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丹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云班課的TBL教學法在生理學中應用的教學效果。實驗以班級為單位,按照隨機法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實驗組在生理學部分章節的教學中采用TBL教學模式,對照組所有章節全部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課程結束后對比分析兩組學生各章的得分率,并調查實驗組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研究發現,實驗組TBL授課章節的得分率高于傳統授課章節(P<0.01),而對照組各章節的得分率并無明顯差異(P>0.05);在同章節教學中,采用TBL教學的實驗組得分率高于對照組(P<0.01);實驗組學生對TBL教學呈滿意態度。實驗證明,在生理學教學中應用TBL教學法,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適應信息化教學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TBL教學法;云班課;生理學
中圖分類號:G43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19-0149-04
TBL教學法(team-based learning,TBL)是以團隊學習為基礎,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導,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最早于2002年由美國Okalahoma大學的Larry Michaelsen教授提出并創建[1]。目前在國內,TBL教學法被運用到醫學教學領域的諸多課程中,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云班課是在課堂內外都能使用的即時反饋互動教學平臺[2],能夠進行資源推送、討論答疑、測試等多種活動,是現下流行的移動教學智能服務軟件。本研究利用云班課,在武漢大學醫學職業技術學院2018級高職護理學專業學生的生理學部分章節中,探索TBL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本文認為,需要加強學校對教師的培訓,才能更有效地使用TBL教學法。
一、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2018級護理專業其中兩個班共171人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法抽取其中一個班為實驗組(共88人),在生理學的部分章節中,實施TBL教學;另一個班則為對照組(共83人),生理學所有章節均采用傳統教學法。兩組學生在入學時為隨機分班,均為同一位老師授課。
(二)教學方法
對照組所有章節均采用傳統教學法。實驗組則將生理學中的部分章節采用TBL教學法,主要是一些較難的內容,如:血漿滲透壓、心臟的泵血功能等。具體過程如下:
(1)前期準備階段。學生以4人或6人進行分組,教師將分組情況錄入云班課。在第一堂課時,教師抽出少量時間進行分組活動,培養組內成員的默契,并宣傳介紹TBL教學法,使學生理解團隊學習的優點和必要性。
(2)課堂實踐階段。課前:利用云班課發布預習要求、課程PPT及相關視頻等資源,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并獨立完成課前測試或作業。課前測試難度較低,學生通過預習后一般都能在書本上直接找到答案,這一過程主要涉及一些基本概念,為課堂預熱;課中:教師講解完后,發布課堂測試。與課前測試的區別在于,比課前測試內容更深入,主要著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分析能力。做題時允許小組內成員進行討論,最后得出答案。然后是應用性練習,教師可將知識點與臨床相結合,如關于血漿膠體滲透壓,并設置小組討論:營養缺乏時為什么會導致水腫?小組成員通過查資料、組內積極發言,形成討論結果并在云班課上提交。每組的討論結果都可在云班課上即時呈現,小組之間可互相觀摩并評價。最后,教師進行點評,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總結歸納知識點。此項練習是課堂的“精華”,主要鍛煉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課后:以小組為單位,復習總結知識點[3]。
(三)評價方法
1. 學生成績比對
將實驗組采用TBL教學的章節得分率與傳統授課章節進行橫向比較、對照組各章的得分率進行橫向比較,將實驗組采用TBL教學的章節得分率與對照組相同章節進行縱向比較,看有無差異。
2. 教學效果評價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自制教學效果問卷調查表,并對實驗組學生發放。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進行數據分析,采取t檢驗,以P<0.05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兩組學生各章節得分率比較
生理學共12章,實驗組部分章節采用TBL教學,其他章節為傳統講授法教學。對照組則全部采用傳統講授法教學。通過對期末卷面兩個班各章得分率的比較發現,實驗組TBL授課章節的得分率高于傳統授課章節,P<0.01,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而對照組各章節的得分率并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在同章節教學中,采用TBL教學的實驗組得分率亦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4)。
表1? 實驗組期末卷面各章得分率的比較
注:3、4、5、8、10章采用TBL教學法
表2? 對照組期末卷面各章得分率的比較
表3? 兩組學生期末卷面相同章得分率的比較
(二)問卷調查結果
本次共發放問卷調查表88份,回收88份,回收率100%。調查結果顯示,對TBL感興趣的學生占大多數(68.2%),大部分學生認為TBL教學法增強了自主學習的積極性(70.5%),能提高其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84.1%),增強同學之間團隊合作的意識(90.9%)。
表4? 實驗組學生對TBL教學法的評價(n=88)
三、討論
(一)TBL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TBL教學法是以團隊合作為基礎,強調任務式教學和提問式教學的授課方法[4]。它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以團隊學習為載體,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展開熱烈討論[5]。在討論中,每個學生能自由提出觀點,也可以對別人的觀點、看法進行思考并做出評價。該教學法通過激發學生思考,引導他們多看、多想、多講,自己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把知識的學習與能力的發展辯證地統一起來。TBL教學法不僅能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其學習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為他們進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二)TBL教學法能提高課堂效率
傳統講授式課堂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不利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出的學生應試能力強,但綜合素質差,走上工作崗位時有較長一段時間不能適應。TBL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引導、指導的角色,通過課堂內外緊湊的個人測試、小組測試和應用性練習等活動,將知識點逐步深化,強調知識點的內化與應用,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充分、自由的小組討論與相互觀摩、評價,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課堂互動,學生在愉悅、積極的課堂氛圍中進一步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思考
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比如有些學生課前準備不充分,導致自己跟不上課堂節奏。對這些學生,教師要加強課前預習的監督,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習慣。TBL教學法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礎學科的任課老師不但要熟悉本專業的知識,還要有臨床的思維和素材,學校應加強任課教師的臨床實踐,這樣一來,可能會加重任課老師的教學負擔,因此,如何更實際有效地利用TBL教學法值得廣大學者、教師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 胡亞娥,劉霞,茅家慧,等. 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模式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 科技視界,2016,21(46):64+99.
[1] 朱璨,李堯峰,陳代勇,等. 多種教學方法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整合應用[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15):9-11.
[2] 李囡囡.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安徽農學通報,2017,23(20):137-139.
[3] 林敏琳. 3Dbody解剖軟件結合TBL教育法在“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8,32(06):661-664.
[4] 張軼. 團隊學習模式在高職生理學教學中的實踐和研究[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01):86-87.
[5] 周利容. 云班課混合學習模式在高職基礎護理技術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 衛生職業教育,2020,38(03):75-76.
(薦稿人:陳爭春,武漢大學醫學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