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梨華
【摘? ? 要】在大多數地區,歷史是初中階段才會開設的一門學科,雖然很多學生在就讀初中之前便接觸過和歷史相關的教育,但初中是學生第一次正式以學科的形式學習歷史,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重視這一時期的教學工作。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給諸位教師介紹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歷史? 質疑能力? 提問? 預習? 討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065
在初中階段,學生所學的科目有所增加,并且很多學科都在小學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都肩負著較大的學習壓力。繁多的學習任務會導致學生漸漸喪失學習的興趣,很多學生都以完成任務的態度對待學習,這并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在教學初中歷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尤為重要,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不斷探尋優良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質疑,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淺議初中歷史教師可通過采用提問教學法、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以及在班上組織討論活動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一、通過提問教學法引導學生質疑
歷史是每一位初中學生都必須重點學習的一門學科,只有學好歷史學生才能透徹地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同時才能體現中國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不僅要認真執行教學工作,還應該著力引導學生積極地探究歷史知識,這樣才能促進更多的學生融入歷史的學習中,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他們對歷史內容并不陌生,因為很多學生都能通過電視和媒體設備接觸和歷史相關的視頻,從而促進學生從中獲取和歷史相關的信息。和其他學科相比,歷史是一門較為簡單且有趣的學科,只要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就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始終停留在表面層次學習歷史,他們并沒有融入歷史學習過程,從而影響學生精準地理解歷史內容。從小的方面來說,學生的這種學習方式并不能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而從大的方面來說,這并不利于學生長遠學習以及學生歷史修養的培養,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重視這一問題,并不斷探尋優良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在新時代的教學環境中,教育相關部門對學校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師不僅要重視課本知識教學,還應該著力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只有學生具備一定的質疑能力,他們才能深入學習,從而避免浮于表面層次學習的問題。
在教學初中歷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尤為重要。因為歷史是一門探究性較強的學科,質疑能力能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能自發地主動參與歷史學習。但縱觀初中歷史教學過程,筆者發現很多教師都不注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有些教師甚至沒有形成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意識,這是因為這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質疑能力對學生學習的重要影響。雖然部分教師也注意過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但由于他們所采用的方法不夠妥當,從而影響了培養效果。基于實際教學工作,筆者建議教師可采用提問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每一位教師都需要明曉的是,學生的質疑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不斷的思考和質疑進行培養的,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思考,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
提問教學法和其他教學法不同的是,這一教學法的實施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和互動,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最重要的是,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學生進行質疑。當然,要想引導學生對歷史學科產生疑問,教師應精心設計提出的問題,即教師應盡可能地向學生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或是學生第一時間并不能得出答案的問題,這些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能產生探索歷史知識的決心。教師在設計問題前應深入分析本班學生的歷史基礎以及學習接受能力,切勿向學生提出一些特別困難的歷史問題或是超過學生能力范圍的問題,這樣不僅會嚴重打擊學生學習歷史的信心,還不能促進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二、教師應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
在上文中,筆者簡要闡述了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初中歷史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即教師應將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視為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由于歷史學習較為簡單,很多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方式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因此筆者建議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預習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學生認真對待這一環節,才能提高新課的學習質量。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不重視學生的預習環節,有些教師甚至認為學生沒有必要進行預習。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只有學生在預習環節接觸和新課相關的內容,他們才能積極地進入新課學習狀態。雖然部分教師也會要求學生進行預習,但這部分教師并沒有利用預習這一環節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因此筆者建議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布置預習的任務,還應該要求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解決相關問題,即學生應該帶著問題去預習。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并且還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因為只有學生帶著疑問去預習,他們才能基于相關歷史內容產生自己的疑問,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應格外關注學生的預習過程,并鼓勵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記錄他們所疑惑的問題。
三、教師可在班上組織討論活動
在教學初中歷史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組織討論活動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通過激烈的討論活動,很多學生都會由此引發對歷史內容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如若教師一味地通過自己的方式主宰教學過程,則很多學生都會在此過程中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并且絕大多數學生都會由此養成依賴教師學習的壞習慣,漸漸地學生便不會形成質疑的意識,從而影響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而在討論活動中,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做學習的主人,他們可以基于自己所積累的歷史知識經驗各抒己見,還能在和同學們交流的過程中拓展自己的視野,從而誘發同學也帶著疑問去學習歷史,這樣才能為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
綜上所述,在教學初中歷史的過程中,要想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給予學生獨立思考或是相互討論的機會。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學習歷史,從而進一步引發學生思考并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參考文獻
[1]廖美娣.初中歷史教學提問教學方法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4(11):65.
[2]陸建華.初中歷史教學如何開展課外討論活動[J].文教資料,2013,000(026):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