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數據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在手段上有了創新的依靠,高職院校在不斷擴招、吸引人才的過程中,需要利用大數據將學校招生信息進行精準傳播,并獲取更多生源信息。文章主要基于大數據經濟背景來分析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的新形勢、現狀以及相應的優化策略,以期推動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的創新。
關鍵詞:高職院校 大數據經濟 招生工作管理 生源
中圖分類號:F062.5;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1)04-183-02
一直以來,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主要是基于春季和夏季高考來進行的,在學生考出成績之后,高職院校按照成績和報名情況進行錄取。實際上,經過歷年的發展,高職院校在招生工作管理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招生區域、招生專業、成績區間等方面也儲存了較為豐富的信息數據。新時期國家對高職教育愈來愈重視,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實現高職院校生源擴招100萬,為此,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任務更重,在良好生源方面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大數據經濟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有必要應用大數據技術來創新招生工作管理,提高招生工作的效率和本校招生競爭力。
一、大數據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概述
1.大數據經濟。大數據經濟是基于大數據技術所形成的經濟形式,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海量數據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通過在海量數據中去粗取精、開展數據分析已經成為新經濟形勢下的一種新的預測市場、獲取經營信息的手段。大數據經濟給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特別是在互聯網環境中,大數據的獲取十分便利,利用數據分析軟件可以有效獲取數據分析結果。
2.高職院校招生管理。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是指高職院校每年招生季所開展的招生宣傳、報考指導、組織學校參觀、城市宣講、廣告投放、考生錄取、專業分配等工作管理的總和。招生工作管理一般由高職院校招生辦負責,但是在招生季招生辦的教師人手數量經常不夠,學校內各個學院、專業以及其他部門的教師也需要積極參與、協助。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在新生入校后則會轉為常態化管理,以在線宣傳、收集資料、設計下年度招生方案及計劃、做好下年度招生準備工作為主,在招生季來臨時轉為“奮戰”狀態。
二、大數據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新形勢
1.從點線面管理到數據管理。高職院校傳統的招生工作是以招生點為“圓點”,開展周邊招生宣傳工作,為了擴大招生范圍,這樣的招生點可能有幾十、上百個,每個招生點都有招生老師或者是兼職學生負責,這種以“點”為基礎、連成線、鋪成面的招生模式實際上是“人海戰略”,必須要指派足夠的招生人員到各個招生點開展招生宣傳及報名指導工作,招生工作管理變得十分繁瑣。但是在大數據經濟時代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可以擺脫這種“人海戰略”,高職院校可以直接對歷年考生數據以及本校生源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獲取最佳招生區域,并基于互聯網對考生大數據進行分析,篩選符合本院校的考生區域情況,從而在互聯網環境中展開相應的宣傳以及在線答疑等工作,這實際上是擴大了招生區域范圍。
2.從“大海撈針”到“精準招生”。傳統的高職招生工作是“大海撈針”的方式,高職院校的招生人員往往只能在各地高中了解學生的考試成績、在各地展開招生宣傳,吸引學生報名,但是在大數據經濟背景下,招生工作管理也可以通過數據分析來實現,這樣高職院校就可以實現“精準招生”,可以更為快速地找到潛在的生源,并通過有效的宣傳方法來提高院校自身競爭力,讓學生在同類型院校中進行對比,并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高職院校。
3.從“人工化”到“智能化”。在大數據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從“人工化”向著“智能化”發展。傳統的招生工作管理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來完成信息搜集、數據錄入、成績排名、專業分配等方面的工作,但是在有了大數據技術之后,相應的工作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軟件來完成,在對數據搜集、整理方面可以設計相應的程序,這樣可以有效節約人力資源,還可以提高相關工作的準確性,讓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變的智能化。
三、大數據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的不足
1.缺乏完善的大數據招生管理系統。就當前來看,大數據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雖然已經意識到大數據技術的重要作用,但是畢竟大數據有自己的特點,海量的數據雖然是一種有效的資源形式,但是大數據價值稀疏,在各個平臺中的數據紛亂,必須要借助專業的數據管理及分析系統才能夠實現對有效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在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中,除了各高職院校現有的招生錄入系統之外,其并沒有基于大數據技術開發出相應的招生管理系統,也沒有發揮出大數據時代的數據經濟價值。
2.未構建出有效的精準招生模式。現階段,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的目標是實現招生、人才培養以及就業的一體化模式,因此,在招生工作管理中,就必須對學生的能力、素質結構等進行必要的分析,從而為學生提供最貼合其自身發展實際的專業,并給出學生報考本院校的有力論據。大數據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潛力,其可以構建出精準化的招生模式,但是高職院校受到理念、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限制,還沒有構建出有效的精準招生模式。
