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水瓔 唐丹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工具在高職英語的信息化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超星學習平臺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從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論述了基于超星學習平臺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的設計與應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與設計應用,更新了課堂教學的方式,拓展了課堂教學資源,將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活動智能化和信息化,形成了數字立體化的課堂教學空間,有效地激發和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超星學習平臺;高職英語; 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19-0137-04
廣西教育廳《廣西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2017—2020年)》強調強化職業教育信息化應用,鼓勵高校開展“智慧課堂”教學改革,促進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的深化和創新,探索基于信息技術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混合式學習等,支撐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混合式教學(Blending Learning)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e-Learning(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借助超星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語言學習情景,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有待改進
高職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方面有待進一步適應新時代高職教育改革的要求,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仍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授課方式仍以單一的聽講形式為主,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發揮,課堂的學習氛圍不夠濃厚。在高職院校就讀的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薄弱,而高職英語的學習又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文化基礎。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基本上以語言的重復練習與語法講授為主,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很多進入高職院校就讀的大學生對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存在懷疑且缺乏自信心。
(二)融入信息化手段不足
在課堂上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需要先進的設備支持,需要高校投入大量的資金,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還處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信息化教學的設備并不完善,教師的教學理念也需要更新。新一代的大學生對高科技等新鮮事物都有著高度的敏感度,陳舊枯燥的教學模式會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1]。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信息化手段已迫在眉睫。
二、以超星學習平臺為載體,創設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
借助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充分利用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設計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使教與學更輕松,更自由,也更有趣。課堂活動內容豐富多樣,有簽到、投票、擇人、搶答、主題研究討論、問卷調查、考試評定、分組任務及直播。運用學習溝通平臺來優化資源集成,能夠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教育信息資源與立體化的實踐空間。
三、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下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
(一)建立在線精品課程,豐富網絡資源庫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互聯網的優勢, 教師可選出相應的素材,研究制作開發出每一個單元的測試教學課件、微課視頻、班級設計和課外拓展等教學信息資源庫,編制成一套形式多樣的測試和評價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二)創設信息化線上線下教學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以廣西職業技術學院2019級應用電子專業的電子信息專業英語課程中Lesson 4“Electronic Components”為例。
1. 課前學習
以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為主。課前,教師在學習通上發布學習任務:以實踐教學視頻(Traffic Lights)幫助學生課前學習,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例如,紅燈停,綠燈行,需要使用哪些electronic parts?讓學生了解該單元主要學習內容及專業詞匯包含“capacitor,resistor,inductor,transformer”等。任務一,通過觀看知識點講解微課,讓每個學生在掌握知識點的基礎上將自己重點和核心內容記錄下來,完成筆記并將其上傳到學習通。任務二,要求每位學生按照要求完成任務并上傳到學習通。任務三,教師根據學生觀看微課和自己上傳的作品及筆記等狀況編制自學效果測試題發布在學習通,要求學生按時完成測試,然后通過監控及時分析總結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2]。
2. 課堂實施
教師應注重課堂講授和超星學習通等移動平臺的有機結合。課堂實施主要分為五個環節,作品展示、思維導圖理清思路、抓住重點課堂集訓、創設情境角色扮演和多維評價課堂總結。任務一,學生作品展示。學生作品展示,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s。教師可在學習通課堂活動中發起討論,組織學生總結出作品的優點和不足,特別是語音語調、詞匯及知識點掌握等方面所出現的問題。任務二,檢查課前學習的效果,例如學生對“electronic components”文章的理解是否正確?How to use capacitor, inductor, transformer and transistor?然后解答學生課前學習存在的問題。任務三,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講解長句難句的翻譯。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使用搶答、手動選人、搖一搖、隨堂測試、作業打回等功能,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選取作品讓學生欣賞學習;其次,利用思維導圖理清思路,通過對學生作品進行分析,對學生在詞匯、句型和會話方面存在的缺點進行匯總,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課堂上的學習重點進行梳理[3]。任務四,抓住教材中的重點,教師可利用英語配音軟件,帶領學生對重點句型詞匯進行“跟讀—模仿—配音”,形成由易到難、逐漸加深和強化的英語語言表達技能訓練。任務五,課堂總結,學生的總評成績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和系統評價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教師通過學習平臺中“選人”“搶答”“評分”“投票”“主題討論”等互動環節,增強了課堂的興趣和教學意義,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有助于幫助學生加深對核心詞匯、重點句型的記憶與掌握。教師可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角色扮演,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自編、獨立表演,分組進行角色對話和表演,教師在學習通發起“打分”,學生在積極參與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所學知識的運用和鞏固。教師結合小組成員在課堂各個環節的表現及時點評和總結并給出評分;學生們通過學習通軟件“打分”的功能為表演對話的小組進行打分,能使學生積極參與,相互學習;系統后臺實時評價,做到智能監控,便于統計。
3. 課后提升
充分利用超星學習平臺開展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可安排學生通過跟讀模仿練習對課前語音作品進行重新錄制,再次完善;將課前課后兩次語音作品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出自己在語音語調流利程度等方面的進步,針對還存在的不足在課后再次進行強化和訓練;最后,以小組為單位,模擬真實場景錄制表演視頻并上傳至學習平臺,發起“打分”和“投票”,對學生選出的優秀作品予以表揚和獎勵。
(三)建立健全多元化考核制度
教師可對高職英語混合式課程的評價結構體系做出多元化設計:設置一個關于學生自身的學習成長記錄檔案;合理安排英語測試及其他能力測驗,制定一些多元且科學合理的評估方法;對每個學生做一個階段性的綜合測量;注重對學生成績、德育、品格、文化修養等諸多方面因素的考核和評價[4]。
注重學生的評價。學生通過學習通平臺的“打分”功能為展示語音或者表演對話的其他同學或者小組進行打分,可以在展示學習通平臺主題討論的評價區對其他同學的回答進行點贊或者評論,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相互交流學習,激發大部分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大大提高小組學生的參與度和課堂學習效果。
注重教師評價。在高職英語教學、考試、作業及其評估制度也相應逐漸得到完善,教師可借助超星學習平臺實時對學生進行評估和指導,從課前預習、課上回答、課后習題講授及解答等環節入手進行考量和評價。同時,教師應充分顧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借助超星學習平臺為學生及時點贊、評價,給予其適當的反饋[5];在超星平臺上進行討論、答疑、互評、交流等行為,豐富對學生的評價形式;在系統后臺對學生在線時間、微課觀看時長、任務點完成情況、課堂簽到率等進行實時監控和智能統計,可根據系統后臺數據反饋掌握班級學生的基本學習狀況、水平、心理和動態,有針對性、全面性地對不同學生進行教學資源的調整和發放。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高職英語教學而言,超星學習平臺是一種極其有效且便捷的學習平臺,有利于混合式教學的開展和突破運用,既有助于促進教師個人信息化能力和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還有助于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超星學習平臺突破了時間及空間的限制,令原本封閉的高職英語教學環境更加開放和多元化,有助于促進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開展更豐富的教學活動及評價內容,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 王志麗.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綜合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J]. 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 20(03):127-132.
[2] 唐明利. 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討[J]. 海外英語,2020(21):137-138.
[3] 胡光偉,劉桂芳,張明,等.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土地管理學》課程中的應用[J]. 科技經濟導刊,2020,28(04):7-8+97.
[4] 高天哲,直敏.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多媒體技術課程為例[J]. 遼寧高職學報,2020(04):40-43.
[5] 鄧越,蔡蓓. 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以《英語中級口譯》教學為例[J]. 人文之友,2019(21):75.
(責任編輯: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