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艷 張欣躍 曹景龍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2-007-02
摘? 要? 在全民健身背景下,高職院校應當從樹立學生良好體育鍛煉意識的教學目標出發,加強對傳統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本文首先闡述了全民健身計劃的特點,然后指出了民族傳統體育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優勢,之后分析了全民健身背景下高職院校傳統體育發展現狀,最后提出了全民健身背景下高職院校傳統體育發展的策略,旨在為高職院校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傳統體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全民健身? 高職院校? 傳統體育? 發展策略
全民健身計劃的提出對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主要包括養生、武術、太極拳和氣功等,主要以修身養性為主,講求動靜結合,它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并且不受年齡、性別、場地等的限制,易于推廣和普及,故此在全民健身運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全民健身運動的對象主要“以青少年和兒童為重點”,而現下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主要對象中占極大比例,所以高職院校在全民健身背景下需要引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以便使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得到激發,同時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實現全面發展。
一、全民健身計劃的特點
首先,全民健身計劃具有主體性的特點。高職院校在全民健身背景下,需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而非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客體,傳統體育授課教師需要積極采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要確保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其次,全民健身計劃具有廣泛性的特點。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需要意識到全民健身計劃的廣泛性特點,在教學實踐中無論是在教學內容還是在教學手段上都要盡可能地體現出這個特點。最后,全民健身計劃具有時代性的特點。高職院校傳統體育教學模式隨著教學體制改革不斷地深入而顯現出諸多弊端,在全民健身運動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傳統體育改革創新需要遵循時代感的原則,體育教師要讓學生對傳統體育教學內容產生學習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健身計劃中來。
二、民族傳統體育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優勢
首先,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各民族審美理想和歷史文化、價值觀念等的體現,是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對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構建民族精神體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其次,民族傳統體育具有非常廣泛而堅實的民眾基礎,在各年齡層次的人群中均具有較強的推廣普及性。最后,民族傳統體育的資金投入較低,不需要使用太多的體育器材,也不需要太大的場館空間,既經濟又實惠,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經濟不足對全民健身計劃造成的阻礙作用。
三、全民健身背景下高職院校傳統體育發展現狀
首先,目前多數高職院校傳統體育教學改革目標和方向尚未十分明確。一般而言,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目標應當是以學生的興趣激發和身心健康發展為主,但是由于部分高職院校領導層對于全民健身計劃的認識不足,從而使得傳統體育教學改革流于形式。其次,目前多數高職院校教師依然墨守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體育課程教學活動,相關的傳統體育項目課程的系統化水平較低,課程設置方面也不太科學和完善,而全民健身計劃則要求體育教師將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加以轉變,以便更好地實現體育課程教學的系統化,為學生的系統化學習和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再次,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對于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還處于較低的層次,教師的課堂教學還處于“教師教動作技能,學生反復練習動作技能”的模式沒有變化,體育教師往往過于重視動作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傳統體育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講授和傳遞,這就使得學生無法實現身心素質的全面提升。并且,教師對多媒體教學輔助及網絡教學平臺的利用率較低,這也使得他們在激發學生興趣方面顯得不足,進而阻礙了全民健身計劃的有效實施。最后,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目前對全民健身計劃和終身體育計劃的概念區分還不是很清楚,對于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意義以及在高職院校中落實這項計劃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這就使得體育教師在對學生宣傳指導過程中存在敷衍的情況,學生也就無法對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性產生深刻的認識,從而使得自身的傳統體育學習效果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全民健身背景下高職院校傳統體育發展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學校教育平臺,實現傳統體育項目的普及宣傳
