶精神融入“三全育人”模式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碩士論文,2020.
[2]劉姍,曾令超.立德樹人視域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推進路徑研究——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11-15.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Z].教思政〔2020〕1號.
[4]朱嘉倫,胡韋.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關鍵問題研究[C].2020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會議論文集(卷二).北京: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20.
(責任編輯:張詠梅)
收稿日期:2021-02-19 修改日期:2021-04-15
基金項目:2019年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專題研究項目“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的關鍵問題研究”(2019SJB693)
作者簡介:項杰(1987—),女,安徽霍山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