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旅游業對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提升現代人的生活水平與質量,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多樣化傳承,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面對這一發展趨勢,傳統電視媒體不斷推陳出新,設計諸多與旅游相關的電視節目,以便提升在新媒體背景下的行業競爭力。本文對新媒體背景下旅游類電視節目的現狀與創新展開深入研究,探索新媒體背景下旅游類電視節目的主要特征,以及發展現狀和遇到的瓶頸,并以解決現實問題,促進旅游類電視節目創新發展為目的,提出三點有效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旅游類電視節目;發展現狀;創新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4-0112-02
一、引言
新媒體背景下旅游類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帶動傳統電視媒體創新發展的全新機遇。然而,新媒體的不斷發展,雖為傳統媒體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但不斷發展的眾多新媒體平臺,也逐漸成為傳統媒體的競爭對手,向傳統電視媒體提出諸多挑戰。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下,設計出符合觀眾喜好、需求,滿足旅游業發展需求的旅游類電視節目,是傳統電視媒體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也是其實現自身創新發展最為主要的途徑之一。
二、新媒體背景下旅游類電視節目的特征
新媒體背景下旅游類電視節目的特征主要有三種,即新奇性、樂趣性、文化性。首先,新奇性特征指的是旅游類電視節目能夠為人們提供觀賞、了解外界新鮮事物的機會,能夠通過大力宣傳各個旅游地區當地的文化習俗、特色及風土人情,如叢林冒險、民間古寨、高空蹦極等,加深人們對該地區旅游項目的了解和認識,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觀賞體驗。其次,旅游類電視節目的樂趣性特征非常明顯,從《極速前進》這一電視節目便可清晰看出,該電視節目有效結合了趣味性游戲與當地風土人情,帶來趣味十足的節目體驗。這種電視節目通常將各地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有效融合到一起,與緊張、刺激的游戲項目結合進行播放,能夠最大限度地抓住觀眾眼球,獲得觀眾喜愛[1]。最后,文化性特征指的是旅游類電視節目可以以節目為載體,為屏幕前的觀眾呈現當地的美麗景色與文化風貌,比如吉林廣播電視臺制作播出的《帶著夢想去旅行》,便是通過電視節目播放,為觀眾展現多個地區的風景文化特色,使其能夠通過觀看電視節目了解各地文化習俗。
三、新媒體背景下旅游類電視節目的現狀
(一)節目內容互動性不強,缺乏吸引力
隨著電視媒體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旅游類電視節目逐漸出現在廣大觀眾眼前,在為廣大觀眾提供多樣化觀看體驗的同時,也為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但是,近幾年新媒體不斷發展,許多短視頻APP、視頻APP、交友APP不斷完善,改變了大眾觀看視頻的習慣,尤其是新媒體自身具備信息傳播迅速、時效性強以及互動性強等優勢,愈發受人們的歡迎,導致傳統電視媒體逐漸被觀眾忽略。而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便是旅游類電視節目雖然在不斷積極加強自身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比如通過手機短信、電話抽獎等方式,與觀眾進行互動,但效果與新媒體平臺相比不佳。而近年來旅游類電視節目因自身的局限性問題,無法與觀眾有效互動,難以了解觀眾的實際需求,導致節目內容吸引力不強,不足以激發觀眾群體的興趣,成為阻礙自身創新發展的關鍵原因。
(二)節目過于注重娛樂性,缺乏品牌效應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多樣化媒體平臺的不斷完善,現代人對各類電視節目的要求越來越高。許多傳統電視媒體節目組為滿足觀眾多樣化的觀看需求,保證自身在新媒體背景下長久發展,不斷改變節目制作形式,將旅游和綜藝相結合,比如明星旅游、嘉賓互動闖關等等,致力于提升電視節目的趣味性。但是,這種一味迎合新時代觀眾多樣化觀看需求,忽略傳統觀眾觀看旅游類電視節目最初意愿的節目制作觀念,不僅會導致旅游類電視節目流失傳統觀眾,還會使其逐漸失去旅游節目本真的一面,愈發缺少服務性。另外,個別旅游類電視節目在制作過程中,過于注重自身娛樂性的打造,忽略了旅游產品品牌效應的作用,致使創造出來的旅游類電視節目缺乏自身特色。在市場中,很少有獨具代表性的旅游品牌節目,所以一些旅游類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始終難以提高,并且非常不穩定。
四、新媒體背景下旅游類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策略
(一)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提高節目互動性
