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燕
摘要:德育思想的教育是當今社會小學體育教學的關鍵點,德育思想教育要求德、智、體、美各項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小學體育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得到全面發展。本文通過查閱資料講述體育教學與德育的關系,闡述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思想的作用,從體育教學中通過哪些途徑融入德育思想進行分析,以尋找出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思想的途徑,促進學生的學習、體質、思想得到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素養。
關鍵詞:小學體育;德育思想;有效融入
前言: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重學生的德育思想教育,所以要通過一些合理的教學方法來加強學生的育德思想,讓學生在小學生活中道德素養得到提升。體育教學融入德育思想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意志,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是小學教學中一種特殊的教育形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體育課中表現出來的性格和行為的差異,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情感和意志,讓學生對育德思想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一、注重教學方法,促進全面發展
體育教學在小學教育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點。但是大部分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把學生的成績放在第一位,從而忽略了對德育思想的培養,教師嘗試把體育教學與德育思想的結合,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襯托出德育思想培養的重要性,教師在對體育教學中德育內容的探索,結合對體育教學的實踐,提出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思想培養的方法和路徑,為現代的體育教師提供了經驗,使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思想培養方法更有說服力,以最大的效率發揮德育思想教育的作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得到共同發展。
例如,著名的教育學家蔡元培先生,把培養人民優良的人格魅力作為現代民主教育的主觀思想,認為德育、體育、智育、美育這四項是教育的首要目的,正確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優良的德育思想。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引入障礙跑教學法,在設置障礙的條件下進行練習,糾正動作錯誤的方法。如練途中跑時時,在跑道上放置欄桿,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跑步姿勢,在這種設置障礙的條件下使之體會,掌握跑步時的正確動作,避免一直養成一種不正規的跑步姿勢。
二、注重對學生愛國思想的教育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每位體育教師都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對愛國主義教育的認知,在進行體育教學時灌輸中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有著一種獻身祖國,為祖國而鍛煉身體的想法,這種具有特色的體育課與其它學科截然不同。體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教師不可忽視的關鍵點,首先要向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任務不僅利于個人,還有利于國家,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每個有著愛國精神的學生還應該具備一副強健的體魄。
在體育教學中,將德育思想的教育融入進去,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艱苦耐鬧、勇于奮斗意志,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獻身祖國、報效祖國的尊貴心理品質。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學生表現出來的個性行為和意志,掌握特點,結合其規律,把體育教學和德育思想有效的融合。愛國精神是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精神品質,這是祖國富強繁榮,民族昌盛的動力源泉。當代青年背負著民族昌盛的重任,無論何時,都要把愛國思想放在第一位,努力做一個有思想,有道德的人。在國際體育賽場上,每一個為祖國奮斗的運動員都是值得學生學習的模范人物,教師可以合理規劃體育課,設定情景,教育學生向這些模范人物學習,學習他們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例如,中華文化上下幾千年綿延至今的繁榮昌盛,就是人們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所支撐著,因此學生需要具備愛國主義的意識。奧運會的舉辦和人民的素質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具備愛國主義意識,才能最大化的激發奧運健兒的潛力,使他們向生命極限挑戰;只有具備愛國主義意識,才能使他們獲得巨大的、無窮無盡的力量;只有具備愛國主義意識,才能使他們堅持到底。
三、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精神
隨著現代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很多學生都在家長的寵愛中長大,做任何事都怕苦、怕累,缺乏頑強拼搏的精神。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教師可以通過耐力訓練來磨練學生的頑強拼搏精神,使學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克服一切困難,引導學生“堅持就是勝利”。教師教學生打羽毛球、打籃球、長跑等體育活動,鍛煉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難等優良品質。在現在的教育中,大部分學生都缺乏適當的體育運動,所以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教師要合理的控制體育教學難度,難度的標準應是:學生只要愿意努力,絕大部分學生都是能達到要求教師的要求的。教師教學時內容難度要逐漸增加訓練難度,培養學生敢于克服困難的可貴品質。教師要善于創建“客觀困難的教學情境”對學生逐漸提升更高的教學難度,加大課堂運動量,使學生逐步適應克服困難的要求。教師也要在教學中多鼓勵學生,引導學生與負面情緒作斗爭,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精神品質。
例如,在教學前滾翻時,可以通過鼓勵的形式讓膽小的學生敢于去嘗試,給學生自信心來克服心理障礙,在學生邁出第一步后給予表揚獎勵,使學生能更加勇敢嘗試以后的任何事,加強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體育鍛煉又能提高學生不怕吃苦,堅苦耐勞的高尚品德,在教學中進行對耐久跑練習,學生會出現心跳加快和呼吸急促等負面反應,出現運動中的“體力極限點”的觀象。艱苦奮斗意志薄弱的學生可能會選擇直接放棄,此時教師對學生的支持和鼓勵,將會是學生有毅力去堅持,只是學生源源不斷的動力來源。堅持突破身體的“體力極限點”,這種方法是鍛煉學生意志力的機會,這樣才能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
總結: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將德育思想融入到日常的體育教學中,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精神品質,還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學生健康成長,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鍛煉習慣。小學體育教學中融人德育思想,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培養良好的精神品質。總之,小學體育教學與德育思想有效融入的重要手段,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開展的重要形式。
參考文獻:
[1]楊健.小學體育課中德育思想滲透的作用及方法[J].數碼設計(下),2020,9(1):211-212.
[2]王磊.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的研究[J].中華辭賦,2018,000 (007):P.25-25.
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恒源小學 2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