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
【摘? ?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和深化,教育相關部門越發重視學校教學工作,并強調教師應積極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以小學體育學科為例,淺議教師可通過明星效應教學法、游戲教學法以及比賽活動教學法的方式進行教學。
【關鍵詞】小學體育? 游戲教學法? 比賽活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023
近些年,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個人健康問題,同時教育相關部門也越發重視學校體育教學工作,這主要體現在每個階段都開設有體育這門學科。在小學階段,每個班級一周至少有一節或兩節體育課,體育課的設置不僅為提高學生的個人體質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還體現了學校對體育學科的關注。當然要想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每一位教師都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并采用創新的教學法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地參與體育鍛煉,從而體現體育教學的意義。
一、教師可采用明星效應教學法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促進更多的學生融入學習過程,體育教師也不例外。無論在任何階段,體育都是學生必須重點學習的一門學科,只有學生積極地學習體育,才能促進學生掌握良好的鍛煉方法,同時促進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提高個人體質,這樣才能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提供基礎鋪墊。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家長都會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但只局限在關注學生文化課的學習過程,并且很多家長都會忽視體育學科的存在,有些家長甚至認為學生只需要重點學習文化學科,而無需花費過多的時間在體育學科上。筆者并不否認文化學科的重要性,但學生的體育學習過程也是每一位家長應該關注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只有學生每天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他們才能更加高效地學習其他課程。
據筆者觀察,我國很多小學生都存在身體素質較差且精神狀態不佳的問題。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學生的這種狀態會嚴重阻礙教師的教學進程,無論教師采用何種教學方法都難以提高教學效率;而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精神狀態欠佳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個人成長,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問題。基于此,每一位教師和家長都應該重視學生個人體質的提高,作為體育教師,還應該不斷探尋優良且創新的教學法,這樣才能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融入在體育學科的學習中。根據筆者的實際教學工作,建議教師可以采用明星效應教學法,教學法作為指導教學過程執行的重要方針,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興趣。很多小學生都認為體育是一門較為無趣的學科,雖然部分學生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體育活動,但這部分學生都以完成任務的態度進行鍛煉,從而并不能保證理想的鍛煉效果。
要想提高體育教學效率,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對體育學科產生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發自內心地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并且才能積極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如若學生喪失體育鍛煉的興趣,則他們會對體育活動產生抵觸心理。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采用明星效應教學法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很多學生都有他們崇拜的體育明星,并且絕大多數小學生都會效仿體育明星的行為,因此教師可以在室內體育課中為學生呈現體育明星的資料或是給學生講解體育明星的故事,這樣才能引導更多的學生深受感化,從而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斗志。雖然在體育界有諸多體育明星,但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在課堂中引入他們感興趣的明星故事,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學生的注意力。只有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較濃的興趣,才能為體育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二、教師可采用游戲教學法
作為一名教師應不斷探尋優良的教學方法,只有優良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很多學生都缺乏學習的注意力,這主要體現在他們都普遍具有貪玩且好動的特點,在教學體育的過程中,如若教師始終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誘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動機。據觀察,很多體育教師都習慣于要求學生進行常規體育鍛煉活動,當然筆者并不否認,常規體育活動的確能起到一定的鍛煉效果,但長久下去,很多學生都會漸漸產生不樂于參加體育運動的傾向,從而嚴重影響體育教學質量。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建議教師可采用游戲教學法開展體育教學工作,即教師引導學生在參加游戲活動的過程中進行體育鍛煉,使學生在鍛煉的過程中體會到游玩的樂趣,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相比教師強制性地要求學生反復參加常規體育鍛煉活動,這樣的方式更易于激發學生進行鍛煉的興趣,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鍛煉效果。小學生由于缺乏學習的意識,因此很多小學生都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性地參加體育鍛煉活動,即學生熱衷于參加他們感興趣的體育游戲活動,而對于他們不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則會以消極的態度對待。這就要求教師應在上課之前根據學生的體力情況以及小學體育教學大綱要求,去精心設計體育游戲活動,確保能在體育活動中融入游戲性元素,同時又能保證此項活動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和價值。
三、教師可采用活動教學法
雖然小學生年齡尚小,但很多學生都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筆者建議教師可采用活動教學法,即教師在室外體育課中組織體育比賽活動。教師可以要求全班同學參加體育活動,也可以鼓勵班上的學生自愿參加活動,無論設計何種參與方式,教師都應該提前設計好活動的細則以及比賽的要求,避免學生在比賽中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并且教師還應該始終給學生強調“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在比賽的同時積極地成長。待比賽活動結束后,教師可根據此次比賽活動的實際情況做簡要的總結,并適當地獎勵獲勝的同學或是進步較大的同學,這樣才能鞭策更多的學生積極進行體育鍛煉。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跑步、跳高、跳遠或打乒乓球等多種比賽活動。
在新時代的教學環境中,體育逐漸成為各級部門重視的一門學科,在教學小學體育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基于教學實況不斷創新其教學法,這樣才能為體育教學過程融入創新性的元素,從而誘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真正實現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堅.體育小游戲教學方法在小學體育教育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01):226.
[2]丁龍.小學體育競賽活動優化設計[J].小學教學研究(學生版),2019.000(00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