首先,旅游類電視節目組應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打造屬于自己的旅游類電視節目自媒體平臺,進一步提高節目的互動性,實現電視臺與觀眾線上互動。在此過程中,旅游類電視節目組可利用當下備受人們歡迎的微信、微博等社交APP,在節目播出期間,開放微博或微信公眾平臺,讓觀眾對節目內容進行評論、轉發和反饋等[2]。同時,節目組還可提前將節目內容以圖片、文字或短視頻等形式投放在各大短視頻平臺、社交平臺上,并配置新穎獨特的文字、圖片,吸引觀眾目光,激發觀眾與節目組互動交流的積極性和興趣,以便旅游類電視節目能夠及時得到觀眾反饋,并根據觀眾提出的有效意見,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實現節目收視率的提高。其次,還可通過使用微信公眾號的方式,讓觀眾隨時了解節目動態,提前播報節目播出內容和更新時間,便于觀眾合理安排時間觀看電視節目。
(二)實現節目內容與觀眾生活的有效銜接,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
新媒體背景下旅游類電視節目作為一檔民生節目,最重要的便是節目內容的制作,要貼近人們生活,充分體現出節目內容制作的人性化與生活化,注重拉近電視節目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滿足觀眾喜愛觀看接地氣的旅游節目內容的需求,改變傳統旅游類電視節目只注重介紹旅游地高大上旅游項目的方式,重視當地民生、民俗等文化特色的融入[3]。因此,新媒體背景下,旅游類電視節目應更加重視大眾化旅游節目、項目內容及文化特色的制作,將節目內容變得更加親民。在此過程中,在旅游類電視節目的制作形式選擇上,相關節目組應采用“走出去”原則,以前瞻性的眼光,深入了解、調查目前節目觀眾的范圍、群體,采取“分眾”方法,了解不同觀眾的觀看需求,比如體驗型、服務型等等。在已鎖定節目特性的基礎上,合理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多維度宣傳,大力推廣節目資訊。還可將視頻點擊量、微博閱讀量等作為節目觀眾類型鎖定的補充要素,利用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合理分析觀眾收看節目的習慣和喜好,細分觀眾群體,為穩定旅游類電視節目的收視率提供有效措施。
(三)注重節目內容整合創新,重點打造旅游品牌特色節目
新媒體背景下,實現旅游類電視節目的整體創新,是推動旅游類電視節目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步,而重點打造旅游品牌特色節目,則是為實現旅游類電視節目長久發展,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的不二選擇[4]。因此,新媒體背景下,旅游類電視節目組在注重自身節目內容整合創新的同時,還應重點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品牌節目,將發展目標放在特色品牌節目的打造上,比如央視打造的《遠方的家》特色品牌節目,便通過展示世界風光,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等方式,引領觀眾探尋當地人文歷史,實現歷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該節目積累了大量的忠實觀眾,使越來越多的人在共建“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探訪我國多地人文風光,更吸引了大批年輕群體,使其自身行業競爭力得到顯著提高。所以,新媒體背景下,旅游類電視節目不僅要重視整合創新節目內容,還應注重節目品質,將旅游品牌特色節目作為推動自身發展的驅動力量,借助網絡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平臺,實現多渠道、多平臺推廣品牌計劃,提高自身品牌節目的市場影響力[5]。
五、結語
簡而言之,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雖然為傳統電視媒體帶來了諸多挑戰,提出了更多要求,為電視節目工作者帶來了更大的工作壓力,但是只要相關電視節目工作者提高對新媒體技術應用的重視程度,明確認識到應用新媒體技術創新節目內容與制作形式的作用與優勢,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挖掘多種旅游類電視節目傳播途徑,重點打造旅游品牌特色電視節目,便可進一步實現自身的多樣化、專業化、信息化以及深入化發展,吸引更多觀眾觀看。所以,新媒體背景下的旅游類電視節目創新發展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楊文裕,于曉涵.影視節目對大學生旅游動機的影響——以黑龍江工程學院昆侖旅游學院學生為例[J].經濟師,2020(02):211+213.
[2] 李婷,梁麗芳,馮文勇.旅游城市品牌形象官方電視推介內容的量化分析——以《人說山西好風光》節目中忻州市的推介為例[J].廈門理工學院學報,2019,27(06):57-63.
[3] 彭惠軍,黃翅勤,紀曉蘭.真人秀電視娛樂節目大學生觀眾旅游動機的維度結構與影響效應研究——以《奔跑吧兄弟》為例[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9,24(02):31-35.
[4] 彭靜.融合新媒體:城市臺電視節目的未來——以旅游文化類電視節目微信公眾號運營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1):293.
[5] 郭子輝,孫紅日.旅游類節目的故事化敘事手法探析——基于cctv4頻道《遠方的家》的個案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4(19):123-124.
作者簡介:韋光海(1964—),男,四川富順人,大專,記者,研究方向:廣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