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陳天
摘要:小學科學教學實踐知識與生活實踐經驗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重視小學科學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一大主要內容。STEAM教育是將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等多學科有機結合的綜合性教育, STEAM教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在 STEAM理念實施過程中,科學教師結合 STEAM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并以此來判斷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與否。
關鍵詞:小學科學;STEAM理念;科學素養
引言:STEA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就時間跨度而言, STEAM教育是以 STEM為基礎,結合當前很流行的藝術(Art)思想,進而成為當今世界很流行的教育思想。綜觀以上五個方面,我們可以發現,它與科學課程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運用 STEAM理念實施小學科學教學,能使小學科學教學的魅力更加凸顯。
一、STEAM給小學科學教學指明了新的方向
傳統的科學教學中,教師更多地注重教學計劃、教學目標等,即便是從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方面來設計教學,也往往因“科學素質”概念過于宏大,使得實際教學難以具有素質培養的細致性,只能讓學生的科學素質在構建科學知識的實踐中自然得到提升。但是,從 STEAM的角度來看,原來科學教學可以從這五個方面具體施展,所以教學也就有了新的著力點,并且根據國內外的相關研究,這五個基點所支撐的小學科學教學,往往能使學生在產生科學興趣的同時,對科學的實踐過程有一個較好的把握。就拿“油菜花開了”這一內容來說,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思路,也許就是讓學生觀察一下油菜花的根、莖、葉、花、果、籽等,按照教材的設計,在解剖油菜花的基礎上,將其萼片、瓣、蕊、蕊等分開,然后根據它們的數量、色、味等進行判斷……這樣的教學過程當然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從學生的角度來看,經過這樣的學習過程,他們能收獲什么呢?但是,如果從 STEAM的角度來看,能發現一些新的東西,比如,能讓學生認識到研究油菜花的結構是一門科學,而研究油菜花的結構要通過解剖等方法,那就涉及到對技術和工程的解剖學方面的知識,從數量的角度去區分油菜花中的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成分,這就使學習這一內容的過程有了數學意義,最后,如果整個過程進行得順利,學生能深入其中,體會到科學探究的樂趣,那么,整個學習過程也就有了藝術意蘊。很明顯,這種教學過程正是小學科學學習的最佳過程,中學生在這種過程中既能感受科學的樂趣,又能感受科學的探究之美。所以, STEAM教育思想能更好地指導小學科學教學,從教學實踐的角度來看,不見得夸張,但它與傳統科學教育中的一些宏觀思想相比,更能為實踐提供指導,從作者與同行交流的經驗來看,最大的益處在于,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很快認識到 STEAM教育思想對科學教學的價值。
二、基于STEAM視角解析學生科學學習過程
教師在探討 STEAM理念對小學科學教學的價值時,更多地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審視知識建構、能力形成和科學態度形成的過程。研究結果發現,STEAM理念的價值的確可以在具體的過程中體現出來。還以“油菜花開了”這一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師從 STEAM的思想視角出發設計教學時,特別是在課堂開始時,借助現代教學手段,發現一片慢慢打開的油菜花,并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紛紛贊嘆“美極了!一朵朵普通的小黃花,學生們都很熟悉,可此時竟有這樣的感嘆,說明學生們的學習有了更好的狀態。由此,課堂進入了觀察油菜和油菜花的關鍵階段。觀察油菜花,教師不僅遵循了教材的設計思路,同時也加入了更多的細節要求,如在解剖油菜花之前,先讓學生感覺到油菜花是一種植物,這樣學生的視角自然就轉向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也產生了科學探究的欲望。渴望去探尋,需要細致的探尋,學生自然會想到怎樣才能找到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奧秘,于是便有了解剖學的思路。因此,如何才能使解剖具有科學性?在這個時候,老師可以解釋如何有效地進行解剖,雖然這一過程涉及的技術內容很多,但是學生聽起來是很認真的……另外,教師還讓學生感受到了油菜花的生命力。這個過程從技術到藝術,從科學到人文,學生們都知道春天百花盛開象征著繁茂的生命,那么,這個象征意義的植物學基礎和藝術基礎分別來自哪里呢?這種問題能使學生在這門課上的學習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從而使觀察花的過程同時具備 STEAM的全部內涵,這也是 STEAM教育思想在小學理科教學中所追求的。
三、從STEAM角度判斷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
發展學生的學科素養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以科學素養教育促進課程改革的深入,已成為當今教育界的共識。基于此背景,本文認為 STEAM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科學學科核心素養。科學素養是社會個體(學生)在面對社會、生活和事物時所具有的科學觀察和科學判斷的能力,小學是科學教育的啟蒙階段,培養學生什么樣的素養,決定著其科學態度的形成方向,而 STEAM綜合了學生科學判斷能力形成的五個方面,所以 STEAM理念下的小學科學教學對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養非常有效, STEAM反過來 STEAM又是對學生科學素養形成與否的一個重要判斷指標,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好這一指標,能使小學科學教學更具科學性。
結束語:綜上所述,STEAM教育思想與傳統的落后教育思想相比,有更大的廣泛性,也更符合當前階段我國教育的發展趨勢,尤其在理科等學科的教學中,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為此,小學科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引入 STEAM教育理念,對相關教材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合理改進相關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從而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學,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由于小學理科課程具有豐富的認知特征,教師必須站在信息的高度,科學地優化教學過程,有效地擴展學生的視野。
參考文獻:
[1]丁海飛.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學科學教學嘗試[J].新課程導學,2018,000(009):67.
[2]王健博樂.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學科學課程項目式活動設計與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9.
[3]王莎.STEAM理念在小學科學活動中的應用[J].孩子天地,2020,000(001):P.68-69.
嵊州市長樂鎮錦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