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摘 要】本文從高校校園文化載體靜態教育功能和思想政治課的動態教育功能著手,強化對校園人的動態教化同時充分發揮高校環境育人和管理育人功能,為思政課實踐教學提供軟性和硬性教育載體,通過建設綠色網絡、素質教育課程、校園文化活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顯性及隱性載體建設,努力探索實現自然“硬環境”和人文“軟環境”的緊密結合為校園人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空間。以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校園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中學德育工作,是關系到能否把中學生培養成為“四有”新人,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成敗、國家和民族前途和命運的戰略任務,其內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個性心理素質和能力等。校園文化建設是提高德育實效性的有效途徑之一。因為,校同文化是學校環境氛圍與辦學風格的反映,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風校紀、道德規范、價值觀念等內容,透射m獨特校園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對師生的影響是深刻持久的,把校同文化建設與中學德育:作結合起來,能形成強大的統一的教育合力。
1核心概念界定
1.1文化與校園文化
現代中國所用的“文化”(culture)概念,大約是19世紀末從日本轉譯來的,源于拉丁文culture,梁啟超認為:“文化者,人類心能所積出來之有價值的共業也”,梁漱溟先生認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義,應在經濟、政治乃至一切無所不包”?!掇o海》中解釋:“廣義的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编嵔鹬拚J為:“廣義的文化無所不包,狹義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群體習得且共有的一切觀念和行為”?!拔幕焙唵蔚卣f,就是社會群體自然而然形成的共有的精神文化、精神的物化文化以及物質文化?!靶@文化”最早出現于1932年出版的《EducationalSociology》一書中,作者W.Waller將“校園文化”定義為“學校中形成的特別文化”。“校園文化”于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學召開的第十二屆學生代表會第一次出現在國內學術界,而后于1990年全國校園文化理論研討會上被正式寫入了文件。校園文化是一種趕超于大眾文化的、根植于誠實和民族文化的、相對獨立的、以精英人才為主體的校園文化形態?!皯撌且詫W校組織領導,以師生為主體,以學生為核心,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亞文化”?!端枷胝谓逃d體論》中指出,“廣義的校園文化是指校園里師生在教學、科研、管理、學習等活動中逐漸形成的校風校貌、校園精神、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生活方式、人際關系等精神財富以及承載這些精神財富的物質形態總和?!薄皬V義的校園文化,指的是師生傳承和創造的校園生活方式、環境以及由此產生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總和。而狹義的校園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薄督逃幕瘜W》中提出“學校文化是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校園文化就是校園生活中所有師生成員逐漸形成的精神文化以及承載這些精神的物質文化的總和。
1.2中學思政課
新課標中規定:“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新課標中對初中道德與法制課的內容做了整合修改,更加彰顯生命教育主題,突出法治教育,強化公民意識教育,加強媒體素養教育?!度罩破胀ǜ咧兴枷胝涡抡n程標準》中提出“思想政治課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常識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經歷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領悟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弘揚民族精神,擴展國際視野,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切實提高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的基礎?!毙抡n標強調情感體驗、道德實踐在思政課德育實施中的特殊價值與意義,凸顯了教學過程中對話、交流、互動、活動等環節對學生主體性調動的積極作用,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了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中小學德育實施綱要》中提出,中小學德育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指導,以學生生活為基,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治意識、政治國情等內容,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以及良善道德品質的培養,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養和思想政治素養的同時提高其社會參與能力,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有信仰、有思想、有尊嚴、有擔當的中國公民。中小學德育課程體現了國家意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要求,具有思想性、實踐性、開放性、綜合性等特征,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故此加強中學思政課與時事政策的結合補充,與人文、社會學習領域其他學科教學的跨學科互動促進,結合校園文化建設中各項德育工作,實現德育目標是當前中學思政課的重要任務。
2.校園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聯系
學校開展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思政作為學校的日常工作,與校園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校園文化能夠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途徑,二者共同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指引方向,因此校園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文化是相互獨立的,但二者又相互影響,不可分割。
小結;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建設相應的校園文化,在校園文化這個大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為校園文化的建設提供方向,讓二者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桂娟.校園文化對學校教育的意義[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22.
興城市職業教育中心 1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