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偉 許群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想要求得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效果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心理成長,其重要性也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視。近年來,高校不斷積極探索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效果和經驗,但是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和不足提出對策,以期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大學生;對策
中圖分類號:G4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17-0141-04
一、開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當今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頻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試行)》中就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輔導,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近年來陸續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都在強調要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高校工作的重點。
為貫徹國家的政策要求,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地高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或咨詢的專門部門,按照政策規定配備心理咨詢老師,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力求全方位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心理教師隊伍亟待完善
高校心理教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素質直接影響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培養專業有素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極為重要。從事心理教育工作的老師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能力,還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
現階段,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主要由少數心理專業人員和輔導員隊伍組成,其中大部分老師缺乏心理學專業背景。沒有經過系統、專業心理培訓的老師,不具備心理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缺乏經驗積累,容易出現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混同起來,把心理教育問題誤當成思想政治教育問題來處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有其名而無實的尷尬情況[1]。
隨著高校擴招,部分高校也存在在校人數與專業心理老師比例嚴重失調的問題。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咨詢人員數量偏少,擔任心理輔導和咨詢的老師專業訓練不足、水平參差不齊、隊伍不穩定等問題,導致出現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規模和力度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的情況。
(二)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到位
近年來,由于社會迅速變革、價值觀念多元化、競爭激烈等多方面原因,當代大學生所處的環境日益復雜,面臨著來自學業、人際、情感、就業等方面的多重壓力,極易誘發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頻發,由此引發的相關案例也給高校和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引發了廣泛關注和反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當前擺在高等學校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現階段,多數高校仍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對象局限于有明顯心理問題甚至心理疾病的學生,忽略了大多數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應秉承“重全體、重教育、重預防”原則,過于關注所謂的“問題學生”,這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無疑是背道而馳[2]。高校及時轉變錯誤認知,提高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加強相關教育和疏導,引導學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其自我適應和調節能力,切實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緩。
(三)教育方式和內容缺乏新意
高校普遍采取心理測試的方式掌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對測試結果存在明顯異常的學生,通常采取面談的方式進行了解、跟蹤處理,并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從一方面來說,這是比較高效、快速地辨別有心理偏差的學生的方式,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則比較容易漏掉心理偏差較小,即有潛在心理問題癥狀的同學,高校對于這類學生的心理教育和輔導明顯滯后。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長期以來遵循以往的慣例和模式,逐漸落后于當今大學生心理發展的新形勢,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特點和任務等方面缺乏足夠的認識,存在方式落后、模式單一、內容陳舊、認識不足等問題。
隨著社會的進步,高校必須不斷探索教育方式、創新模式、更新內容、加深認識、增強研究,提高心理工作的科學性和針對性,才能真正做到從學生需求出發,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解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高校心理健康師資隊伍建設
1. 師資隊伍
高校應高度重視心理健康師資隊伍的建設,著力打造一支以心理專業背景的專職人員為骨干,專兼結合、素質較高、人員穩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3]。
高校要大力發展心理健康師資隊伍,尤其要著力培養心理教師骨干,積極組織專兼職教師參加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學習、觀摩、探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素質;注意及時更新“血液”,把具備較強業務能力、專業素質且有志于從事心理教育工作的人員及時補充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中來,建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體系。
2. 學生隊伍
高校在建設發展心理健康師資隊伍的同時,也要構建由心理委員、宿舍信息員、心理協會會員等組成的學生工作隊伍,形成專兼結合、參與廣泛的良好格局。通過學生工作隊伍的補充與配合,及時掌握廣大學生的心理動態,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解決”,把心理工作做到實處。不斷提高大學生對心理問題的識別能力和心理危機干預能力,更好地處理在學習、人際、就業等方面遇到的具體問題。
(二)大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力度
大學階段是青年所處的人生發展關鍵期,高校一直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校新時期工作的切入點之一。高校要大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力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引導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現階段,人們對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認識片面、了解淺薄等問題。通過心理測試和交談簡單武斷地把學生的心理分為“健康”和“不健康”兩類,這種絕對化的“二分法”會使人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認識出現偏差[4],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應該是全體大學生。
1. 氛圍營造
高校應營造一種關注心理健康、重視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心理健康教育隊伍應充分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性,針對大學生進行系統性、持續性、科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根據不同階段大學生的不同心理健康狀況,有步驟、有系統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2. 多媒體傳播
除通過校園內可利用的載體外,高校還可使用微信、微博、QQ、抖音等更便捷、更有吸引力、更有效的新型媒介進行宣傳教育,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擴大影響范圍。
廣泛的宣傳與普及可以為學生搭建起鍛煉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臺,引導大學生提高對心理健康的認知和重視程度,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我適應和調適能力,促使其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
(三)創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當前心理教育內容不夠全面,且主要采用課堂講授形式。雖有相應的課堂活動、社會實踐,但缺乏生動性,無法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發揮,故而無法引起學生的參與感和興趣,實際教育效果收效甚微[5]。
四、結語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化工程,學校在常規推進的基礎上要特別注重教育內容和活動方式的總結與反思,常抓不懈,注重內涵,提高活動的實效性,避免形式化和“走過場”。當前新媒體技術蓬勃發展,高校應充分借助新媒體技術和工具,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創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高校要建立心理問題一體化的工作機制,不斷學習成功的心理教育案例,創新心理教育方式,把握大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采用會談、心理測量、現場觀摩、行為矯正、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樣的心理教育,做到早期發現、及時干預和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 劉天娥.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心理問題成因分析與對策[J]. 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09.
[2] 余秋梅. 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 教育與職業,2012.
[3] 袁貴仁. 提高認識 狠抓落實 大力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4(09):4-7.
[4] 劉瓊.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
[5] 王涌天. 創新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J]. 教育與職業,2013.
[6] 王運彩.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薦稿人:岳倩倩,安徽三聯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