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背景下,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院校需要深入進行教學改革,才能符合社會需求。而構建高校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高職院校經過多年實踐,盡管已經形成初步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然而在實踐應用過程中,仍然遇到一些發展瓶頸,本文在首先探討了生態體系構建意義,然后提出構建的瓶頸及構建措施,促進高職院校雙創生態體系構建,推動高職院校更好向前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構建
隨著近些年傳統的人才培養競爭趨勢越來越嚴峻,為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實現高校轉型,高職院校需要神話企業教育改革。而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學校為主導,以學生能力為導向生態培養體系,它離不開社會、政府、企業以及科研機構的支持,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全面實現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總體目標。因此,高職院校要不斷創建和完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找到瓶頸的原因,尋找科學有效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構建措施,促進高職穩定向前發展。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構建意義
1、促進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當前,我國已經將實現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目標,而為了實現這個雙創目標,高職院校只有重視培養創新型人才才能將高校科研成果應用到生產實踐當中,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的基本條件,與傳統的高職人才模式相比,近些年來,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其培養形式不僅兼顧傳統教育教學任務,更注重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重視將學生打造成應用型創新的人才,因此,在高職院校構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有利于培養高職學生創新精神,提升當前高職院校人才教育水平。
2、培養創新型創業者
當前,我國高職學生創業分為以下兩個方向:一是以生存為目的的創業,許多地方高職院校給學生提供一些創業的機會,而這些創業項目大多數是針對在校學生的,而面向學生市場的項目具有技術含量低、成本低、管理水平低等特點,致使這種創業形式不能穩定地成長。而另一個方向則是科技主導型創業,這種創業形式需要較高的科研基礎,具有風險大、投入高、具有成長性等特點,創業成功率比較低。而與以上兩類創業相對,高職創新創業剛好取長補短,在掌握新技術、分析社會發展及客戶需求的基礎上,實現產品與服務的輸出,就可以降低創新創業對科研的依附性,而其中的技術創新創業模式還具有技術含量高,成本低、周期短、見效快等特點,滿足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為高職院校創新型創業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3、促進學校落實國家“雙創”戰略
近些年來,我國逐步進入了“大眾創新”時代,這既是我國的民生問題也是高校發展方向,國家發布的創新創業政策中提出當前各種組織形態以及戰略發展思路及路徑突出了創新創業教育戰略的主體性、活力性與群眾性。為高職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正好也符合這些特性,不僅強調創新創業的技術性,同時強調創新創業的個體性。因此,高職院校培養創新人才、創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是有效落實國家創新創業政策的具體路徑。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構建瓶頸
1、忽視“雙創”體系構建重要性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各種新的工藝、技術以及崗位的出現使企業對人才的創新能力需求越來越高,這需要高職院校要認真落實國家的政策要求,將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創新應用型復合人才作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這也是高職院校急需創建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的根本所在,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大部分高職院校將就業率以及科研與比賽成果作為學校發展的主要發展方向,不重視雙創生態體系構建對推動高校教育現代化改革的重要作用,致使高職院校缺乏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不重視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這種本末倒置的功利化教育理念,會使高職院校教育離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越來越遠
2、創新創業載體缺位、體系有待完善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生態體系需要科學的課程體系、優秀的教師隊伍以及多元化平臺來支撐,而我國高職院校普遍存在體系不夠完善、載體缺位等問題,首先,當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師都缺少企業實踐經驗,不能很好的把握當前就業形式,致使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容易暴露出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大部分學校還沒能找到專業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契合點,仍然以慕課以及大班課教學為主,沒有設立符合雙創要求的相關課程,盡管教學形式比較靈活,然而因學時的限制,不能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另外,盡管有些高職院校已經設置了一些學生創業平臺、多功能創新創業模擬實訓室,然而因模擬軟件案例庫具有一定時效性,同時模擬操作具有時滯性,而創新創業項目市場份額較小、技術含量比較低、經營比較難,不能充分發揮實驗平臺與實訓室的作用。
3、權責失衡、增量嫁接現象嚴重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盡管已經設置了創新創業學院,然而只是發揮輔助教學的作用,雖然倡導由創新創業學院主導、其他部門輔助的形式,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創新創業學院卻沒有決策和建議權,嚴重的權責失衡使高職院校不能很好地發揮雙創學院的教育融合作用,阻礙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構建進程。同時,有的高職院校為更好的做好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的融合,有效落實國家雙創政策,盲目地在專業課上嫁接創新創業教育,因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制約,不能充分做好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效銜接,只完成教育教學的單純疊加,使創新創業教育一時無法擺脫增量教育階段,組織也過于形式化,不能給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構建帶來持續的生命力。
4、主體參與不強,未能形成教育合力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它關系到多個主體,覆蓋范圍比較廣,高職院校的外部參與主體有政府、科研機構、社會組織以及企業等,而校內參與主體則包括各部門以及創新創業教師等,而許多外部參與主體給高職院校學生提供了雙創優惠政策及條例,然而在政策宣傳及解讀還有待提高,如企業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引導者,然而企業的參與只是以實訓、講座及交流等形式,沒有深入的實際指導;而科研機構重視精英教育,不關注創新創業教育。而在內部參與主體中,有些創新創業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職業倦怠現象比較突出,缺少有精力和有能力深入指導的雙創教師;另外高職院校的各個部門盡管愿意輔助院校開展雙創教育工作,然而迫于日常繁重的教學壓力,不能穩定、持續地進行服務工作,因此,高職院校內部參與主體在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建設中的參與度不夠,致使很難形成教育合理,不能營造良好的雙創教育氛圍。
三、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構建對策及建議
1、樹立雙創教育理念
