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摘? ? 要】大學語文教育是促進人才全面發展的通識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大學語文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影響大學語文課堂效果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育工作者應當從實踐中尋找意義與答案。在互聯網成為人們生活必要組成部分的大背景下,教育的發展必然要和網絡結合在一起。
【關鍵詞】網絡資源? 大學語文?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129
一、大學語文教學與互聯網資源
(一)大學語文教學與互聯網的適應性
大學語文教學在高校教育中的定位是一門人文性與工具性兼具的學科。不管是考慮到工具性還是人文性,大學語文教學都應該具備與時俱進的特點。大學語文教育和互聯網發展的適應性正是從與時俱進的角度出發來闡述,一方面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教師與學生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要工具,使用互聯網完善相關的教育教學內容早已經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掌握的技能,日常的教學資源必然要和互聯網產生聯系;另一方面,大學教育的培養目標之一,適應社會,也必然包含了與當前互聯網時代相適應的要求。不管是從大學通識教育的出發點還是落腳點來說,大學語文教學都應該更早地注重與互聯網時代,乃至于即將到來的5G“萬物皆可聯網”時代的聯系。
(二)互聯網能為大學語文教學帶來什么
如今,面對互聯網,人們的問題早已經不是“互聯網對教育的發展是好還是壞”這樣簡單的是非問題。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教師與學生都要面對的問題變成了“如何從繁雜的互聯網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和資源?”同時,互聯網的出現,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也為大學教育帶來了課堂上的挑戰。如今的網絡上有大量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娛樂產品,也有更多的名師網絡課程,教育工作者如何在二者的“夾擊”下找到大學語文課堂教育存在的必要性?2020年防范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上半年全國高校的課程幾乎都改為了網絡授課,這是互聯網作為工具對教育起到的積極作用,但筆者也能發現,網課很難保障的是學生在上課期間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從這一點上來說,實際課堂教學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仍舊相當必要。
另外,互聯網背景下的社會也為大學語文教學的目標也提出了新的目標。很多高校教師將大學語文當成普通的文學史課程或者應用文體寫作來備課,而缺乏對大學語文教育目標以及課堂效果的真正思考。如何正確地對待互聯網上龐雜的信息?如何應對互聯網信息給人類認知帶來的誘惑?如何利用互聯網而不是任由它控制我們日常的生活?這些都是人文素養課程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大學語文確實不能完全應對互聯網帶來的各種問題,但它足以為學生打開一扇心靈的窗戶。
二、如何實現對互聯網資源的深度挖掘
對互聯網資源的深度挖掘并不只是利用搜索引擎等工具進行教學資料的搜索,而是要在課程教學中結合互聯網資源進一步深化大學語文課程的實際意義。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互聯網資源作為重要的參考導向,使大學語文課程能夠和當前學生的實踐要求緊密連接起來。
(一)利用互聯網明確教育需求
很多高校的大學語文課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課堂不能吸引學生,也很難為學生提供真正重要的能力和知識。著名文學理論家艾勃拉姆斯在其作品《鏡與燈》中將文學比作反映客觀世界的鏡子和映照主觀世界的燈塔,如今的大學語文教育某種程度上也應該對這一點有所體現。比如在互聯網信息主要傳播模式已經變為由短視頻和圖片主導的今天,“語文”確實難以成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但是如果仔細研究,所有的視頻、圖片和新聞仍舊以文字作為信息的核心,傳播最廣泛的信息往往能用文字進行最簡單的描述,這符合信息傳播的定理。利用這一點,教師可以通過文學作品以及思想家的理論傳授學生如何看待信息以及明確信息作為工具的本質,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分析手機網絡為什么會給我們帶來難以戒除的快感,從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的角度宏觀地去看待信息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等。
此外,大學語文課程還要注重語文能力在互聯網時代下的實際應用,尤其是溝通與交流的能力。大學語文課程中所要求的專業文體寫作能力實際上就是溝通與交流的一部分,而在互聯網時代下,應用文體的類別和用途都得到了擴展,而這些是很多學生乃至教師都沒有意識到的,與其讓學生進入社會之后摸爬滾打,不如在課堂上就利用互聯網的相關資源完善相關的知識。
(二)挖掘互聯網的人文資源與話語資源
互聯網資源深度挖掘的最重要部分仍舊是它無窮無盡的人文資源與話語資源。依托于互聯網,教師在課堂實踐的時候可以不拘泥于文學的形式進行教學。比如在語文課上介紹中國古代文學的時候,除了傳統的一字一句地解讀古文之外,還可以參考諸多紀錄片、海外漢學資料、文化綜藝乃至游戲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網絡時代,一個文明文化輸出的水平直觀體現為文化輸出形式的多樣化,根據不同的課堂需求,教師也能找到多種多樣的資源進行教學以及為學生布置擴展任務。教師應當熟悉各種資源的搜索以及使用方式,但不能過分依賴于這些資源,而要充分理解所尋找的這些資源的意義,才能將其應用到教學中。
總之,基于對互聯網深度資源的挖掘,大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都能得到進一步優化。對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師而言,重要的是明確網絡資源在教學當中的作用,吸收并消化互聯網相關的資源和話語作為授課的背景和內容,將課堂變得真正有趣和有意義起來。
參考文獻
[1]宋鳳齡.網絡環境下高校大學語文開放式教學模式初探[J].宜春學院學報,2014,36(10):137-140.
[2]徐正麗,吳宇力.關于大學語文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4(10):36-38.
[3]孟德騰,黃芙菊,劉彥宏.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1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