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輝
中圖分類號:G852.9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4-006-01
摘 ?要 ?2022年冬季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辦,北京將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既承辦過夏季奧運會,又承辦過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在此背景下,充分挖掘、傳承我國少數民族傳統冰雪運動顯得十分有必要。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冰雪運動傳統,我們可以從中汲取養分,通過對傳統冰雪運動的挖掘與傳承助力冬奧會,以及促進體育強國的建設。
關鍵詞 ?冰雪運動 ?少數民族 ?傳承
我國少數民族的傳統冰雪運動可謂是異彩紛呈而又歷史悠久。早在隋唐時期我國的拔野古、流鬼等民族就已經出現了冰上活動[1]。之后到宋元明時期,冰雪活動一直在民間活躍著。到了清朝,滿族的冰上運動(也稱冰嬉)逐漸發展成一項皇家運動,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接下來我將首先分民族介紹冰雪運動,然后分析民族冰雪運動傳承的現存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冰雪運動
滿族,全稱滿洲族,現人口約1039萬人。滿族人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華北地區,為中國四大族群之一。冰雪運動的文化深深根植在滿族的民族文化深處,因為自古以來滿族人便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國。冰嬉,也稱為冰戲,是滿族傳統冰雪運動的統稱。冰嬉一般包括:搶等,搶球,轉龍射球,打滑撻等。搶等類似于今天的冰上速滑,被選中參賽的士兵們腳蹬冰鞋,身穿箭服站在起跑線上,等發令官一聲炮響便開始滑冰比賽,并最終根據到終點的早晚劃分頭等二等,給予不同獎勵。搶球可以稱之為冰上足球,比賽雙方想盡辦法把皮球踢進對方的旗門,類似于將足球運動搬上了冰面,只不過這種運動有時要持續一天的時間。轉龍射球,結合了射箭和滑冰,八旗子弟分為八個隊伍輪流射擊“天球”和“地球”,比賽看哪個隊射中的更多。打滑撻類似于高臺滑雪,冬季人們在山坡上澆下水,待結冰后從坡頂滑至坡底,滑到底沒有摔倒就算勝利。
蒙古族,現人口約598萬人。我國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和東北地區,也零散分布在新疆、青海等地。蒙古族人精騎擅射,也有著豐富的冰雪運動項目,包括雪地博克、馬拉雪橇、馴鹿拉雪橇等。雪地博克實際上就是在雪地里進行摔跤運動。蒙古族居住的地方地幅遼闊,這影響了他們冰雪運動的特點,即往往需要較大的場地。
哈薩克族,現人口約146萬人。我國的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他們能歌善舞,也有著冰雪運動的傳統。人類最早的滑雪發源地之一就是新疆阿勒泰地區[2],而阿勒泰地區除了少量蒙古族,最擅長滑雪的便是哈薩克族了。哈薩克族不僅僅擅長滑雪,還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冰雪運動,比如說雪中叼羊。雪中叼羊是一群人騎著馬在雪地當中爭搶一個去了頭的羊尸,得到者獲勝。雪中叼羊在我們看來可能稍顯野蠻,但這項活動對于狩獵的民族來說具有游戲和訓練的雙重作用。這項冰上運動既需要高超的騎藝也需要過人的勇氣。
二、不同的冰雪運動,同樣需要傳承
我國少數民族的冰雪運動形式多樣,歷史悠久,令人贊嘆。但是目前的傳承卻做得不是很到位。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年輕人思維西方化,對傳統運動失去興趣。不得不承認的是,西方運動文化已經全面地影響了我國的年輕人,大部分人提到冰雪運動就會想起在滑冰場滑冰,在雪場滑雪,而很少想到手工自制的滑雪板在林海里穿梭或者在冰面上搶球。此類民族運動的傳承日漸式微。
2.相關人才隊伍建設不到位,沒有配套的激勵機制等。民間冰雪運動缺少組織人,只能在小范圍內展開,得不到有效的傳播傳承,即使有人對某項運動感興趣也很可能找不到組織。
3.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一些冰雪運動需要一定的場地和設施,但是現在大量的場地讓位于旅游產業,人們也不看重傳統運動的價值。與此同時,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也疏于關注這一領域。
要想更好地傳承少數民族冰雪運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加強宣傳教育,讓人們認識到傳統運動的價值。民族冰雪運動是冰雪運動之魂,應通過網絡宣傳、視頻直播等方式讓年輕人認識到傳統冰雪運動的人文價值。(2)加強制度建設,激勵傳統運動參與者。清朝時,皇帝會對冰嬉運動的佼佼者進行獎賞,奧運會會對得獎者進行表彰,要想將一項運動發揚光大適當的獎勵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也應加強這方面的人才隊伍建設,再由他們來不斷組織和壯大隊伍。(3)加強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政府應保證提供一定的傳統冰雪運動場地,或是對現存場地進行現代化改造。
三、結語
少數民族傳統冰雪運動異彩紛呈,少數民族的傳統冰雪運動能夠為冬奧會以及日后的國際賽事提供相關的人才和文化支撐。傳統冰雪運動和如今國際化的冰雪運動有很大的相似性和相通之處,但又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除此之外,少數民族傳統冰雪運動的傳承也有利于促進全民運動,帶動全民族一起投入冰雪世界之中。
參考文獻:
[1]王瑩.冰嬉文化的傳統價值與現代意義[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8.
[2]黃力群,李紅軍.申辦冬奧會對新疆冰雪運動發展的影響[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