在高職院校,首先要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樹立雙創教育辦學理念,重點培養高職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而并非只是落實上級政策和要求,開展形式化教學。而血藥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提升個人創新創業能力,增強雙創自信心。同時,高職院校要將雙創教育理念貫穿在專業教學過程中,通過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開拓學生思維能力,培養高職學生創新邏輯,提升學生專業能力。因此,高職院校要樹立創新創業教育意識,才能科學有序地落實雙創教育的各項工作內容。
2、設置雙創教育課程體系
為了讓學生能夠獲得豐富的創新創業相關知識,合理設置雙創課程是學生更好地開展雙創學習的前提條件,因此,高職院校可以增設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等課程,這些課程為學生更好地開展創業提供必要的知識基礎。只有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才能更好地解決在創新創業中遇到的一些難題。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設置商務禮儀等方面的課程,主要培養學生人際交往及溝通能力。另外高職院校還要充分認識到經濟法律相關課程對創業的重要作用,積極開設經濟法律法律基礎課程,提升高職學生的經濟與法律知識儲備。而高校在科學合理設置創新創業課程的同時,還要將創新創業課程測評結果與學生的實踐情況關聯起來,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因此,科學合理設置創新創業課程,可以有效豐富學生創業知識,全面提升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而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具有一定特殊性,高職院校雙創教育既要滿足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目標,還要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將創新創業教育列入素質教育及學分體系,創建基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立體化、多層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并突出專業特色,充分發揮實踐操作能力優勢,結合高職學生的意愿和能力,開展多層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首先,是針對所有學生設置的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及素質的基礎課程;其次,是針對一些創業意愿比較強烈的學生設置的專項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的課程,包含選擇創業項目、確定創業計劃、尋找合伙人等;最后,針對一些已經具有創業經驗的學生設置的課程,包括項目融資、產品定位、團隊打造、市場開發等知識內容。
3、建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平臺
構建高職院校雙創教育生態體系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建立和完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平臺。學校結合學校資金情況以及創新創業需求建造創新創業實訓樓,給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學生可以借助實訓平臺和設置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給學生提供自主創新的機會。另外,高職院校還要認識到創新創業競賽的重要作用,學校要積極開展創業、市場營銷等比賽,鼓勵學生踴躍報名參加,通過創新創業活動內容,激發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社會打造所需雙創人才,以創新引領就業,通過組織各種創新創業比賽,提升學生雙創能力,為高職學生提供創新新實踐平臺,促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工作更好向前發展。其次學校還要通過校企與校校合作給學生提供體驗交流的機會。如學校可以帶領學生去當地的企業進行參觀實習,讓學生親臨企業去感受企業的工作氛圍,提升個人創新創業能力。另外,高職院校還可以開展校校合作交流活動,請其他學校的具有經驗的雙創教師來校開展教學講座或與學生進行交流等,通過活動提升學生知識與技能水平,同時通過交流還可以提升創新思維能力。
4、科學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
創建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評價體系可以對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做好科學、量化地評判,高職院校需要結合創新創業目標及實施情況來創建學校的創業評價體系,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可以幫助學校從宏觀和微觀上把握正確的教育發展方向,促進創新創業教育更好向前發展。而高職院校要始終以問題為導向,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愿及能力,合理設置創業師資建設、課程標準、資金來源使用、實踐平臺等評價指標的權重,全面開展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使雙創教育更加系統和完整,也更具有針對性。
5、打造創新創業教師團隊。
教師在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中可以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與創業技能,因此打造一只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師隊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招聘專業的雙創教師,聘請一些有經驗的企業家擔任導師。杜絕讓本校其他專業教師兼職代課的行為,面向全面招聘具有專業創新創業課程知識的高學歷人員擔任學校創新創業教師,確保學生可以接受專業的指導,獲得更加豐富的專業知識。另外高職院校還可以請一些優秀的企業家來校擔任創新創業導師,讓學生可以有機會接觸到優秀的企業家,并可以學到豐富的創業知識與技能,同時還能獲得一些人脈資源。另外,教師要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各種創新創業教學培訓,通過學生定期組織的校企與校校交流活動,了解當前企業最新政策和創業信息等,以便能為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提供針對性指導。
結語: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的構建過程中,高職院校要積極樹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針對本校學生開發具有特色雙創教育課程體系,同時為高職學生建立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打造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師團隊,并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讓教師在教中研、教中創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通過教師的幫扶、各項創新創業競賽的鍛煉,為高職院校學生全方位提供創新創業條件。
參考文獻:
[1]石東龍.論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的構建[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1):100-102.
[2]李松,劉晶.高職院校“五位一體”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6):62-66.
[3]李國鳳.教育生態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43):66-67.
[4]趙潔,楊紅霖,鐘文媚,師庭斌.民辦高職高專院校如何構建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以云南工程職業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0(13):202-203.
[5]薛紅燕,趙悅.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構建與實踐[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3(02):20-23+43.
[6]劉兆媛.構建高職創業教育生態體系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9,21(07):92-96.
作者簡介:柳淑貞,女,1987.08,廣東汕頭人,畢業于深圳大學本科商務管理專業,就職于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中級經濟師,研究專長創新創業,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等。
(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 廣東廣州 51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