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摘 要:所謂“課前導入”,即在課程開始之前,通過視頻播放、對話交流、做游戲等形式,幫助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的一種教學形式。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內,學生有著記憶快、可塑性強的特點。為此,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通過趣味性較強的課堂導入環節,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為打造高效課堂做好鋪墊,而且有利于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本文從做好高效課前導入出發,探討了課前導入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前導入;高效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合理地運用形式多樣的課堂導入,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實際教學任務過程中,以此來幫助學生強化學習動機,建立知識表象,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語言知識的認識,提高思維開發能力,進一步培養語言表達和語言應用能力。同時還有助于課堂教學內容的引申,從而高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課前導入展開討論,提出個人建議。
一、課前預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課前預習是一種非常輕松的學習方法,在老師還沒有講授新知識前,就會對課本上的知識有所了解,從中分析教材內容的難度或者容易程度,這樣對學生在課堂上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課程預習時已經掌握一些知識,可以減少很大精力,然而對一些不理解的內容,老師在課堂講解時,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從而對課前預習學到的知識加深印象。對于教師來說,課前預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具有一定的意義,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加強預習方法指導
小學生年紀比較小,不會對課程進行課前預習,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進行課前預習,這種時候,教育部門對教師提出了要求,對于小學英語來說,預習主要體現在教師建構和編制的學習方案,或者在學生的家庭作業中 。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學習水平、知識經驗來尋找良好的預習方法,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
(一)借助磁帶、光盤,幫助學習。
英語與其他科目不同,聽力要求相對較高,不只是盲目的去聽,也要依據光盤中的語調達到相應的要求,在進行新課程前,首先要通過磁帶或者是光盤大致了解所學習的內容,根據光盤和磁帶學習語句的發音,這對于小學英語來說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預習環節,聽不是單一的對新知識進行習,同時也要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讓學生擁有正確學習方法和方式,不要邊聽邊看,會影響注意力,要試著學習用心聽不看教材內容,這樣才能達到聽力的目的。
(二)了解課本內容,找出教材內容的困惑點。
首先我們要對教材內容有所了解,找出問題的重點和難點,這樣才能更好進行課前預習,小學英語的重點和難點主要是單詞、語句結構,比如要深入熟悉掌握這些知識才能更好的預習。單詞:在進入課程前,可以借鑒影像資料尋找單詞的發音,并且熟悉牢記。短語:小學英語課程中的短語將出現在 A 和 E 部分,在教授新課程之前,學生可以總結更重要的短語并為新課程做好準備 。句型:語句結構將出現在教科書的 C 和 D 部分,學生可以根據課本上的例句做一個簡單的預習,為學習新課程打下基礎。如果每個學生都能滿足相應的要求,他們將在學習英語方面產生倍增效應。
(三)學習方案的使用。
學習方案就是在講授新課程前,學生主動的學習是教師為學生建構的預習方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選用這種學案,可以通過學習方案進行課前預習,并且能探尋新知識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聽錄音翻譯句子、查找問題以找到答案、并創設問題情境這些都屬于學案,采用教師制定的學習方案,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預習方法,從而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三、課堂學習中如何體現課前預習成果
(一)對課前預習成果進行檢查。
課前預習對于教師來說,不只是簡單的布置,教師必須要嚴格檢查,有效落實課前學習,只有不斷測評才能提高學生的成績,教師都會安排課前的前幾分鐘,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或者是在講授新知識向學生提出問題,間接性抽查。此外,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對自學能力強的學生進行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教學中出現的質疑環節。
每個學生在課程預習前都會發現一些問題,而且會產生很多的疑惑點,然而這種疑問都會在課堂上解決,這就是課堂中所謂的質疑環節 。在課堂上,每個學生可能都會有質疑的環節,這時候教師要抓住質疑的時間和問題,要給學生在重要的環節留有質疑空間和時間。比如,在講授新課程時,在一些相對困難的環節,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在組內選取一位代表,說出在預習時發現的問題,讓其他小組的成員來回答,教師以側面為導向,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習氛圍更加激烈。
(三)關注全體學生,對課前預習提起高度重視。
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基礎高低不一樣,需求也不盡相同,教師要考慮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實施有效合理的教學方案,對學習不好的學生要降低要求,對課前知識進行簡單的預習,成績優異的學生,相對的要求也要高一些,讓他們在深入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拓展一下課外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掌握豐富的知識,讓課前知識的準備方法具有層次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有效的課堂導入是保證小學英語高效率教學的前提條件之一,決定著整個教學任務的過程實施。教師在正確認識課前導入設計的原則之后,通過給同學們進行直觀性的實物展示、融合圖片視頻和故事情景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將知識與游戲進行有效地關聯,逐步強化英語口語發音及表達,提升英語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雪.小學英語課堂導入的有效嘗試[J].神州,2019(5):210.
[2] 張瑜.小學英語課堂導入策略研究[J].文存閱刊,2018(24):141.
[3] 張月嬌.芻議小學英語課堂導入技巧[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2):294.
[4] 李丹.淺談小學英語的課堂導入環節[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12):27.
齊河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 2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