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是一種積累的過程,只有不斷的積累,學生才能夠擁有豐富的經驗,閱讀教學也是如此,教師需要在學生的閱讀基礎上提升其閱讀技巧,實現閱讀方法的遷移,積累閱讀經驗。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將一個情境遷移到另一個類似情境當中,在遷移的過程中,建設出高效的課堂環境,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基于此,本文將針對閱讀教學中方法遷移的策略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方法遷移;策略;問題分析
對于學生來說,閱讀是一種輸入過程,只有在良好輸入的情況下,才能夠實現優質的輸出,尤其是小學階段,對學生的影響更大。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以多元化的個性化表達方式展現出更適合于學生的閱讀方法,并通過遷移的方法形象模擬出,以達到加深學生印象的目的。
1.小學語文閱讀方法遷移中所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方法遷移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由于閱讀方法遷移的表現方式不夠豐富。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若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缺乏,學習積極性也會下降。另外,在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時,教師也要注重與知識講解進行交替,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創新能力和觀察力等[1]。另一方面,由于教師在遷移教學中缺乏情感教育。不同于理科學科,語文是一門具有文藝色彩的學科,尤其是,閱讀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情感教育的融入更顯得尤為重要。然而,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缺乏情感教育,使閱讀教學的教學效率顯著降低。
2.閱讀教學中實現方法遷移的策略
2.1及時轉變閱讀方法遷移的教學理念
小學是學生接觸閱讀的最初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學生打下堅實的閱讀基礎,有利于其今后的閱讀發展。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實現閱讀遷移[2]。首先,教師要做的就是及時轉變教學理念,不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是教給學生正確可行的閱讀遷移方法。例如,在《詹天佑》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課文中的一些情境進行還原,引導學生講述外國報紙所記載的話“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現呢?”,以及各種冷嘲熱諷,后來詹天佑不怕困難,成功修筑了中國人自己的第一條鐵路,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保持啞口無言的現狀,體現出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姿態。教師通過情境再現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由其他人對詹天佑的冷嘲熱諷遷移到詹天佑的刻苦鉆研,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為什么要這樣寫。為了促使學生易于理解,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加入有人說你讀不了書,你會怎么做?”學生往往會脫口而出“那么我就讀給他看。”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一步遷移。
2.2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實現閱讀方法遷移
對于學生來說,單一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夠激發其閱讀興趣,因此,為有效實現閱讀方法遷移,教師還需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例如,在閱讀《兩小兒辯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遷移。文中,兩個小孩子對太陽分別持不同的看法,可又都分別說出各自的道理,連孔子都不能分辨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思考,認為那個小孩更有道理,又或者是都有道理,還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精神,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裝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瞎子摸象的故事,有幾個瞎子摸大象,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的答案,因為瞎子只是摸到了大象的局部,這篇課文也是如此,如果兩個小孩子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就會認為對方同樣正確。在講述過程中時刻聯系課文內容,以瞎子摸象的故事實現閱讀遷移教學。同樣的,教師還可以針對孔子實事求是的精神,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現狼來了的視頻教育內容。放羊的小孩兩次忽悠了淳樸的村民,在第三次嘗到了苦果,狼真的來了,羊小孩所放的羊很多都被狼給吃掉了。
2.3在閱讀中注入情感,實現情感遷移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觸動學生心扉的故事,然而學生缺乏對閱讀遷移方法的認知,往往會一再錯過感受真摯情感的機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注入情感,以情感為閱讀中心,實現遷移。例如,在閱讀《七步詩》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根據注解進行有大致閱讀。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講述與兄弟姐妹一起度過的歡樂時光,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原文進行翻譯,最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故事認真閱讀課文。兄弟姐妹本就擁有至親的血脈,再加上共處的時光,就像是曹植詩中的“豆萁”和“豆”,本自同根生,甚至是一同成長。然而,在《七步詩》的創作背景下,曹植與兄長曹丕反目成仇,以至于“相煎”,在此情境下,曹植做出了《七步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帶入自己的感受,能夠強烈感受到作者復雜的情感,有兄弟之情,也有強烈的求生欲望,實現情感上的遷移。在情感遷移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學會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不再局限于某一角度,片面的做出判斷,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
3.總結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閱讀教學中方法遷移尤為重要。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先對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了解,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如及時轉變教學理念,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實現閱讀方法遷移以及在閱讀中注入情感等,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劉春梅. 基于問題驅動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 新課程(小學), 2017,12(39):56-57.
[2]李麗.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兒童閱讀習慣的策略——南通城中小學閱讀教學初探[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8,36(34):104-105.
福建省平和縣金華小學 福建 平和 張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