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群
摘要:國有商業銀行是我國銀行體系的主體,國有銀行人員數量,網點數量,資產規模等都遠高于其他銀行,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杜邦分析法對五大國有商業銀行盈利能力進行分析,從提高收入和減少成本兩個方面入手。先對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權益乘數和總資產收益率進行分析,然后對總資產收益率分解,分別對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收入結構,成本結構進行對比分析,對五大行盈利能力進行分析。
關鍵詞:國有商業銀行;盈利質量;杜邦分析法
1.引言
隨著我國銀行主要靠存貸款利息差賺取主要利潤,但由于貸款利率下限存款利率上限的放開,導致行業內競爭日益激烈。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在本國銀行總資本中占據較大份額,國有商業銀行的整體狀況相對來說更能反映中國現存銀行發展的整體狀況,本文從國有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角度分析,在對比中總結影響盈利能力的有利因素和制約盈利能力提升的不利影響,由此提出改進意見,以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和增強競爭力。
2.文獻綜述
2.1國外文獻綜述
Smirlock(1985)對美國金融機構進行研究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市場占有率高的銀行利潤率通常較高,市場占有率是影響盈利能力的有效因素。
Berger以商業銀行的收益與資本規模為分析對象,得出的結論是銀行收入的上升一部分得益于銀行資本的提高。
Angbazo(1997)運用美國銀行年度數據進行分析,表明非生息資產的機會成本,杠桿率,有效資產占總資產比率與銀行凈利息收益率成正比例關系。MaudosJ.(1988)進行實證研究,得出效率高和合理經營模式更有利于商業銀行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Ennis.Hubertom(2014)發現美國銀行正不斷提高收益更高的項目,縮小傳統業務比例。
Robert(2004)也通過對美國中間業務占整個銀行收入得比重,以及銀行盈利情況進行研究,發現非利息收入能夠改善銀行的發展狀況。
Staikouras和 Wood(2003)搜集了13家銀行相關數據,對資產收益率進行分析,得知銀行規模,資金缺口率和資產收益率之間呈正相關關系,而貸款比例和撥備覆蓋率的提高往往會導致資產收益率下降。
2.2國內文獻綜述
劉克,蔣力以盈利質量為研究對象,由此得出的結論是:貸款增速是產生利潤量的原因,利潤的大小與業務量同向變動,貸款數量會受到存款金額的限制, 得出導致利潤增加的因素為存貨比,當存貨比越大時,利潤應當越高。
倪美蓉(2011)以2004-2010年的銀行數據為依據,以我國的已經上市的14家商業銀行為研究對象,得出盈利能力的高低與資本充足率,流動性正相關。
付強(2004)研究對象為4家國有銀行和11家股份制銀行,研究表明固定資產比率,利差資產比,存款比率,呆賬準備金率越高,獲利能力越差。
蔣倩(2015)選取了國內10家上市銀行,基于杜邦分析發揭示其盈利性低的原因。
陳錦錦,趙文亮基于杜邦分析法對交通銀行分析,發現增強賺取利潤的能力是我國銀行增強國際競爭力,保持持續增長力的前提,認為商業銀行最為重要的是改善風險管理,控制費用支持并優化收入結構。
陳一宏(2017)分析了2009-2015年間國內50家城商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并實證分析了其他微觀因子,發現盈利能力大小與負債結構和資產結構有很大關系。
陸靜(2013)以1997-2010年144家銀行的數據為分析對象,分析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總結出改善盈利質量的有利因素,并提出應該積極擴大中間業務的比重。
齊慧云和李錦(2015)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對比分析,發現中國工商銀行盈利能力最強,在所有銀行中經營業務較小的是大型國有商業銀行。
郭丹穎和李雙杰(2007)比較國有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對盈利能力進行分析,從而在對比中總結各個優勢和不足。
韓瑩(2013)對我商業銀行盈利能力進行分析,得出利潤來源單一,尚未解決深層體制問題,組織結構不完整,抵御風險能力不強等是制約我國銀行發展的主要原因。股份制銀行盈利制約因素為市場定位不足,缺乏創新問題,產品技術含量低。
