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上,高效教學的實現是學生高效率學習的實現。而影響學生的高效率學習實現的因素眾多。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實現高效率教學,應當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高效率學習需求,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引,在改善學生的高中信息技術學習環境同時,優化學生學習體驗,從而實現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持續提升。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教學;高效教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6-150
隨著高中教師對于新課標教學理念的持續踐行,教師在積累高效教學經驗過程中,對于教學形式進行了對頻次的改革,但是教師容易輕忽對于學生的實際需求的考量。這種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治標不治本”。因此,筆者在本文中結合自身對于新課標教學理念的深刻認識,以及自身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從“轉變觀念,重視興趣激發”“優化環境,鼓勵學生實踐”“以用為本,鼓勵實踐所學”三個方面談論基于新課標教學理念基礎上的額高中信息技術高效教學的實現策略和具體方法。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利于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同時利于提升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教學效能,并推動學生的多種信息素養協同發展,希望本文內容能夠對一線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和借鑒價值。
一、轉變觀念,重視興趣激發
培養學生積極學習興趣,其實質是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誘發學生的內驅力、引導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而在此期間,教師的主導作用需要“暫時放下去”,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主導者。高中學生生活經歷較初中學生和小學學生更加豐富,因此高中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認知產生對于信息新課知識的主動理解。關鍵在于,課堂上教師需要允許學生進行更為主動的思考。而教師的引導工作主要體現在“豐富資料,給予學生科學、合理的引導”。以此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為高效教學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在教學“算法的控制結構”一課期間,教師為讓學生實現課堂上的高度專注學習,切實掌握一定的問題解決流程表示方法,轉變了傳統的語言描繪情境創設的觀念和方式,注重了結合學生的基本特點進行了豐富的資料展示。在新課教學開始環節,教師利用動畫形式資料展示的方式,向學生拋出了新的問題:“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聽說過農夫過河的故事?”“請問你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描述農夫過河的過程嗎?”這樣,教師順利引入算法的控制結構相關內容,而學生也能夠因為興趣的推動作用,實現控制結構內容的高效率學習,提升了教學活動開展效率。
二、優化環境,鼓勵學生實踐
課堂上的軟硬環境是影響高中學生進行課堂實踐的主要影響因素。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高效率學習需求,改善學生課堂學習中的軟硬環境。這樣,學生學習體驗才能得到優化。與此同時,教師的引導教學行為需要從“引導學生逐步實踐”轉移到“引導學生思維活動”方面。筆者以為,最重要的是,教師需要注重激發學生潛能,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生活動參與的主角。讓學生通過鼓勵獲得成功感,感受到教師的期望,同時,提升學生自身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簡單算法及其程序實現” 一課期間,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實現高效率實踐操作練習,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以及課堂競賽活動的開展,實現了激發學生潛能的目的,從而提升了學生們的實踐效率。教師將學生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方式進行了分組。為了避免個別信息能力強、好表現的同學直接把所有的任務從頭到尾全部包攬情況出現,教師讓優等生負責小組內學員的學習行為監控和勸導工作,為每個組員進行練習任務分配,小組長可以解決組員的普通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此外,小組間的簡單算法及其程序編程實踐練習,更加活躍了課堂上的學習氛圍,通過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現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目的。
三、以用為本,鼓勵實踐所學
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不僅是扎實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更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對社會、生活的關注及正確的道德價值觀、獨立研究問題的能力、合作溝通的能力、捕捉和把握問題的能力等,這對學生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實踐是掌握具體知識點的重要環節。因此,學生實現高效率學習,需要教師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有明確的實踐主題,從而推動教學效率提升。
例如,在教學“搭建信息系統”一課期間,教師就組織學生通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以“搭建局域網”項目為主要實踐內容的創新實踐。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開始就發布課堂任務:“我們今天要學習并完成局域網搭建的步驟和具體方法。”此外,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創新實踐過程中,為學生以“假期期間可以通過此方法進行‘組團游戲’”的理由激發了學生主動性。因此,學生們在前部分對局域網知識的分解和講解過程中,快速掌握了局域網的搭建,并理解了網絡協議的含義,構建完成了小型局域網。教師通過創新實踐項目引導學生朝著明確的方向去實踐,切實提升了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效率。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信息技術高效教學的實現的探究,是教師在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置于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要位置基礎上,通過優化學生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實踐學習,讓學生實現學習興趣的產生和課堂實踐效率的提升,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激發。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為學生創設高效學習環境,提供高效指引,實現學生的高效率學習,才能達到學科教學效率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米麗卡依·買買提.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策略研究[J]. 赤子(上中旬),2014(22):265.
[2]楊小剛. 探究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進行有效教學的策略[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6):21.
諸暨海亮教育集團外語中學高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