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林 張鎮
摘要: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我國對人才的創新發展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主創新能力也成為了當代人才的必備技能,也其的一個重要特征。下面我們就簡單談論一下,當代社會背景下關于視覺傳達設計人才的發展理念。
關鍵詞:創新創業;培養途徑;視覺傳達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320
從目前情況來看,視覺傳達設計教育者都能認識到創新型社會對于所需人才的要求,但也未能很好的體現出來創新創業教育的大勢所趨,雖然學校也為我們定制了一套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但是從我國目前的狀況來看,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只是作為一門課程來學習,有其局限性,更是停留在事物表面,無法深入了解其本質。
一、創新創業與視覺傳達設計相結合的必要性
近年來,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入了迅猛發展階段,經濟步入新常態的發展階段,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成為國家戰略號召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高等院校作為整個社會層面的人才搖籃,不斷為創新創業的發展注入全新活力,提供人才戰略支撐。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戰略支持。其本質在于在原有思想、理論、制度的基礎上,提出更加奇妙的構想以及更加有效的解決路徑,以此來不斷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二、高校創新創業與視覺傳達設計相結合的現狀
由于高校的畢業實習多實行學生自主選擇實習制度,盡管學校有大量與企業對接的實習基地,但多出于本市區限制,再加上專業的特殊性,學生大多還是會選擇去一線城市或者新一線系列更好的城市去開闊眼界,故而多數學生會選擇外出分散的實習。以往傳統的畢業實習質量手段已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校內外實習指導教師則需要具備較全面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經驗,若要強化學生的設計水平與實踐能力,必須要先提升教師的專業水準與能力,教師的素質和專業水平在實習教學效果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高校目前使用的畢業實習手冊多數局限于純文字式表述型,內容較為單一和枯燥,有的學生甚至在實習結束后隨便補充填寫來完成,這樣的記錄既可避免抄襲的現象發生,又可以增強學生記憶,促使學生去認真對待實習工作。
三、創新創業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
1、創新創業系列人才培訓資源的建設
設計類學生創業的根本在于設計和思路,而學生結合專業知識做出的成果憑借的是個人智慧及其專業能力,這種成果轉化可能并不需要過多投入資產、設備以及場地。構建校際間設計團隊的合作平臺,進行靈活的、 多主題的組隊,發揮各高校設計學科的不同優勢,讓設計創意進行更大范圍的發生一些融合與交流,使各校優質資源得到進 一步的整合,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學生的協作意識和能力也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創新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培養個性化人才,滿足社會需求。
因此,加快視覺傳達設計優勢企業與高校的有機融合,建立視覺傳達設計企業與高校教育工作交流中心,構建視覺傳達設計產業產學研融合平臺,促進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創新創業實踐,完善校企研發的教育平臺,更加有利于高校視覺設計人才建設工作的實施。專業課程的設置要精確,注重視覺設計實踐能力的養成,突出視覺傳達設計的重點與特色,加強創業就業能力的培養,培養出專業型和應用型的創新設計人才。
2、學校創新創業環境與教師創新創業知識等方面的建設與深化
在藝術設計教育中,教師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組織者、實施者,其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看法對學生會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基于此狀況,教師首先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思想觀念以確保正確地認識創新創業教育。高校可以通過進行培訓、進修等途徑提高教師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使教師們了解創新創業教育對于大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影響,并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以便以后能夠更好地開展創新創業類教育活動。
從學校的角度出發,作為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體,需要依托各項相關政策來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學校還可以考慮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學校學分制度,允許有完善創新創業規劃的學生休學創業并給予相應的技術指導,從而構建有彈性的創新創業環境。此外,學校應加強與政府、企業的溝通與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創業實踐渠道,豐富現有的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引進社會中具有創新創業經驗的專家人士,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構建系統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3、通過“以賽促學”帶動學生創新創業的發展
民辦高校的學生往往社會壓力較大,但可以通過學科競賽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關注互聯網背景下的商業服務需求,將創新創業思維融入大學生的日常教學之中,以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學科競賽板塊是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不可缺少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與運營思維。
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可以根據學科類型選擇不同的學科競賽。目前高校多采用單一的考核方式,缺乏考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應逐步建立健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科學化、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將其納入高校教學與學科評估體系之中。形成主題座談、課程設置、創新創業競賽、實訓等多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要重細節、分層次、全過程,并對每一個環節的實施情況進行可視化、可量化的系統評估。同時,評價結果要進行及時反饋,對實踐活動的組織開展才能得到有針對性的指導與改進。
總結:面向地方主導產業打造創新教育與創業孵化基地,加強與地方政府、各類創意類園區進行合作,對接國家政策資源,打造“創新+創業”一站式創客空間。引導大學生創新實驗室和創業基地依據產業鏈需求進行分類與整合,形成校地協同、校企協同、教科融通、匯聚合力的創新創業育人體系。
參考文獻
1.向穎晰. 地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逐層遞進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以設計類專業為例[J]. 投資與合作,2021(03).
2.孫陽. 新媒體視域下藝術設計類課程專業教學融合創新創業實踐研究[J]. 美術教育研究:2021(1).
指導教師:張鎮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濟南 2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