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
【摘要】倡導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學思想得以創新的表現。陳舊的美術教學模式,學生很少主動參與課堂,缺少主動思考和積極互動的機會。關注以生為本教育理念,打破傳統教學的桎梏。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動起來,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形象出現在課堂中,能夠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豐富學生的學習成果。
【關鍵詞】以生為本;初中美術;師生;創新
一、以生為本,積極鼓勵
美術學習信心不足,是當代初中美術教學的普遍現象。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落實以生為本教育理念,促進課堂管理的優化,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美術學習信心的養成。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成就感的獲得,才能使其產生學科學習信心。欣賞,是美術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欣賞活動,是一種情感化的個性化的學習活動。在教學中,教師要借助美術作品的欣賞,引導學生活躍思維。通過欣賞,獲得個性化的感悟,了解美術。在欣賞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行為和語言,及時給予鼓勵。積極、主動地抓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以激勵作為課堂評價的主體,幫助學生增強美術學習動力和信心。而非抓住學生的錯誤,一再引導糾正。對于學生來講,教師的一句鼓勵和一句肯定,能夠轉變他們的學科學習態度。給學生未來的美術學習帶去強大的力量,也能支撐學生的美術學習信念。
比如學習“如何欣賞建筑藝術”這一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欣賞中國古代建筑藝術,了解我國建筑的結構特點,進而了解建筑藝術。在本次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了解不同建筑的構造特點,以及從中國古代建筑中獲得人文知識和審美能力,是教學難點。教師要結合課本中的內容,引導學生做必要的欣賞活動。在欣賞過程中,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各類建筑的看法。像天壇、山西懸空寺、大理三塔、晉商大院、苗寨竹樓,都是很有特色的古建。引導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入手,說出自己的喜好和看法,有利于課堂氛圍的活躍化,以及學生個人表達機會的增多。有的學生在欣賞天安門時,說出“天安門,建筑結構十分規矩,符合中華民族和諧理念,但我并不喜歡這種死板的建筑類型”的感悟。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建筑欣賞追求,面對學生所給出的個性化看法,教師要積極鼓勵和肯定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欣賞,多表達,肯定學生已經獲得的欣賞感悟。
二、以生為本,給予關注
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注,是讓學生成為課堂中心的實踐。在過去的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一直將自己視為教學的中心。在課堂中不停地給學生灌輸知識,讓學生接收自己的審美成果。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很少進行主動探究,也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個性化感受。關注學生的需求,了解學生的藝術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并關注每一位學生的一舉一動。才能讓美術課堂具有情感,具有靈性。在課堂中,教師要加強師生互動,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了解教師對自己的肯定,對自己的重視。通過互動的方式,讓學生更多地占據課堂時間,在課堂中有更多的表現。
講解“三位中國美術家”,則要求教師全方位、多視角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評論和欣賞。每個大師的作品風格和創作、表現方法均不同,要包容、正確的欣賞美術。積極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信息技術查閱、收集資料的能力也很重要。在課前,教師可以給學生上臺做有關于三位大師介紹的匯報。鼓勵學生成為課堂中新知識的輸出者,突出學生的課堂中心地位。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同學和老師的目光都集中在匯報者身上。他們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發現個人查閱資料所付出的經歷是有價值的,從而產生不同的美術學習感受,建立美術學習興趣。
三、以生為本,自主探究
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管理中利用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師重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活動機會的創造、組織。審美能力培養是教學的重要目標。審美能力的培養則需要貫穿教學的始終,且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不斷完善。美術課堂,是學生接收美術知識,豐富美術文化的重要陣地。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不能再主導課堂!而要以學生為本,創設學生自主探究的氛圍和課堂條件。從具體教學內容出發,從興趣點入手提問,積極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積極自主地去探究與解決,能夠讓學生在思維運動過程中建立相對完整的美術知識體系。這樣自己探究得來的美術知識體系,更具有可理解性和可記憶性。
像在講解“用色彩表達情感”時,怎樣讓學生認識色彩的基本知識與相關規律呢?當然需要教師通過大量實例來進行了。生活中,裝飾色彩藝術的應用,可以表達個人的主觀情感。教學過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圖片實例以及顏色應用實例。教師可以將這樣的教學資源整理好,在課堂中交給學生。讓學生利用這樣的學習資源,自主探究色彩基本知識和使用規律。探究色彩在生活中的應用案例,產生個性化的色彩使用方式。
綜上所述,以學生為本的初中為數課堂氛圍更加靈活,內容更加豐富,學生的個性得以展現。不斷掌握全新的教學模式,用生本理念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創新性。才能讓教學在內容和形式上更吸引初中學生,促進新一代初中學生美術素養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何克昌.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美術高效課堂構建[J].讀與寫,2019,16(36):200.
[2]房興梅.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美術高效課堂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35):20.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 0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