戚林林(2019)對中國銀行盈利能力進行分析,提出的建議是中國銀行應該借鑒標桿銀行盈利模式和借鑒非金融服務業,控制銀行成本,改善成本管理效率,改進存貸業務并擴大中間業務。
徐超云(2017)對中國建設銀行盈利質量進行研究,對其提出的建議是建設銀行應該不斷改善存貸業務,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提高業務多樣化,保持適度流動性,應該找準定位,差異化經營。
2.3總結
中外文獻對商業銀行盈余質量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研究一個或幾個要素對商業銀行盈利質量的影響。二是主要采用因子,杜邦分析法,層次分析法,財務比率分析法對影響要素進行分析。
3.國有商業銀行盈利現狀分析
3.1權益乘數對比分析
權益乘數反映了企業財務杠桿的大小,權益乘數越大,表明股東投入的資本所占份額越小,負債越多。當公司經營狀況良好時,高的財務杠桿可以獲取更高的公司利潤。相反,當公司運作不好使得凈利潤為負值,那么高的財務杠桿可以加快企業破產。
通過上述表格可以發現中國農業銀行在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中權益乘數最大,說明農業銀行在國有商業銀行中財務杠桿最大,面臨的財務風險也最大。交通銀行的權益乘數幾乎保持不變,說明交通銀行資產結構保持穩定。工商,農業,中國,建設銀行權益乘數持續下降,表明這四大公有銀行外債融資經營在減小,需要承擔的風險在降低。
3.2總資產凈利率(ROA)分析
總資產凈利率等于企業凈利潤除以平均資產總額,該指標越高,表明資產獲得收益更高,成本控制越好。
在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橫向對比中發現,從總體上說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總資產凈利率高于平均值,在五大行中處于上游水平表明其資產利用效率比較高。交通銀行總資產利用效率最低,遠低于平均水平。中國工商,中國建設銀行在2016-2018年度內總體持續上升,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總資產利用率三年內呈下降趨勢。
3.3收入成本分析
商業銀行盈余能力大小取決于收入的取得和成本的控制。商業銀行收入來源于利息收入,中間業務收入和其他收入。中間業務收入主要指代理客戶辦理收付款及其他事項而收取的手續費收入和為客戶提供理財產品,金融產品等其他滿足客戶需求的其他產品賺取的傭金。商業銀行的成本主要包括營業稅金及附加,資產減值損失,業務費用和其他支出。
3.3.1工商銀行成本收入分析
在對五家國有商業銀行收入進行分析發現,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收入來源中占比份額最大的是利息收入。從收入總量上看,工商銀行獲得的收入總額最多。在縱向對比中工商銀行在2016-2018三年中利息收入持續上升,上漲了4個百分點。中間業務收入三年都在持續下降,主要是由公允價值變動和投資虧損造成的。
業務及管理費用增加了73.18億元,總體來說業務費用加強了控制。資產減值損失從2016年878.94億元增加到1615.94億元,主要是客戶貸款和墊支造成的。
3.3.2農業銀行成本收入分析
農業銀行在2016-2018年凈利息收入上升了796.56億元,一是因為信貸資產,債券投資,存放同業收益率上升,二是能獲取收益的資產占比增大。2016-2017年度中間業務收入三年內下跌了239.08億元,中間業務下降主要是因為手續費及傭金的下降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下降。手續費收入下降是因為國家金融優惠服務政策,部分業務費用得到減免。在橫向對比中發現農業銀行中間業務占比最低,農業銀行應該積極調整收入結構,以提升總資產收益率。
農業銀行業務費用持續上升,主要是因為職工薪酬上漲,同時各項社會保險費用有所上升。
3.3.3中國銀行成本收入分析
中國銀行凈利息收入在2016-2018年度內持續上升上漲了536.58億元,一是因為2018年凈息差比上年提升7個基點,二是因為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中國銀行適用的人民幣準備金率比上年末有所下降。中國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在五大行中占比最大,但中間業務在三年內持續下降。
業務費用在2017年度出現下降,在2018年度內上升,是因為加強了科技創新投入,加大了對重點地區,重點項目的投入,網點智能化投入等。資產減值損失在2016-2018年度內上升了102.22億元。
3.3.4建設銀行成本收入分析
