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英慧 于芯藝
摘要: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前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各高校在教育改革中,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過程中,真正將創新創業教育落到實處。本研究分析了當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并對旅游管理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有效的策略加以應對,以實現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
關鍵詞: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335
一、引言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從最初的理論型轉變為綜合型,要求學生不僅具備專業的知識,同時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以更快地適應崗位需求。因此,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現高校所開設的旅游管理專業能夠有效推進旅游行業的發展建設,而且旅游行業具備投入和產出比例高、資金回籠迅速的特征,這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支撐,旅游管理專業教育中融合創新創業元素是極具時代特色的教育方式,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開展旅游管理專業建設中,創新創業教育應納入學科建設的重點。
二、旅游行業和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根據我國文化和旅游部的統計來看,2019年我國旅游人數共計60.06億人次,同比增長8.4%。可以說旅游行業的發展前景充滿光明,行業規模正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擴大,這必然會引發大量人才競爭,我國需要形成一支數量龐大、結構完整、素質良好并且和旅游發展相互匹配的優秀人才團隊。但是我國目前旅游教育與旅游企業人才供需不平衡,畢業生就業存在“低進入率和高流失率”的現象。由于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起步晚,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完整的教育目標和課程體系,影響著創業教育的實效。
三、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必要性
(一)國家戰略發展需求
旅游業向來都是我國開展精準扶貧的重要支撐產業,同時也是建設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路徑。在“十三五”期間,旅游行業需要在鄉村旅游扶貧、休閑農業以及地方特色文化保護方面發揮作用,積極協調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與此同時,旅游行業自身便是產業架構改變的催化劑,將會為我國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帶來無可或缺的影響。旅游業是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需要更為有力地促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成長,用于為地方旅游服務市場提供好支撐,充分契合國家戰略發展目標。
(二)高校培養目標轉變需求
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切實有效地展現出學生的本位作用,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力。高校除承擔培養學生學術能力以及職業素養的責任之外,還需要重點強化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各個高校在開展旅游管理專業活動的過程中,就業方向受到明顯的限制,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能夠切實有效地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復合型人才。
四、旅游管理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創業導師,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不足
我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實習地點以酒店、展會為主。酒店幾乎是學生實習實踐最大的接收單位。這些傳統旅游企業和部門的管理模式大都比較陳舊,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充當著一個至關重要的引導角色。傳統的教育模式難以滿足現階段教育改革的需求。只有不斷更新教育模式,才能滿足當前復雜多變的教育需求,提升學生素質,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
(二)人才培養計劃缺乏與時俱進的特點
隨著旅游產業融合的不斷深入發展,需要具備傳統產業的知識性和技術性的人才來促進傳統產業的演化升級。那么,復合型的人才是旅游產業融合持續發展的第一資源。
(三)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實踐條件
首先,學生不能將學到的專業知識與創新創業意識結合起來,自主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其次,由于缺乏社會閱歷和行業經驗,學生具有很多創意,但其中許多創意經不起實踐的驗證。最后,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只有少部分感興趣的學生參加各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及大賽等,絕大多數學生沒有參與進來。
五、旅游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策略研究
(一)加強師資培訓,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
首先,加強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意識和能力的培訓,鼓勵相關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到實務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進行掛職鍛煉。要完善高校科研成果處置和收益分配機制,鼓勵教師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其次,各地各高校必須要明確全體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責任。有必要推動高校配齊配強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業就業指導專職教師隊伍。推動高校聘請行業內的優秀人才,擔任專業課程、創新創業課程的講師或分享嘉賓。
(二)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做到與時俱進
學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信息集成等技術,成立創新創業工作室,利用該平臺強大的支持能力和豐富的資源,可以快速搜索到各領域的創新項目、研究進展及相關人才信息,實現與創業導師、學生“創客”、企業家等的實時溝通,提升對創新創業成果孵化“最后一公里”的服務能力。
(三)強化實踐,補齊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短板。
高校可建立旅游創業中心校友會,面向所有具備創新創業興趣的畢業生,作為一個資源分享和信息交流的平臺。校友會可以充分發揮自身資源互補的優勢,自發組建創業小組,定期進行交流和分享。另外,創業中心校友會可以衍生出一個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支持旅游管理專業在校生在假期進行創業實習。這樣不僅能形成一個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還能構建一個較為理想的創業環境和系統。在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參觀、模擬、體驗等方式讓學生融入創新創業的環境氛圍,增強創業教育的實踐環節。
六、結語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除了要及時調整人才培養計劃,建立旅游管理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的課程體系;還要充分利用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和優勢,籌集資源,建立專業的實習實訓平臺,讓學生在實際場景中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積累創業經驗,提高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馮維賀.應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途徑的創新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2):227+229.
[2]李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投資與創業,2018(9):3.
山東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