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是面向小學生的主要教學課程之一。了解小學生的母語并體驗我國令人驚嘆的文化也是小學生的初級教育,這非常重要。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滲透,因此學生德育中情感的發展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目標。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德育情感呢?本文從四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這四個方面是作者實際工作經驗的一部分,在實踐培訓中進行了測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的滲透;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滲透著德育的內容,在促進和培養學生的德育情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初等教育的主要場所是課堂教學,因此,對學生進行德育情感培養的主要場所是課堂教學。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掌握語文課本中的德育教育,發揮無形化作用,加強師生溝通,將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德育情感。
一、實現小學德育目標的必要性
教育部已經明確表示,其教育目的是幫助小學生養成對家園、科學、工作、人民和社會主義情感的熱愛,以及養成儲蓄、勤奮、衛生、禮貌的良好習慣,并且有積極樂觀的性格和品格。從小學德育的總體目標來看,無論是情感、意識還是習慣,都必須符合語文教學的總體目標。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根據德育目標加強語文教學,通過提高德育的道德觀念,促進德育的順利發展。
二、通過課堂教學大力實施德育
1.通過引入新課程來開始道德教育
有人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們可以夸大課堂教學的藝術性,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這樣道德教育的知識就可以滲透到“優秀而全面的”教學之中。因此,有必要計劃一個明亮而有創造力的介紹,并在介紹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感染和教育。例如,在教授雅魯藏布大峽谷課程的同時,我首先讓學生觀看有關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視頻,以欣賞壯麗的景色、體驗大河和家園的美麗。讓學生一邊看一邊談論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充滿好奇的轉到課本上學習新知識。
2.滲透德育以尋找新知識
(1)通過閱讀滲透道德教育。只有大聲朗讀,學生才能沉浸在舞臺上,感受文章中人物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并進行道德教育。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我使用課本插圖、幻燈片圖片和錄音幫助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并指導學生以自由的語調、有節奏地閱讀,這有利于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使學生能夠想象,享受美麗并激發學生熱愛家園的壯麗風景的能力。
(2)通過分析人物形象滲入德育。為了使課文中所描述的字符在學生閱讀時脫穎而出并深深植根于他們的心中,我們應該使用針對特定字符的分析,以便學生不僅了解字符描述方法,還會得到個性很高的想法,優秀的感染教育素質。
(3)通過解釋關鍵詞和句子來滲透道德教育。只有牢固地理解語文中的單詞和句子,我們才能清楚地解釋文本所體現的內在意識形態,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和建設技能的同時接受獨特的思想教育。
(4)通過評估插圖來滲透道德教育。指導學生評估插圖并理解圖紙的含義有助于學生形象化和具體化更多抽象的文本內容,從而加深他們對文本的理解,進而加深學生的意識形態理解。
(5)與文字相比,滲透道德教育。比較方法的使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渴望,還可以通過使學生區分對與錯,可以模仿和應譴責的內容來提高學生的歧視機會。通過大量的比較,學生意識到他們應該有持久的學習意愿,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公平的學習方法,這激發了學生為國家贏得名聲并為建立四個現代化而奮斗的熱情,學生閱讀課本的同時也接受了深刻的情感教育。
3.充分利用課程資源,采取交流、實踐等多種方式滲透德育工作
要滲透德育,請使用課程資源,使用交流、練習和其他方法。例如:文本“母親的賬單”是關于彼得的一個小男孩,他把幫助母親做的事務開出了每日賬單,向母親索要報酬,當他在餐桌上看到母親的照顧他所有賬單的金額為零時,這筆賬單讓彼得感覺羞愧。在上完本課后,老師沒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談論他們的感受,而是分配了作業:當他們回到家為父母做些事情,然后第二天來學校后講述自己的感受:學生1:第一次洗了父親的腳,父親稱贊了我。學生2:我幫助媽媽鋪了地板,媽媽說我真的很聰明……老師:每個人都快樂地在父母的照顧下成長,要知道父母對你的愛,你的表現令人贊嘆。通過我們的實踐,學生們感受了父母的愛,同時也知道如何回應父母的愛。就像小彼得一樣,知道愛是無價的和無私的,我希望你會以對父母的愛來愛你周圍的每個人,然后這個世界就會充滿愛……評論:教課文不會講道生活現實,沒有空虛的思想教育,只有親身實踐,理解真相,通過溝通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4.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增進道德情感
如果小學生表現不好,他們常常會感到老師和其他學生由于各種壓力而不愿與他們互動。因此,即使老師和學生主動聯系他們,他們也經常避免互動以保護自己的態度或對抗態度。教師需要充分理解小學生的行為,而不是放任自流或對輔導這些學生失去信心。在小學階段教授語文需要動員學生互動,加強相互溝通,理解相互支持,滲透道德教育并糾正行為不端的學生。一般而言,語文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并充分體會所傳授的道德情感。
簡而言之,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認真學習教材,有機結合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通過有趣的語言講道來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關系,變成靈活多樣的形式這表明德育已有機地滲透到教學中,這樣的語文課是充實而濕潤的課,所教的學生是全面的學生。
參考文獻:
[1]韓菊芳淺議語文學科中的德育滲透[J].才智,2010,(04)。
[2]高獻麗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探究[J].考試周刊,2009,(39)。
廣西河池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永安村中心小學 銀邦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