建設銀行獲取的收入總量在五大行中排在第二位。2016-2018年利息收入一直持續上升,因為生息資產規模適度增長,央行降準,建設銀行資產結構逐漸優化。中間業務收入在2016-2017年度微度下降,在2018年上漲52.86億元,主要是市場環境較好,信用卡,網絡金融等手續費有較大增長。
業務費用增加了143.88億元,增幅為9.4個百分點,主要是由員工成本和物業及設備支出增加導致,因為建設銀行在擴大網點。資產減值損失有所增加,是由發放貸款和墊支減值損失造成的,較上年增加196.56億元。
3.3.5交通銀行成本收入分析
在五大行中,交通銀行不僅總資產凈利率最低而且創造的總收入也遠低于其他銀行,一是因為交通銀行資產規模遠小于其他銀行,二是因為在對比中發現交通銀行利息收入占比最高,中間業務收入與其他行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交通銀行認識到這個局限,努力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在2016-2018年度內,中間業務有了大幅增長,得益于交通銀行賺取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在這期間有大幅提升。
4.對五大國有銀行建議
4.1提升收入來源多元化
國有商業銀行負債來源主要是客戶存款,這樣不利結果是會導致國有商業銀行主動性不足,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同樣會影響盈利質量。因此國有商業銀行應該提升中間業務收入占比,提升創新能力創新出獨特產品,保持差異性的同時吸引更多客戶,擴大中間業務收入來源。從杜邦分析模型出可以看出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對中間業務收入有很大影響,商業銀行可以培養核心技術人員,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4.2加強成本控制
工商銀行成本收入比高于農業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和交通銀行應該繼續提升成本管理,這樣有利于提高資產凈利率。銀行可以采用合理配置網點和工作人員數量,也可以向現代企業學習,用績效衡量員工工資,減少腐敗和傳統的國企鐵飯碗現象,減少人員浪費并提高員工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一味追求降低成本,應同時注意銀行未來發展和成本收入比。
4.3加強風險管理
我國商業銀行應該降低資產損失,信用減值損失的占比,利用信貸管理智能化加強風險識別和完善評估。加強貸款前準入環節風險識別和防范,完善評估,評級流程,完善責任制,以減少不良貸款額。
4.4積極利用互聯網
銀行的發展可以利用互聯網實現清算劃撥及備付金的自我管理,利用云互聯網,加快電子銀行創新,發揮銀行電子渠道作用,銀行應用互聯網技術開計算技術將眾多信息點匯集成關鍵指標,大大提升審批效率。同樣商業銀行利用展手機銀行,發掘更多手機用戶和網絡用戶。
4.5優化資產結構
商業銀行應該優化各項資產占比,提高收益高的資產占比,利用有限的資本賺取更多的利潤。實現在提升資產收益率的同時降低成本,從而降低成本收入比以提高自身盈利能力,提高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Smirlock M.Evidence on the (N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ntration and Profitability in Banking[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85,17(1).
[2]Christophe J.Godlewski.The determinants of multiple bank loan renegotiations in Europe[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2014,34.
[3]劉克,蔣力.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及其業務影響因素分析[J].成人高教學刊,2010(03):14-18.
[4]付強.我國商業銀行盈利性實證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4(11):53-54.
[5]韓瑩.基于杜邦分析法的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分析[D].山西財經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