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寧
摘要:隨著教育質量的不斷上升,學校教育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也關注學生各方面素質的不斷發展。因此,學困生成為了近年來教育研究的熱議話題。學界多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去思考學困生形成的原因,較少從學困生應對教師提問這一角度提出建議。本文重點從學生和教師兩個角度對學困生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再針對所形成的原因對“學困生應對教師提問”這一命題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為后面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教師提問?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204
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是師生間學習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有利于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引導學生根據實際問題進行思考、提高課堂互動性。但提問不當會導致提問毫無意義,甚至會影響上課的質量,因此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提問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小學數學學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從學生視角分析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人都有五種不同層次的需求。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人,也有著不同層次的需求。其中,上課對學生進行提問體現了學生的社交需求[1]。學困生,簡而言之就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他們在應對教師提問相較于優等生有著更加不良的反應,會表現出一些不良行為,可能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傳統小學數字課堂教學多以教師為主,老師只需要在課前備好課,上課一一給學生進行講述就好,偶爾針對一些問題隨機性的進行提問。學習好的學生應對提問大多抱以自信的態度,而學困生回答問題大多都很緊張。因為自身成績不好,怕答錯被全班嘲笑,也怕回答錯誤受到老師的責罵。如此多重的原因導致學困生更加不敢回答問題、回答問題進行、對學習知識越來越不自信,進而影響后續的學習。
從教師視角分析
為了課程能夠順利進行,教師在進行提問時,一般都會選擇對成績優異的學生進行提問,忽視學困生的存在。老師叫學困生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填充是對他們回答不抱有任何期待,同時也不在乎學生站起來回答不上問題而產生的自卑、緊張情緒。教師的講授占據了大多數的課堂時間,往往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長此以往,會使學困生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形成認為自己就該成為學困生的潛意識。
小學數學學困生應對教師提問的建議
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自信心作為一種自己認為的信念,對于小學生提升數學成績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學困生建立起了數學提升的信心,他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會提高。首先,學困生需要理解數學的重要性,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學習是可以運用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小到買東西,大到工作統計。其次,學困生可能并不是學不懂,而是學習的方法不對[2]。因此,只要堅定信念,反復對數學進行思考,不把自己歸為“學困生”一類,不僅數學成績能得到提升,不再成為“學習困難的學生”,還能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對于其他學科也有一定的幫助。
公平教學,切實關注到學生的感受
當學困生站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也較少關注學困生答不上問題會產生的心理壓力。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更加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把成績作為判斷學生的重要標線,總是習慣性地把課堂問題拋給成績好的學生或是正在開小差的學生。若教師只注重對好學生的教育,那學困生只會變得更加沒自信。老師應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多關注學生的反應,當學生為回答不上問題而尷尬時,主動調節課堂氛圍以緩解學困生的壓力。如若教師不能做到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就有失“教育公平”的原則;如果老師沒有及時照顧學生的感受,就有可能給學生帶來回答問題的陰影。
調整教學模式,給予學生表達自我的機會
之所以利用提問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一方面可以看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是調動學生課堂的參與程度和積極性,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多偏向于以講授為主,較少留思考的空間給學生,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及時消化上課所學的知識,導致成為學困生的同學越來越多。因此,教師需要調整教學模式,除了有技巧性的進行提問并照顧好學生的感受之外,還應在每節課上留一定的時間給學生反思,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將每節課的重難點以及未掌握的知識點報告給老師,給學生充分表達自我的機會,老師統一在課堂上為同學們進行答疑。這樣的方式既有利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也有利于學生與老師溝通互動,促進課堂的高效運轉。
結語:
對大多數學困生來說,他們之所以害怕上課起來回答問題,一是由于不自信,二是由于對自我沒有清晰的認知力,三是由于怕說不好被嘲笑。因此,教師要清楚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在課堂上注意公平教學,給予學生足夠的支持和鼓勵,給學生足夠的表達空間。長此以往,學生對于回答問題的自信會上升,達到數學知識與師生參與高度融合的狀態。
參考文獻
[1]季利英.探討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進行有效提問的技巧[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4):177-178.
[2]陳艷紅.興趣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中旬刊),2021(04):29.
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實驗小學?2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