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蕾
摘要:隨著社會教育產業的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顯得越發重要。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主要在于學生所在班級的文化建設。班級環境對于學生的三觀塑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作為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老師,班主任應當起到引導班級風向,優化班級環境的作用。本文對初中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進行了探討,并提供了作為班主任的班級建設思路。
關鍵詞:初中;核心素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145
引言:作為教導學生的重要一環,初中教育應當在學習的基礎上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班主任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班級環境的建設取決于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初中的學生心智還不成熟,三觀容易隨環境而改變。作為班主任,應當為其營造健康積極的環境,樹立正確的三觀,通過精神和學習生活等方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對初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現狀分析
2014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了核心素養的觀念,要求學生擁有六大核心素養。在其發布后的數年中,教學方針由以前的只看成績,轉變為了對學生的全面教育,不僅教育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而且從精神上給予其正確的引導。
雖然核心素養教育在全國各地進行普及,但是依然存在教師管理不利,學生無法掌握核心素養的情況。這種情況多發于貧困地區。當地教育資源缺失,教育水平落后,難以進行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班主任受自身工作的影響,事務繁多,以進行知識傳授為主,難以抽出時間對班級進行管理,可能會出現班風不正、文化缺失而又無人管理的現象。班主任應對這種現象進行及時糾正,維護班級文化,以防學生被錯誤引導。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目的與規劃
1、創立對學生有正面影響的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在廣義上指生活學習中一切的文化要素,在狹義上指由同學共同創建的有整體特征的獨特班級文化。初中班級文化的教育對這兩種方面的要求都十分嚴格。由班主任為主創建的班級文化在學習生活中作為班級內部的行動規范和班級要求,起到對教育規章的補充和優化的作用。因此,建立一個正面的、符合核心素養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班級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為避免學生責任感淡薄、集體意識差,在班級建設時應當關注每一個學生,針對其個人特征規劃不同的班級文化內容,最終讓全體同學融入班級,認同班級文化,共同樹立發展目標。班級文化所確立的道德和精神準則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會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班級文化帶來的舒適感和歸屬感,這種正面的感受會加深學生對班級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2、在班級文化中滲透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包括六個方面: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直接學習理解核心素養內容比較困難,其更容易對身邊的環境產生共鳴,被環境所影響。將核心素養與班級文化結合,讓學生在實踐和生活中體會到核心素養培養的必要性和優越性。
班主任可以在建設班級文化時,在班級規定中加入有關運動健康的規定,如規定學生可以利用早自習晨跑,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保持身體健康;也可以建議學生自己進行科技學習,如跟老師進行科技學習,利用身邊材料進行制造。不僅在班級規定上,學習生活中也可以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給學生分配小組課題,增加學生在組織中的參與度,讓學生有機會自主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加以引導,也提高了學生的文化水平和科研精神。
三、班級文化建設的方法與實踐
1、班主任發揮職位作用
弘揚精神 描繪藍圖
班主任應當作為精神的引領者,弘揚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進行精神文明建設,比如在班會中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學的知識,加強學生的獨立思考精神,引領學生進行課堂以外的思考和學習;弘揚勞動衛生的精神,帶領班級進行有規律的清掃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勞動精神。
班級目標的制定應當由班主任和全體師生共同制定、共同維護,引領班級成員共同努力。學習方面的目標可以是爭做年級第一班,這樣尖子生會為了班級更加努力,中等學生也會由于班級的高水平而達到比班級排名更高的水平。不僅是在學習方面,還可以在勞動方面樹立目標。優秀的衛生環境讓學生在年級中獲得同齡人好評,受到老師褒獎。這樣也可以加強學生勞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勞動。
2、通過同學關系營造班級氛圍
開展活動 重視榜樣作用
班主任應多開展班級活動,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增強團隊歸屬感和協作能力。學生在活動中可以學習到教學中沒有涉及到的內容,在實踐中得到教育。在不同的活動中找到自己擅長的方面。活動還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可以在活動中放松,以更好的狀態迎接學習。榜樣作用對于大部分學生都能起到積極效果,老師可以把學習成績好或者特長突出的學生作為榜樣展示給其他同學,讓其他同學學習他們的學習方法,最終達成共同提高的目的。
結語:班主任在班級文化的建設中舉足輕重,以身作則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不僅要在學習上幫助學生,更應該在生活中教育學生,引導學生的三觀向著正面發展。對于核心素養的培養,班主任應該在初中三年的時間中不斷地教育、指導學生,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發展的一部分。核心素養的培養會為社會帶來更多高素質人才,人才又可以促進交易的發展。這正是現代教育所追求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鐘泱.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班級文化建設策略研究--以重慶市XX中學為例[D].重慶.西南大學.2020.
[2]唐慧.城市初中新生班級文化建設的調查研究--以桂林市L中學為例[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20.
如東縣少年業余體育學校 江蘇 南通 2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