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益
【摘要】對大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是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高校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舉措,更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六安地區的紅色文化為背景從愛國主義知識體系與育人體系構建、愛國情感的培育和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國初心使命三個方面來探究高校對青年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以達到青年大學生明晰“為什么愛國”“什么是愛國”“怎么樣愛國”的目的,使愛國主義成為青年大學生的堅定信念和精神力量。
【關鍵詞】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文化;家國情懷
愛國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是每一位青年大學生內心最淳樸,最真實的情感。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與湖北省相鄰,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是中華民族寶貴精神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是對大學生愛國開展主義教育的寶貴資源,在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中融入六安紅色文化元素,既能使青年大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能激發他們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讓愛國主義精神內化為大學生成長的動力,外化為努力拼搏的行動,來推動祖國的建設和發展。
一、紅色文化是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寶貴資源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1]。仔細閱讀我國的革命歷史,就會發現六安革命斗爭歷經新民主主義革命各個歷史時期,無數英烈舍小家,為大家,為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英雄事跡感人肺腑,可歌可泣。因此,六安紅色文化與紅船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一樣,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資源。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多種社會思潮的涌現給青年大學生帶來強大的思想沖擊,大學生能否正確認同和踐行愛國主義精神,關系到中華民族事業的發展。
六安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例如參觀六安市大別山革命烈士紀念館能切身地感受深沉厚重的紅色歷史、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熠熠生輝的革命人物和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的奮斗過程。結合六安紅色文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能幫助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大學生了解國家歷史,提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因此,在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融入好六安紅色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健全紅色文化與愛國主義相結合的育人體系
為了培養具備愛國主義基本素養的大學生,輔導員要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結合“三全育人”工作方案和育人體系;進一步健全紅色文化和愛國主義相結合的育人制度,引導大學生在學紅色故事、讀紅色故事,講紅色故事的過程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2]。輔導員要結合紅色故事對大學生講清楚做什么樣的人,干什么樣的事是愛國;要讓大學生深刻明白愛國主義精神的本質是愛國與愛黨、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切實了解紅色政權是怎么來的、新中國是怎么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從而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本質,從而形成高度的政治認同、理論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3]。
輔導員要在日常工作中把愛國主義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推進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進宿舍、進活動。輔導員要廣泛挖掘愛國主義的教育資源,結合抗疫英雄、航天英雄、大國工匠、感動人物、革命英雄等人物事跡和科技成就等素材充實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健全紅色文化與愛國主義相結合的教育體系,實現“三全育人”的育人目標[4]。輔導員要運用好“線上”和“線下”兩個平臺,守好傳統陣地,優化教育手段,創新教育理念,建設愛國主義教育的流量池和思政工作室,增強紅色文化視域下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吸引力、傳播力、影響力和持久力。
三、深化大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培育
大學生是否具備深厚而健全的愛國主義情感,決定了他們能否做出理性而正面的愛國主義行為。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重點是要通過情感育人,增強大學生對偉大祖國的歸屬感、認同感、自豪感和榮譽感,所以,必須讓大學生明白“什么是愛國”。輔導員要積極塑造“國是千萬家、有國才有家”的情感認同,在國慶日、烈士紀念日、重大事件紀念日等特殊節點,可以舉辦具備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活動;可以精心設計愛國主義教育元素,通過舉辦教育活動來引導大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濃厚真摯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其接受心靈熏陶和洗禮[6],可以通過鼓勵開展現場教學和探索式教育、體驗式教育,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增強大學生對愛國主義教育的心靈親近感和悅納感。輔導員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要講究方式,“接地氣”地講好紅色文化背景下的愛國小故事,以小見大旨在以情動人;通俗易懂地講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列數據、擺事實地講好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必然趨勢[7]。
四、引導大學生踐行“愛國”的初心使命
大學生的愛國情感最終要落到報國行動。輔導員要引導大學生從當前的學習和工作做起,腳踏實地的把愛國主義內心情感轉化為實際的報國行動[8]。愛國不能只是一種內在情感,而是要把樸實的愛國主義情感升華為戰勝疫情、戰勝困難、強國報國堅定的理想信念,完成由“為什么愛國”“什么是愛國”到“怎么樣愛國”的認識升華。于是,輔導員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要提高四個能力來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實效。一要提高愛國主義知識教育能力[9],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和大學生理論學習需要的基本原則,組織大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素質拓展基地等進行參觀或者考察調研,活化書本知識,強化情感認同。二要提高史實教育能力,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深化中國共產黨史、社會主義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促進大學生理解我國的制度優勢和國際競爭優勢,增強認同感,培育青年大學生的愛國意志和動力[10]。第三,提高社會實踐教育能力,組織大學生開展綜合性的下鄉活動,強化責任意識,發揮專業特長,堅守初心使命,引導大學生力所能及地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第四,提高勞動教育能力,輔導員要結合大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實際情況,強化勞動技能,提升動手能力,培養大國工匠的精神品質,把大學生培養成為既能做大事,又能做小事的時代新人,積極為學生扎根基層、奉獻祖國提供支持和保障[11]。
別林斯基說過,誰不屬于自己的祖國,那么他也就不屬于人類。青年大學生要深讀、細讀、廣讀紅色文化書籍和歷史故事,積極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深化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自豪感與民族榮譽感,讓愛國主義精神的旗幟永遠屹立于祖國大地。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蘭涵旗,余斌.從“知情意行”維度加強高校愛國主義教育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635:25-27.
[3]劉建軍.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的理論闡釋[J].思想理論教育,2019,(9).
[4]王新影.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要求[N].中國教育報,2019-02-21.
[5]徐國亮,鄧海龍.新時代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四重維度[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0,(1).
[6]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年5月2日)[N].人民日報,2018-05-03(2).
[7]黃興,楊艷.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33):96-97.
[8]奚振海.塑魂立德培養合格接班人[N].廣西日報,2020-10-26(002).
[9]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9年4月30日)[N].人民日報,2019-05-01(2)
[10]梁慶婷,于歡.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厚植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維度探索[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20,32(10):17-22.
[11]許在華,林安薇.基于文化育警的公安院校愛國主義教育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20):31-33.
[12]王莉.愛國報國強國:新時代青年的人生追求和責任擔當[N].西安日報,2020-11-02(007).
課題項目: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的探索實踐:項目號(WXSK202007)。
(皖西學院法學院專職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