全民健身計劃的對象主要是“青少年和兒童”,故此在計劃推廣過程中,就需要以青少年身心素養提升為目的,充分利用高職院校的教育平臺來實現傳統體育項目的普及宣傳。首先,高職院校開展傳統體育項目不僅能夠培育學生良好的民族傳統文化素養,還能夠強健體魄,提升實踐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實現高職教育培養操作型人才的教育目標。其次,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加強對全民健身計劃的宣傳和推廣,體育教師要在深化理解全民健身計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提高全民健身的意識,并且通過各種深入人心的傳統體育項目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展現自我風采的欲望,從而強化宣傳的效果。再次,高職院校應當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學資源優勢條件,利用學校的文化教育平臺,將本土的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納入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當中去,使更多的學生接觸到傳統體育項目并參與進去,同時還要利用好校內的電子信息屏、宣傳欄等,做好全民健身運動的推廣,聘請業內知名人士進行專題講座等,從各個層面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和運動觀的引導,幫助學生構建起自身科學完善的體育健身運動體系。
(二)加強對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高職院校如果能夠將校內的運動場地對外開放,就會更大限度地提高場地的利用率,從而助力全民健身計劃的落實。首先,高職院校可以規定在節假日對外開放學校的運動場館,從而吸引周邊的群眾參與到健身活動中,并且學校可以對部分場館(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實行有償使用,并將這部分資金收入作為傳統體育項目的資金儲備,用于對傳統體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此實現本校的體育資源的良性生態循環。其次,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目前高職院校中比較受歡迎的傳統體育項目主要是武術、氣功、太極拳等,學校在大力開展這些體育項目的同時,如果能夠增加傳統養生選修課,就能夠使學生修養身心,更好地實現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為全民健身計劃的落實奠定堅實的基礎。再次,高職院校落實全民健身計劃開發本校教學資源的同時,還需要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體育教師需要以學生的興趣點作為教學內容安排和教學手段選擇的切入點,可以通過包括課堂教學在內的多種形式(如在線互動交流、定期指導、講座等)對學生進行傳統體育項目較為系統地理論指導,以便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傳統體育項目的內涵,從而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最后,高職院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加校際傳統體育項目聯誼比賽,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為比賽優勝者和團隊提供豐厚的獎勵,使學生更愿意參與其中,如此可在加深他們對傳統體育了解的同時,實現體育健身運動的推廣。
(三)加大培訓資金的投入,著力打造優質的體育教師隊伍
在全民健身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傳統體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決定因素在于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水平。所以說,高職院校在重視全民健身計劃宣傳推廣的同時,還需要加大對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資金投入,力求打造出一支優秀的體育教師專業隊伍。首先,高職院校需要定期組織體育教師參加專業知識講座和網絡繼續教育,并將相關成績計入教師年度考核當中。其次,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的辦學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體育教師隊伍進行適度擴大,引入年輕體育教師,為傳統體育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同時也為全民健身計劃的順利實施提供充實的師資力量儲備。最后,高職院校需要增加對體育教師科研經費的資金投入,鼓勵體育教師對傳統體育教學項目進行適度地、符合全民健身計劃需求地改革和創新,使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培訓效果與社會需求相適應,與時代要求相符合。
(四)突出實踐為主的教學特色,融合本土傳統體育項目
首先,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時間一般為兩年。相較于普通高等院校,體育教學時間較短,并且高職院校主要培養的是實踐操作型人才,所以這就決定了體育教學應當以實用性和易學性為主,體育項目需要的場地器材越簡單越好。傳統體育中的太極拳、武術等項目,對學生身心素養的提高極為有效,并且對器材場地的要求也不高,非常適合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選用。例如,高職院校的師范專業可以開設太極拳項目,這對學生的體態和性情培養都很有效果,能夠提升學生教師工作的適應能力。其次,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進行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融合本地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如北京的滾鐵環、打花棍等具有本地特色的體育項目,如此既可以使本地學生充分發揮優勢,又可以激發出其他地方學生的學習興趣,同事也能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
五、結語
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高職院校要想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適應性發展,就需要對傳統體育項目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在實踐過程中,高職院校可以從充分利用學校教育平臺、加強對教學資源的利用、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打造優秀教師隊伍、突出實踐為主的教學特色和融合本土傳統體育項目等幾個方面入手,促進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助力全民健身計劃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李軒.全民健身運動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J].大陸橋視野,2020(09):108-109.
[2]王晉剛.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全民健身活動策略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20):229.
[3]李魏平.探討全民健身運動背景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智庫時代,2019(15):134+136.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通訊作者:曹景龍(1971-),男,山東省汶上縣人,理學碩士,研究方向: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