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進入互聯網時代,學前教育也緊跟時代步伐,教師在教學方面不斷嘗試著創新改革,對于互聯網的教學模式也給與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就學前教育在運用互聯網方面存在的問題展開闡述,從而提出學前教育如何有效運用互聯網進行教學的策略,以此促進學前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互聯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210
一、互聯網在學前教育的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活動千篇一律,缺乏創新
雖然目前幼兒園在為幼兒的學前教育上提供了優質的硬件設施,引進了許多先進的設備,如教學投影儀、電子白板等,但是光憑借硬件上的改進是遠不能教育好幼兒的,這些只能為提高教學質量做輔助作用,教師的教學質量才是關鍵。如果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學活動時,總是慣用傳統的方式,不加以創新,那么即便再先進的設備,也是徒勞無功。所以,幼兒教師對自己的要求要更加的嚴格,不斷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的能力,發揮互聯網最大的功效。
例如,教師在對中班幼兒進行繪本閱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播放幻燈片來進行講解,最后再加以總結,通過繪本里的小道理來對幼兒進行簡單的教育。幼兒通過幻燈片觀看完一整本繪本,對繪本內容有了簡單的了解,但是教師并未抓住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對幼兒進行深層次的教育,與幼兒的互動次數也寥寥無幾,使得幼兒對于繪本的認知仍浮于表面。如果幼兒的教師對于互聯網的應用,只是為了滿足學校的要求,而沒有自己的想法去如何真正有效的利用互聯網幫助幼兒進行學習,那么不管教師的課件做的多精美,對幼兒的教育始終存在遺憾。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依賴互聯網技術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味地依賴互聯網帶來的方便,在進行課本講解時,本應該繪聲繪色,或是添加一些肢體動作來為幼兒理解知識提供幫助,然而教師卻為了便利全都選擇用多媒體教學,讓師生之間的缺少交流與互動,課堂質量也大大下降。同時,本應該是讓幼兒充分動腦思考的環節,但是教師一味地使用互聯網的教學模式,讓幼兒也逐漸開始依賴互聯網電子產品,少了許多通過自己思考而獲得知識的樂趣,并且對培養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也形成了阻礙。
例如,在舉行“冬天來了”的美術作品展覽活動中,教師在網絡上尋找了有關冬天的視頻并將其播放給幼兒觀看,但是在播放的過程中,教師并未與幼兒有眼神或言語上的交流和互動,在播放結束后也未對幼兒進行有關冬天話題的引導,也沒有讓幼兒之間互相分享自己的家鄉冬天是和景象,而是直接就讓幼兒開始繪畫自己認知中的冬天。這種教師過度依賴互聯網而忽視幼兒自身學習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的行為,對于幼兒的成長是不利的。所以,幼兒教師要掌控好運用互聯網技術的度,在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上融合自己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幼兒學會自己探索思考問題,并從中獲得知識。
(三)教師對于教學知識未能融會貫通
某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屬于網絡知識的搬運工,只負責將互聯網上的信息灌輸到幼兒腦中,對知識點不進行梳理,使幼兒無法很好吸收知識。教師如果只知道生搬硬套,也不考慮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是否能夠理解,那么往往會導致教師的教學目標難以完成,幼兒難以掌握學習技能。
例如,在一次“造飛機”的動手活動中,教師的出發點是想讓幼兒學會用身邊的工具制作飛機,教師也對幼兒進行了引導,但是卻未對飛機的用途以及發展史進行詳細的介紹,使得幼兒對飛機的認知層面仍比較膚淺。在缺少想象力的指導下,幼兒的動手能力往往是不太好的,最后做的最像的同學得到老師的表揚,這種模式下,只會教會幼兒如何去模仿,并沒有真正開發幼兒的想象力。那么在此情況下,對于培養幼兒創新思維的教學效果往往也不太理想。
二、互聯網有效運用于學前教育的策略
(一)學會創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教師要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在互聯網的技術下,不斷借鑒國內外優秀的幼兒教育理念,學以致用。根據自班幼兒學習情況制定對應的教學理念,不斷對教學模式加以創新,拓寬幼兒對獲取知識的途徑,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二)教學中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差異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意識到幼兒才是教學主體,而互聯網技術只是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需要的輔助工具而已,歸根結底,還是要讓幼兒自身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主體性,得到樂趣。除此以外,每一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在學習和發展水平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教師要學會因材施教,運用互聯網靈活的對幼兒進行教育引導,從而使幼兒能夠茁壯成長。
(三)教學方式要多樣化
網絡教學是幼兒教師采取有效傳遞知識的教學方式。要將互聯網引進教學系統,前提是必須利用網絡的資源優勢,然后形成高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系統。在這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教學方式,要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們對知識的好奇心。同樣要利用互聯網的信息資源優勢,將信息融入到教學活動當中,讓學生更好吸收,更好的學以致用。
三、結語
互聯網給學前教育帶來了許多機遇,無論是在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方式或是教學理念方面都讓之發生了改變,教師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最大程度的調動了幼兒對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教師要不斷升級觀念,與時代共進步,不斷進行自我學習,創新教學活動。讓互聯網成為教師的助手,為教學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為幼兒的學習環境提供優越的條件。
參考文獻
[1]任玉芹.互聯網技術對學前教育的影響探析[J].戲劇之家,2015(24):232.
[2]劉珍芳﹒以“互聯網+”促進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 (2):20—23.
[3]陳志強,金檬檬﹒“互聯網+”背景下農村學前教育師資能力提升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222—224.
作者簡介:馬錦鵬 ;女,回族,籍貫:寧夏海原,單位: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第一幼兒園 ,職稱:一級教師;學歷:本科 ;研究方向: 學前教育。
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第一幼兒園 寧夏中衛 7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