3.生源數據庫建設滯后影響溝通。高職院校有著完善的本校學生數據庫,但是對于該數據庫的應用效率不高,實際上,通過分析往屆學生數據可以為下一年的招生工作管理提供有效的數據信息支持。比如大多高職院校在本省域招生多、外省招生少,但是也有高職院校拓展了省外招生渠道,省外生源日漸增多。對于以往生源信息數據的分析可以做出制定招生方案的參考。但是當下階段,大多高職院校沒有建設出完善的生源數據庫,也無法做出有效的招生預測。以至于在招生工作開展時影響了學校和潛在生源之間的溝通。
4.未有效發揮出優勢專業吸引力。各個高職院校都有自己的優勢專業,但是參加高考的學生并不了解這方面的信息,所以出現了信息障礙,導致學生可能選錯學校,高職院校亦可能招不到適合的學生。在大數據經濟時代背景下,數據信息的傳播有了更高效的方式,比如基于新媒體渠道展開傳播,但是高職院校在招生工作管理方面對于新的信息宣傳渠道應用不足,其所應用的宣傳渠道與00后所關注的信息渠道并不相同,所以,招生宣傳工作中就無法面向學生展示出自己的優勢專業,影響了招生數量和效率。
5.缺乏區域招生針對性和服務性。當前高職院校開展招生工作管理雖然確定了不同的區域策略,但是這些策略往往是招生數量、招生人員安排、報名優惠條件、優勢專業選擇等方面的內容,并未有效對當地的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當前,我國大力開展西部大開發,在2019年提出的擴招100萬的高職學生名額中,西部地區增加了20萬的名額,可見,高職院校缺乏區域招生針對性和服務性的問題已經較為緊迫,急需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加以改善。
四、大數據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優化策略
基于高職院校當前在應用大數據技術的現狀來看,高職院校應盡快完善大數據招生方案。具體優化策略如下。
1.優化管理系統,完善招生管理制度。在大數據經濟背景下,數據經濟價值得到了最大化的發揮,在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中也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開發及應用,優化校內招生管理系統,并基于最新政策來完善招生管理制度。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對以往數據的分析,也可以對當年的高考數據、高考成績及潛在招生群體做出大致的評定,對于各個省域的生源情況有更為明確的了解,這樣在制定招生管理政策及制度時就可以按照數據的分析結果來進行決策,提高招生管理工作效率。
2.定向精準宣傳,提高院校生源關注度。在招生工作管理中,招生階段的管理是最為主要的,而且管理內容十分繁雜,需要很多部門及工作人員相互協調。對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定向精準宣傳,從而讓高職院校的宣傳能夠真正送達到潛在生源群體中,讓更多的生源了解本校情況,從而做出合理的選擇。在進行定向精準宣傳前需要對高職院校內部的招生系統進行精準化的開發,在受到資金、技術的限制下,可以采取階段化開發的模式,從而逐步完善精準招生功能。在提高宣傳及招生工作精準度時,可以先運用數據分類方法對意向考生進行管理,從而進一步開展宣傳及溝通工作,提高確定報考的人數。
3.建立生源數據庫,形成信息化溝通模式。在大數據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應加強建設生源數據庫,以形成學校與生源之間的信息化溝通模式,這樣既可以節省一定的人力資源,也可以與意向考生取得更為緊密的聯系。在生源數據庫建設中,可以利用回歸分析法來分析生源,獲取相關生源更為豐富的信息,從而在與之溝通時能夠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
4.發揮專業優勢,應用大數據篩選意向生源。在大數據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在開展招生工作管理時還應重視發揮本校專業優勢,形成特色招生模式,與其他院校區別開來,以讓有意向的考生能夠第一時間找到自己想要報考的專業,從而能夠增大幾率選擇本校。大數據技術還可以應用于意向生源的篩選上,通過計算機關聯分析,可以在對外宣傳招生專業信息時與學生的意向需求進行關聯,這樣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來匹配意向度高、且達到成績線的考生,高職院校可以直接向這些考生拋出“橄欖枝”。
5.地域差異化招生,實現生源個性化服務。大數據經濟時代下,數據價值發揮必須經過整理、分析的環節,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中,高職院校應加強對區域數據的合理化分析,從而獲取到不同區域的考生數據信息,以確定當年度的招生方案,針對不同區域采取差異化的招生策略,并面向不同的生源提供個性化的報名服務。比如有招生點的區域可以在招生點進行報名,但是其他區域的考生也可以在網上報名系統進行報名,甚至可以進行一對一的視頻在線溝通,加強對學校的了解之后再進行報名,極大程度上滿足了考生的信息需求。
五、總結
綜上所述,大數據經濟背景下,大數據的經濟價值被不斷開發、挖掘出來,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管理也可融合應用大數據技術,發揮大數據技術的經濟價值,從而降低招生成本,并在完善招生管理系統的同時,制定出合理化的招生方案,提高招生工作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參考文獻:
[1] 蘭福.口岸地區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困難原因與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9):106.
[2] 儲朝暉.論推動自主招生進入常態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04):12-16.
[3] 黃玲芝,陳曉梅,雷德.如何加強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建設——以南寧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職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為例[J].職業,2017(20):56-58.
[4] 王秀紅.淺談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職業院校招生策略[J].中國培訓,2017(03):55-57.
[5] 楊永蘭.加大職業教育投入促進中職學校發展[J].前進論壇,2016(12):30.
[6] 鄧玉婷,楊靜錦,梁文志.本科院校對口中職學校招生狀況調查——以廣西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6(33):48-53.
(作者單位: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1)
〔作者簡介:黃鸝(1984年—),女,漢族,云南巍山人,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招生就業管理。〕(責編:紀毅)