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紅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語文閱讀教學通常會把一篇較長的文本作為教學背景,旨在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小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是為了給他們的語文學習提供堅實的基礎,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現階段,中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文章就當前小學語文閱讀現狀,圍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伴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以及新課程標準的出臺,閱讀作為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健全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小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培養,受到了廣大教育教學專家的重視,小學生可以通過語文閱讀的學習提高審美、擴寬視野,并且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吸取作者的生活經驗,彌補小學生生活經驗以及社會經驗不足的缺陷,對小學生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為小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教師始終圍繞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情來開展閱讀教學,讓學生自主思考、探究,主動參與知識的構建過程,從而對知識產生深刻理解。建構主義認為,學生要參與到知識的構建中才能真正把握知識的內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收獲知識,還能夠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閱讀和探索,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同時還能夠讓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提升閱讀水平。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部分教師沒有將師生角色很好地轉變過來,在閱讀課堂中依然沒有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多情況下學生還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這對于學生閱讀效果的最終達成非常不利。
(二)閱讀教學方法單一
小學生對新鮮的事物非常好奇,對一成不變的事物容易產生抵觸的態度,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非常重要。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部分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習慣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先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然后逐句逐段講解,最后總結課文的主旨和大意。這種單調、僵化的閱讀教學容易讓整個閱讀課堂陷入沉悶、枯燥的境地,使學生喪失閱讀興趣。單一的閱讀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自由,學生難以從教學中總結出有效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這非常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一)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閱讀情境
教師在傳統語文教學以分數為準,忽略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單純的閱讀教學也只是就題講題,不注重閱讀基礎和閱讀的繼承性,并且常常以語言敘述的方式來進行閱讀知識內容的傳授,忽視了小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興趣和愛好,而且閱讀教學沒有對學生真正起到系統教育的連貫性,教學中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起不到循序漸進的教育效果,所以不能將較為抽象的語文閱讀知識內容進行很好的了解,給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課程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從而導致學生失去了對小學語文閱讀課程的閱讀積極性與熱情。俗話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并且應根據學生的心智發展特點“因人而教,因人而育”的學習特點、性格特點、理解能力以及差異性來進行對小學語文課程知識內容的創新。在我國現當代多媒體技術以及自媒體越來越普遍化的情況,大大地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而且多媒體技術博采眾長能夠給人們帶來很大的樂趣,教師將多媒體技術引用到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知識內容的積極性,多媒體技術能夠把學生的多種感官集于一體,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課堂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其多媒體動畫的演示讓學生能夠在視覺以及聽覺的基礎上增加美的感受,加深學生對《日月潭》這篇文章內容的深入了解,將較為抽象的閱讀知識內容變得更加直觀立體,調動了學生對語文閱讀知識內容的探究欲望以及學習積極性。
(二)教師通過分層教學培養學生閱讀技巧
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不同,教育觀念不同,家長的語文素養不同,傳統閱讀教學都采用一刀切,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也無法保證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鍛煉和提升。因此,教師采用分層教學勢在必行,通過分層教學有針對性地對小學生開展閱讀教學和訓練,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活動中來。首先,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興趣和知識能力將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其次,教師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閱讀任務進行因材施教,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培養學生對閱讀課程學習的自信心;最后,教師應該科學的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有效的評價,使得學生對閱讀產生有強烈的興趣。例如,教師在傳授學生《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課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就題目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索與分析,并且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出不同層次的任務,比如,語文閱讀知識基礎稍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對句式、生字做到一定的背誦拼寫,使這類學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對于語文學習能力較為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讓這類學生嘗試進行對文章的有效理解,并且還要對文章進行仿寫提高閱讀的學習技巧;對于閱讀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幫助這類學生進行課外知識的能力擴展,來提高學生的眼界,使得學生能夠突破自我。
結語綜上所述,就當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況來看,閱讀教學是一個充滿多種因素的動態發展過程,閱讀教學中教師能夠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來進行教學活動的優化升級,強化閱讀教學實際效果,同時學生可以在整個閱讀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斷地進行信息的反饋。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對自身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進行優化升級,對于研究的過程進行具體的分析和闡述,對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并且根據教學當中的具體問題進行目標的明確,不斷地解讀文本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學環境進行創新,采用合理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依據實踐教學的角度來不斷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明確的方式。
參考文獻:
[1]曾紅梅.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8,5(40):383-384.
(安岳縣護龍小學 ?重慶 ?402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