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
【摘? ? 要】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在小學階段學生剛接觸數學,對未知的一切都充滿興趣,如果在這個時期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就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本篇文章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案例教學法?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127
在現階段教育中,語文、數學和英語鼎足而立,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語文和英語都是語言學科,對語言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只有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思維性,教學方法相較于語言類學科而言迥然不同。小學數學教師在教授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要注重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一、運用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專注力
小學教育的教學對象通常是年滿6周歲到年滿12周歲的學生,小學生本身就處于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的年齡段,他們興奮好動,上課喜歡到處觀察,和小伙伴玩鬧,即使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很難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師的身上。因此,這一階段的教學應注意在課堂上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不難發現,絕大多數小學生對外界事物格外好奇,如果只是單純地教授干巴巴的數學知識,他們很難聽進去,但如果加入一些案例,就會有不一樣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法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事例,將知識具體化,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極其有效。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不僅要保證教學計劃順利進行,還有責任和義務讓學生實現有效的學習,而不是表面上的認真聽課。教學小學數學加減法,其實和幼兒園時期教學數字相似,幼兒園教師習慣把數字形象化成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東西。就像一首數字歌唱的:1像鉛筆會寫字,2像鴨子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通過這種方法,把幼兒不熟悉的數字變成他們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的東西,可以把他們對數字的陌生感逐漸變為熟悉感,當幼兒對所學內容減少了抵觸,自然而然教學目標就會達成。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述加減法時也可以利用類似的辦法。例如,3個蘋果加2個蘋果等于5個蘋果,6個火龍果減去1個火龍果等于5個火龍果……這樣的方法比一遍遍給學生講三加二等于五有效果,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生就要學習相對于一二年級來說比較復雜的內容,如分數、小數、百分數、直線、多邊形等等,這些內容都是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但是通過舉例的方式仍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具體舉例:分數可以具體為1個蘋果分成幾份,其中1塊占多少份;射線就像手電筒的燈光;線段就像兩個公交站;多邊形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等等。這些舉例看似普通尋常,但卻是許多教學研究者辛苦積累的成果。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習進步才能體現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二、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之上。傳統的數學教學過于強調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學生雖然在機械重復的教學下掌握了解題的技巧,卻在碰到實際生活問題的時候不會應用。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創設一些生活實例,運用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開展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實施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這樣當學生在生活中遇到不能解決的數學問題時就會激起數學的求知欲,學習興趣也會不斷得以積累,從而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三、建立扎實的數學基礎
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這一點在數學學科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有的學生會這樣調侃數學學習:就因為上數學課時彎腰撿起了掉在地上的筆,從此再沒聽懂過數學課。當然,這種說法過于夸張,但恰恰體現了學生如果沒有掌握牢固基礎就會在繼續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學生沒有一步一個腳印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建立扎實的數學基礎,那么繼續學習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教師應積極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夯實基礎。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必須注重鞏固學生的數學基礎,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
四、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亦是如此,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具備主觀能動性,學習效率就會大大降低。教師應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體現學生的自主作用,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觀能動性會激勵學生解決遇到的難題,主動探索更多課堂之外的數學知識,獲得知識以后的成就感又會促進他們繼續學習,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學習過程。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毫無興趣,那么教師也就無從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基礎是興趣。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發現學生的學習動機,利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喚起他們的求知欲望,讓他們能夠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也要注意保持問題的趣味性,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問題的內容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并富有情趣。相信采取有趣的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一定能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結束語
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堅守崗位,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己任,站在講臺上的每一分鐘都懷著熱愛的心,對坐在教室中的每一個學生負責,也對自己負責。
參考文獻
[1]汪秉彝,呂傳漢.創新與中小學數學教育[J].數學教育學報,2000,9(4):34-37.
[2]黃敏霞.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8,4(6):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