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新課程改革明確將“綜合實踐活動”制定為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中,新課改向學校和教師提出了“以學生為根本”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進行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時,積極創新展開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的方式,積極探討改進與學生相適應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設計出高效有趣的活動,進而真正達到有效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具體策略
要想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就應該以學生為課堂學習主體展開教學,這樣不僅很好地符合了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要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并不是指的教師什么都不管了而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而是指的是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來使得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與以往的小學數學課程中教師講解課本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同,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展開更突出的是學生的主體作用。那么,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具體采取怎樣的數學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才能真正達到有效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教學目的呢?這也是本文接下來將要探討的主要內容。
一、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教師構建自主學習的數學課堂要時刻注意著自己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并在充分的挖掘教材的基礎上來把握住重難點,以通過在學生思考的轉折點設問或者在學生探索數學規律的過程中設問的方式來為學生創造一個展開數學思維和充分學習思考并發表自己見解的寬松環境。教師要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設計出有趣的實踐活動,變之前的要求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死記硬背的死板教學方式,轉換為讓學生在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反思和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增強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認識三角形”時,我會為學生提供各種三角形的小硬板,然后向學生介紹實踐目的:“讓學生通過擺一擺和量一量的方式,來認識三角形,并搭配出一個正方形和長方形出來”。并在學生完成之后向大家介紹一下:“在你完成的過程中都用到了哪些三角形呢?為什么用這些三角形搭配呢?”學生在動手實踐和介紹的過程中,學習到數學知識,通過設計實踐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習得課本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學會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教師也不用再去監督和強迫學生去學習,有助于優化師生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并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目的。
二、聯系生活實際
實踐,顧名思義就是動手去操作,所以作為教師要設計操作性強的符合現實生活的實踐活動,要依據學生的綜合實力,聯系生活實際,多創設生活情境與數學的相結合,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從而體會數學的魅力,這種聯系生活實際的綜合實踐活動有利于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對學生的思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還有利于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邊形”時,因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明確“平行四邊形”的數學概念以及有關它的面積公式的運用。但是由于數學公式的講解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枯燥無味和難以理解,所以我會采用組織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方式來在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的基礎上來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空間。然后我會讓學生拿出事先便準備好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先讓學生兩者進行比較并發現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的關系,然后再讓學生自主發現兩者之間的關系。這樣不僅更易于學生理解這部分知識還很好地在鍛煉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基礎上提升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
三、設計有趣的實踐活動
小學生還處于學習知識的初級階段,數學知識對于他們來說較為古板和難以理解,這就導致有些學生會對數學課的學習失去興趣。由于小學生還不完全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在課上創辦實踐操作的數學活動的方式來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能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為了使得學生更容易地去理解數學知識,教師要不斷地探討創新出新的實踐活動,在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教師要根據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從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設計實踐活動,這樣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可以靈活運用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時,我會一改以往的讓學生為了學數學而去學數學思想,而是教給學生要善于用數學的眼光去思考實際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以此來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比如,組織教師與學生一起參加春季植樹活動,在活動中我會為學生布置數學任務:“我們要種三排樹,一排樹是6棵,那么我們一共需要多少小樹苗呢?”并積極引導學生探討數學與生活的關系,這不僅解決了與植樹相關的問題,還能讓學生在植樹過程中得到數學的綜合性訓練,改變學生認為數學太抽象和不易理解的心理,有利于培養學生以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的實際問題以及用數學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之后的更為抽象復雜的數學學習奠定了堅實基礎。
總之,數學是生活的數學,數學的學習要積極與綜合實踐活動相連,尤其是針對活潑好動又對什么都充滿好奇心的小學生來說,數學教師在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時,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并在利用問題啟發學生自主探索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進而真正達到有效提升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何素靜.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6(10):73.
[2]周金寶.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6(04):61.
重慶市墊江縣沙坪小學 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