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黃金期,物理課程教學中涉及到的概念性知識點是比較重要的,學生只有在概念知識理解的基礎上,才能促進學生學習的能力提升。本文主要從理性的思維角度出發對物理概念教學進行探究,希望能為學生素質能力培養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理性思維;物理概念;教學措施
初中物理教學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內容比較多,其中概念性的知識內容是比較重要的,教師要改變傳統物理概念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樹立理性思維,提高學生對物理概念知識深度探究理解。理性思維是初中生學習物理知識以及理解物理概念需要具備的思維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
1.概念教學注重學生分析能力培養
初中物理教學中概念性的內容是比較重要的,為能提高學生對物理概念知識學習的能力素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進行優化設計方案,通過構建模型的方式提高學生分析的能力[1]。物理概念性的知識抽象性比較強,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如果對概念知識沒有充分理解,會影響學生后續知識學習的質量效果,學生在實際學習當中就要利用分析的能力來解決物理知識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素養。
例如:物理課堂中為學生講述“杠桿”的概念內容后,為能讓學生對這一概念有充分理解,教師可通過問題設計啟發學生,讓學生將目光聚焦在運用杠桿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上來,通過幫助學生構建物理模型,提高學生問題分析的能力素質。如檢修發動機時候師傅會將引擎蓋撐起來,這其中就是運用了杠桿的原理,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杠桿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作用。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杠桿”這一概念,結合生活化的內容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畫圖說理方式提高學生建模能力
教師在為學生講述概念性的知識內容中,要能采用直觀化的方式,將抽象性的知識點運用直觀化的方式加以呈現出來,能提高學生理解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更大的學習動力[2]。模型和建模能力是對學生理性思維發展的重要能力,通過建模能力的培養,是學生科學研究必要的能力內容,采用概念模型構建的方式能夠將抽象物理概念直觀形象化呈現,方便學生理解,能有助于學生建模思維良好發展。教師要對學生理性思維的發展方面進行考量,有效提高學生建模的能力素質。
例如:物理教學中為學生講述“重力”的物理概念內容中,為提高學生對這一概念性知識點的理解認識,教師在教學設計上要將抽象內容直觀化呈現,可通過畫圖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對重力的概念進行理解。重力方向的理解教師為學生畫圖,如下圖當中球靜止時線是向下的,和水平面是保持垂直的,這個方向就是豎直向下,而鐵架臺在傾斜的時候球靜止時候線的方向不變,和水平面始終垂直,說明重力方向是始終豎直向下的,重力方向不變,重力方向豎直向下。讓學生通過觀察圖中的球和線的狀態,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學生對豎直向下理解上可能會存在難點,教師為能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就可通過為學生設計學習任務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操作中掌握理解概念的要點。
3.注重學生科學判斷思維能力培養
物理課程知識中物理概念性的內容是比較重要的,為能有效提高學生物理概念知識學習的質量,這就要求教師創新教學的方式[3]。通過因果論證的教學方法應用對學生科學判斷分析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通過概念運用來判斷,形成推理,對學生前概念的運用來引導學生收集大量感性認識,分析論證進行判斷。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只有從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培養方面進行強化,為學生設計優化的學習方案,才能提高學生物理概念知識深化理解。
例如:物理知識教學中講述“功率”的概念知識內容中,為能提高學生對這一概念知識理解的效果,教師要采用因果論證的方式。學習中學生會把功率和效率概念混淆。教師可為學生列舉具體的工作場面以及生產事例的內容,讓學生對做功快慢圖片進行觀察和經驗分析,幫助學生建立功率概念。然后為了學生進一步深化理解學習,為學生舉事例的方式,建筑工地有三種工作方式,把一噸貨物從地面運到三樓,一個方式是分批搬運的方式要三個小時,或是一臺起重機提升,需要一分鐘,而運用另一起重機提升需要三十秒,通過把貨物從地面運送到三樓的時候,思考幾個問題,不同方式對貨物做功是相同的嗎?用時不同三種方式做功快慢是相同的嗎?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估算。教師在為學生設計相應的事例情況下,能夠讓學生利用初步共識對做功的多少快慢進行思考。怎樣衡量做功快慢,學生通過遷移知識速度的定義,比較不同物體做功的快慢需要考慮物體做功大小以及做功的用時,讓學生能夠逐步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4]。
4.結語
總之,物理課程教學中為能有效提高學生物理知識學習能力素質,這就需要在實踐教學中進行創新教學的方式,通過對學生理性思維進行培養,結合不同的物理概念知識,培養學生分析能力以及學生判斷能力,讓學生在物理概念知識的學習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有助于學生后續物理知識高效化學習。
參考文獻:
[1]張震.理性思維視域下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以“升華和凝華”教學為例[J].天津教育,2021(14):110-111.
[2]夏秋平.初中物理概念建構策略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05):72-73.
[3]顧祥偉.基于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學[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11):5.
[4]陳懋.基于理性思維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學[J].物理教師,2020,41(05):37-39+42.
作者簡介:黃曉燕,1976.01,女,民族:漢族,籍貫:江蘇太倉,學歷:本科,職稱:中小學高級教師
(江蘇省太倉市沙溪第一中學 ?江蘇太倉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